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逻辑、理论内涵和核心要义

2020-04-26李良艳

兵团党校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理论内涵历史进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号召,在这一号召的鼓舞下,全国人民向着这一目标奋力拼搏,砥砺前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新中国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一项巨大成就,是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的标志。本文通过梳理总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目標形成的历史过程,挖掘背后蕴含的历史逻辑,剖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内涵和核心要义,从而更加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进程;逻辑主线;理论内涵;核心要义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74(2020)01—0005—06

[作者简介]李良艳,女,中共广东省委党校(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农村经济、农村金融、精准扶贫。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伟大目标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部分,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目标,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一百年的目标,它的顺利实现将为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石,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逻辑

“小康”一词来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土壤。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经过不断实践,以卓越的政治智慧进行大胆探索和理论创新,赋予了“小康”新的历史内涵,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小康社会”。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目标形成的历史过程

“小康”一词最早出自《诗·大雅·民劳》,原文“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指的是人们的生活水平。而把“小康”从生活水平提升到一种社会发展状态,则出现在《礼记·礼运》,书中区分了“大同”和“小康”两种社会状态,孔子把“小康”定义为仅次于“大同”的人们安居乐业的社会状态。从中可以看出,“小康”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并被长期沿用下来,代表了古代人民对安定、富裕社会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现代化意义上的“小康”由邓小平同志提出,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首次提及“小康”,当时用了“小康之家”这一提法[1]。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报告使用“小康”概念,这是在党的报告中首次出现,考虑到当时的基本国情,这时的“小康”仅是作为经济建设的阶段性标志,“小康”的经济奋斗目标是力争到20世纪末“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城乡人民的收入将成倍增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2]。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为实现小康设定了时间表,确立了经济建设的“三步走”战略部署,把“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作为第二步战略目标。

按照当时小康奋斗目标,我国在1997年就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提前3年实现了第二步战略目标,经济发展取得了重大成绩,我国总体上步入小康水平。但是,那时的小康水平是基于中国当时所处的基本国情,经济建设是摆在中国人民面前最迫切的大事。然而,经过将近20年的发展,我国落后的生产力得到明显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已经极大改善,但此时作为经济阶段性奋斗目标当作小康水平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对“小康”又有了新的认识。

2002年,党的十六大正式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明确要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3]从十六大以后,党的历届代表大会都把“小康社会”作为大会的主题。

2007年,党的十七大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即经济上,要“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政治上,“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文化上,“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民生上,“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生态上,“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4]。十七大从经济、政治、文化、民生和生态五个方面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拓展了小康社会的范畴,突出强调民生和生态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建设”到“建成”,是我国小康社会实现过程中的自然接续和层次推进,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字面背后所体现的阶段性特征明显不同。从十六大正式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12年的十八大,我国经历了10年的高速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经济总量已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科技实力和民生水平都迈上了一个大台阶。不管是我国综合国力,还是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在国际上都明显提高,国家面貌发生了新的历史性变化,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如果把小康社会比喻成一栋房子的话,建设意味着打基础的阶段,建成是这个“小康之家”的各项基础工作基本夯实,马上要到最后的竣工验收阶段。

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概念,同时进一步明确了新的目标要求,要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五个方面进行总体布局[5]。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我国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目标的实现,要继续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实施“七大战略”,抓住主要矛盾,坚决打好“三个攻坚战”,确保2020年如期完成奋斗目标。[6]

从邓小平同志谈到“小康之家”到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号召“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奋力拼搏,砥砺前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跑完这最后剩下的一公里,我国即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巨大的历史性成就,实现第一个一百年目标。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蕴含的逻辑主线

从1979年第一次提出“小康”到2019年整整40年时间里,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先后提出了“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概念,“小康社会”的内涵日益丰富,理论体系日益完善。“小康”来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经过不断探索和理论创新实际上也是对自己肩负历史使命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具体运用和发展。

