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学生批判性、创新性思维课程创设理论研究
2020-04-26潘曾伟梁俊伟
潘曾伟 梁俊伟
[摘 要]当下,互联网与各行各业有着密切的联系,对涉及在内的成员有着比以往更高的要求。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个要求会越来越高。早在2015年,我国已启动并推进了“互联网+”这项建设工作。“互联网+”需要“互联网+思维”予以保证,而“互联网+思维”又需要批判性、创新性思维予以支撑。因此,学校既需要确保学科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创新性思维,又要运用批判性、创新性思维理念去创设相关课程。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课程创设
早在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也随之成为年度热词。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并对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规划,对政府工作提出建议。此次报告数次谈到中国的互联网发展,亮点颇多。多位专家学者也点赞中国互联网,并认为中国“互联网+”正当其时,大有可为[1]。
“互联网+”与教育相融合的新模式还处于不断发展的初步阶段,但基于此产生的教育变革新模式,对于解决教育公平、教育质量等问题有着重要参考价值[2]。基于对教育的思考,在此提出的“互联网+思维”是指个体或组织处于互联网大环境下,在发展过程中具有的不断总结完善以更好地适应自身发展的理念。“互联网+思维”与互联网思维的根本区别是前者要具备批判性、创新性思维的能力。
一、学生的“互联网+思维”
将“互联网+思维”与学生联系起来,主要价值是帮助学生不断地汲取、总结、完善,以更好地实现提高自我的学习。这其中有两层含义:一是善于借鉴他人的经验,这样可以让自己少走弯路、远路,更快地达到自己的目标;二是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总结出一套适合自身的经验并分享或推广。在“互联网+”背景下,资源是开放共享的,所以对其进行科学利用可以更好地提升自我,而“互联网+思维”对于学生而言意义更加重大。
《宣传舆论学大辞典》指出,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有扬有弃的辩证思维形态,其主要特征是批判和继承,否定和肯定互相包含和统一。批判性思维既是思维技能,也是思维倾向。笔者认为,对于学生而言,重要的是在思考的过程中对所获取的资料持有怀疑的态度,但不是“怀疑一切”或“否定一切”,而是学会辨别是非与正误,严选过程与方法,有依据地进行分析和评价,在否定错误中发现认同。这样,学生才能借助批判性思维更好地提升自我。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认为,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思维能力和方法。具体地讲,重要的是创造性,要想别人没有想过的,以超越常规的方式想,朝着创新的道路实践。创新的核心在于创造,创新是创造的某些部分和某些表现,特别是具有经济效果或其他效果的表现。因此,所有的创新都是创造,但创造不一定全都是创新[3]。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将创造变为创新,创新性思维的构建与运用与“互联网+思维”形成了统一,即通过自身不断的总结与完善创造出新的方法。
学生未来需要掌握的“互联网+思维”是一种批判性、创新性思维,由于互联网已经融入生活中,这种思维的表现不仅直接体现在教育过程中,也体现在生活中。因此,教育者要在实践中帮助学生获得“互联网+思维”能力,其中最直接的途径就是通过课程教学。
二、基于“互联网+思维”创设培养批判性、创新性思维的专业课程
在“互联网+思维”的背景下,创设有效培养学生批判性、创新性思维的专业课程要注重以下几方面。
1.课程创设要有一套可用的系统
众所周知,理论的形成是要建立在一定的范围、基准之上。而“互联网+思维”的产生也是基于这个准则,其中批判性、创新性思维又是“互联网+思维”的展现形式。因此,创设批判性、创新性思维的课程需要构建一套可控、可用的系统予以支撑。课程系统也可称作“课程工程”,以表示课程的系统和系统内部的动力状态,包括输入、维持系统的内容与过程以及产出三项要素[4]。构建课程系统的目的是对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进行监控和优化,以使系统能够支撑运转模式的逻辑顺序,让每一位学生更好地获取批判性、创新性思维技能。
2.课程创设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互联网+思维”是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因此相关课程的设置要体现创新思想,以发展的眼光去对待。课程改革的重点是从教师更好地教过渡到学生有效地学,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互联网+”的出现加速了这一进程,强调教育参与者“向内收或向外散”。向内收是指汲取可用之中适用的,向外散是指推广可用之中可靠的。目前,对于“互联网+”的认识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而该过程难免会出现无法预测的因素及后果,其中比较严重的情况是弄虚作假,其所带来的影响是大范围的。美好的教育是教育者孜孜以求的,但不可否认,追求美好教育的道路却并非坦途。而“互联网+思维”下批判和继承的出现,则是为了尽可能地降低不可预测问题所产生的不良影响。为此,课程创设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以批判性、创新性的理念为指导,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循序渐进地施教,保证在“互联网+”环境下满足所有学生对教育的需求。
3.课程创设要有一定的战略性
强调战略性是为了更系统、全面地思考,以便准确把握事物的全面发展规律。具体包含以下三方面的内涵。
一是课程创设要有科学引领的意识。《中共中央辦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提出,严禁出版、销售、播放渲染凶杀、暴力和不健康内容的文化作品,坚决清除各种危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文化垃圾[5]。伴随互联网而来的不仅仅是创新与文化,还有各种负面信息。因此,课程创设必须要坚持科学引领,尤其是要具备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意识,这不单是培养批判性、创新性思维课程需要遵守的,也是其他课程必须严格遵守的。
二是课程创设要有范围及标准。学校课程的最基本元素,是一定的知识、技能[6]。这里的“一定”暗含了范围及标准的意思。基础标准是指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或包含一个特定领域的通用条款的标准[7]。教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必须要在课程设置上规定标准,并努力让每位学生都达到这个标准。