对于“小康社会”的认识,要坚持“变”与“不变”逻辑辩证统一。在“小康社会”的形成过程中,我国所面临的客观实际在不断发生变化,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唯物辩证法,坚持发展的观点,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变”的思想融入小康社会在不同阶段的奋斗目标。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当时提出的“小康”,是基于当时的国情,对“四个现代化”设想进行调整,看到了当时中国同世界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所以当时要让人们首先能解决温饱问题,能富起来。因此,当时把经济建设作为摆在全国人民面前最迫切的大事,“小康”是作为经济建设的阶段性目标。到1997年时,按照当时的小康目标,我国提前3年已经完成,这时中国人民基本的生存需要得到普遍满足并有了很大提升,在解决基本的物质需求后,人民对精神需求逐渐增加起来,但此时的“小康水平”还是一种低水平、不全面和发展不平衡的小康,面对当时的新国情,党中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要建设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后来,考虑到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以及民生问题,“小康社会”的范畴进一步扩大为政治、经济、文化、民生和生态五个方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后,我国经历了10年超高速发展,虽然经历全球金融危机,但中国经济依旧保持了强劲的势头,创造了年均增速10.56%的世界奇迹①,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但同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在取得一系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积累了很多深层次的矛盾,这些矛盾逐渐开始显现出来。由于生态严重破坏,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越发尖锐起来,我国农村还存在着一亿两千万的贫困人口,贫富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经济增长动力明显减弱,三大马车对经济拉动的边际效用逐渐递减等一系列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党中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是对我国小康社会实现过程的自然接续和层次推进,同时也是对发展中存在多种矛盾的逐渐消化并化解的过程,最终达到全面小康。

从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上看,内容在不断发展、丰富,这是“变”的特征。然而,“不变”也蕴含在其中,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在小康社会的实践过程中,对我国所处的阶段有着清醒的认识,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性质从没有改变过;另一方面,小康社会的发展实质上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过程,这个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始终贯穿于“小康社会”的全过程。除此之外,“小康社会”的不同目标都是以人民为根基,改革也是为了人民。所以,“小康社会”体现出的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改变过。

实际上,在“小康社会”不同的奋斗目标的背后还隐含着另外一条逻辑主线,那就是对“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和思考。截至现在,新中国已经成立了70年,这一路走来,经历了很多波折,克服了很多困难,但我党从来没有停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路径的思考。正是这样,中国一步一个脚印,稳步推进小康进程,并即将迎来最终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时刻。同时,小康社会的建成也使国际社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更深的了解。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内涵

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的不仅是‘小康,而且更重要的也是更难做到的是‘全面。‘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如果到2020年我们在总量和速度上完成了目标,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更加严重,短板更加突出,就算不上真正实现了目标,即使最后宣布实现了,也无法得到人民群众和国际社会认可”。[7]在这段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攻坚阶段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抓住了最核心的关键一环,理清了“全面”和“小康”的相互关系,站在国际和国内视角,科学界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衡量标准以及重要尺度。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目标的形成过程中,可以看到一开始从侧重国民经济指标和人民生活水平,后来进一步强调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再到经济、政治、文化、民生和生态“五位一体”的全面发展,经历了由点到线到面的整个过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我国要建成的小康社会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经得住人民的认可,理解它的科学内涵要抓住最核心的关键点,那就是“全面”。“小康”的理論内涵博大精深,这也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任务的艰巨性、严峻性和复杂性。