三是课程创设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即要在创设课程时对未来有一个预测,从而能够提前把握在当下环境中具有发展潜力的目标。例如参考腾讯曾组织的一个“想象未来2045年报纸上头条会登什么样的新闻”的活动,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类似讨论,主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未来的批判性思维会发展到什么程度,人类又能创新出什么,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如何,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的挑战与应对等。只有对未来作出科学合理的预测,有所准备,才能从容应对未知或突发事件。
4.课程创设要以达成学生发展为目标
教育干预作为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包括一切对学习者的学习产生影响的介入手段[8]。课程干预就是用合理的教育手段使学习者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课程创设如果没有干预效果,则形同虚设;如果不能进行正确干预,则无法达成发展的目标。简言之,课程干预包括三个要素:条件支持、进行干预和修正干预。互联网能够提供差异化的资源和条件支持,当学生的天赋和才能得到充分挖掘时,便能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人[9]。知识是贯通的,发展是永恒的,要想实现学生的发展并且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有必要让学生接受正确合理的干预,不断地进行修正与创新(见图1)。
5.课程创设要尊重时间规律
建立一整套系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既包括从理论到实践的时间,还包括资源获取的时间、课程实施的时间、课程打磨完善的时间、课程产生效果的时间及向外推广所需要的时间。此外,在“互聯网+思维”的理念下,知识、技能不能是单一死板的,批判性、创新性思维是主要的但不是唯一的。因此,课程创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尊重时间规律。
三、引入课程的第三方评价
评价课程的有效性有多种方法,不同评价方法针对的评价内容和评价对象有所区别。在此,主要简单介绍第三方评价。
最早的第三方评价可以追溯到15世纪的欧洲。我国的第三方评价于20世纪80年代起步,在《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指出“发挥社会参与作用,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组织第三方机构开展教育现代化监测和教育满意度测评”[10]。第三方评价是撇开原有“评价”所涉及的双方而言的,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管理活动,由正式的专业机构来执行[11]。冯虹教授认为,第三方评价具有独立性、公正性与专业性的特点。第三方评价能够避免与教育过程的参与者在感情、价值取向方面产生接触,所以评价具有一定的公正性;可以充分发挥诊断与调整、激励与反馈的作用,不断重复批判、创新的过程,指向明确,针对性强。此外,需要指出的是,不同课程的目标、侧重点和对象各不相同,因此第三方评价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课程。因此,对基于“互联网+思维”创设的培养学生批判性、创新性思维的专业课程的评价,教育者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第三方评价。
四、建立课程反馈与调整的机制
1.要提供及时的反馈通道
课程创设难以保证万无一失,及时反馈的目的在于可以及时作出调整。具体来说,在“互联网+”背景下,大多数信息是通过网络传播的,由于信息的传递往往是快速且多次的,那么就需要维护好信息传递和反馈的渠道,同时必须要求信息在此前提下不能是滞后或缓速的。因此,及时的反馈通道是课程长时间存在的保证。
2.要开通必要的舆论窗口
开通舆论窗口的目的在于听取大众的意见。互联网本就是一个公开的环境,“互联网+思维”更是要求具有开放性和批判性,因此课程创设需要赋予他人发表意见的权利。特别是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课程更要经得起社会的检验。然而,舆论窗口的开通也会带来一些问题,这是因为舆论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既有基于事实的也有虚构的。而且开通舆论窗口就难免受到攻击,尤其是恶意攻击。为此,需要做好舆情管理,既要善于听取外界的声音,努力提高课程质量,又要善于转化负面信息,促进课程开发与实施的顺利进行。
3.要建立大数据的优化策略
在信息化时代,大数据的优势不容置疑。大数据依托互联网好比不断得到开发的“大脑”,可引发数据快速处理分析、数据挖掘技术和软件产品的发展。利用大数据可以获取用户的需求、习惯、学习时间、知识结构、兴趣爱好等信息,这些信息可以被转化成数据并通过电脑进行分析。随着数据量的增长以及质的优化,所获取的信息对于课程创设将起到传统方式难以媲美的作用。因此,大数据的优化是课程创设的推进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利用大数据开设针对性更强、专业性更高的课程。
五、结语
课程创设从理论搭建到实际操作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但是人力、物力和财力要由谁来监管?监管人员又由谁来监管?要知道基础教育的对象是广大儿童青少年,他们是国家的未来,不能因过于追求高速发展而疏忽其需求,甚至损害其身心健康。换言之,在互联网时代,更应坚守教育初心。在课程创设方面,教师要主动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同时要注意把握自身和学生的特点,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研发出能够培养学生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的课程,为迎接未来的机遇和挑战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叶子.专家学者点赞“互联网+”[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03-23.
[2]梁俊伟,潘曾伟.对“互联网+”推动幼儿园课程创新的思考[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2):55-58,109.
[3]胡珍生,刘奎林.创造性思维学概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4][6]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5]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01(4):6-11.
[7]胡海波.标准化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
[8]李彤彤,黄洛颖,邹蕊,等.基于教育大数据的学习干预模型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16(6):16-20.
[9]孙先亮.“互联网+”撬动教育未来[N].中国教育报,2016-08-11.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点[EB/OL].http://www.moe.gov.cn/jyb_sjzl/moe_164/201401/t20140124_163169.html.
[11]宁业勤.教育评价实践研究[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 张慧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