古语“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告诫后世要从全局视角重视“全面”,“全面”是全方位、立体式全覆盖,包含三个不同的覆盖领域:首先,全面小康,覆盖的领域要全面,指的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全面进步的小康。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可以看出,我国在对小康社会的不断迈进过程中,从一开始的强调温饱到作为经济阶段性目标提出,再到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又到经济、政治、文化、民生、生态,最后集大成的“五位一体”全面小康社会,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国家治理能力不断提高,治理体系不断完善,依据主客观形势变化也对小康社会认识逐渐深化。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我国生产力水平不断提升,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改善,生存需要已经得到满足,人们更向往满足生存基础之上的一种更美好生活。然而,我国在经济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问题,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越发尖锐地凸显起来,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生态环境保护已经刻不容缓。以前以投资拉动为主的增长方式逐渐被高质量发展模式取代,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重复投资造成资源浪费的粗放型发展方式也将逐步转换为以创新驱动的新动能为主的集约型发展道路,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其次,全面小康,覆盖的人口要全面,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没有全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但值得注意的是,全面小康并不是强调人人同样的小康,而是人人共享的小康。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村贫困人口成为全面小康的最突出短板,因此,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志。2013年11月,习近平同志在湖南省湘西州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概念。之后,多次对精准扶贫作出重要论述,精准扶贫思想不断丰富和完善,精准扶贫成为我国脱贫攻坚的基本方略。在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思想的指引下,我国在脱贫过程中坚持“六个精准”的基本方略,实施“五个一批”的主要路径,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反贫困斗争中,短短6年时间里,我国贫困人口从2013年的8249万人减少到2018年底的1660万人,贫困人口减少了6589万人,几乎相当于湖南或者安徽全省人口的总和。我国为世界的反贫困斗争贡献了中国力量、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但同时,也要对这最后一公里有着清醒的认识,我国的脱贫攻坚并没有结束。因为我国还有1660万的贫困人口,这些贫困群众能否最终脱贫将直接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各级政府要坚持脱贫攻坚总揽社会经济发展全局,坚持脱贫攻坚与全面小康两步并作一步走,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功夫,以更大的决心、更精准的思路、更准确的靶向,采取多种措施,既着眼群众脱贫,又保障小康目标的实现,以脱贫攻坚谋划工作全局,扎实推进落实各项工作。2019年12月10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脱贫攻坚已经变为“三大攻坚战”的首要战役,会议指出要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全面完成,集中兵力打好深度贫困歼灭战,政策、资金重点向“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倾斜,落实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等措施,严把贫困人口退出关,巩固脱贫成果。要建立机制,及时做好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的监测和帮扶。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贵州省,脱贫攻坚战取得重大成效,采取易地搬迁、产业扶贫、东西协作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对贫困户进行整体帮扶。其中,易地搬迁过程中,为保证贫困群众能够留得住、能发展,把距离市、县最好的位置且靠近工厂区域的地方设立易地搬迁点,方便搬迁过来的贫困群众就地就业,早日摆脱贫困。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实施脱贫攻坚工程不仅仅是现行贫困标准下贫困群众早日脱贫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种可靠且有效的途径去阻断代际贫困的传递。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小康社会的建成并不意味着贫困已经从我国消失。规律论是马克思主义在现实生活中最生动的体现,依据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贫困的发生和表现形式将会发生根本变化。2019年10月28日召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党中央又对贫困发展形势做出了科学研判,在解决绝对贫困后,提出要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这也是中央全会上首次提及“相对贫困”这一概念,为我国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贫困形势作出了科学的研判。

最后,全面小康,覆盖的区域要全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不可否认,我国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由于资源禀赋条件差异和资源配置程度不同,造成了我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的客观事实。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甚至区域内部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鸿沟有明显加大趋势,这种矛盾越发的凸显起来,将影响到我国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

目前,从经济发展方式来看,以前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方式已经不再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模式的转换。以前各地在经济发展中追求的是量,尤其在分税制改革后,为追求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展开了GDP的竞标赛,这种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在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但也造成大量资源浪费、重复建设,地区之间的不平衡程度加大等弊端,尤其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以前传统模式不可为继,我国要推进结构转型、动力转换,通过发展模式转变促进区域间的平衡发展。结构转型中产业升级不仅仅局限于科学发明和技术创新所推动的产业制造业的升级或者制造业内部产品生产的升级,这只是其中的一方面,也包含经济结构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我国经济结构中的变迁。转变唯GDP增长为准绳的长期支配我国经济发展的模式,要分类施策,结合本地实际,发展适合本地实际的产业,要和当地生态和谐发展。

同时,要实现城乡区域均衡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为城乡区域发展指明方向,其中,提出“要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促进城乡在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着力点是通过建立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目标是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城鄉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以及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①。

加强战略思维,坚持从国家大局观、全局观和长远观出发。加快落实区域发展战略,完善区域政策和空间布局,发挥各地比较优势,构建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打造世界级创新平台和增长极;要扎实推进雄安新区建设,落实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措施,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提高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综合承载能力②。提高边缘地区融入协同发展的能力,有效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对周围地区的辐射能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避免孤岛效应出现,防止造成区域发展之间更大不平衡。

不管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都是一样的。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世界经济史也给出了这样的证明,在经济增长的三大形态中,同自然经济、计划经济相比,市场机制本身是资源配置最合理且最高效的方式,但它本身有着趋利的本性,本身带有自身的顽疾,会造成经济发展中区域间的不平衡。因此,为弥补市场的这种缺陷,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要更好地发挥政府在协调区域发展中核心作用。转变政府职能,注重发展民生,增加对区域发展欠发达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提高人民的福利,增加人民的满足感和获得感。

三、隐性视阈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要义

十八大以来,我国开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阶段性目标的步伐,距离我国2020年实现小康社会只剩下这最后一公里,通过对背后契机的深入挖掘和思考,从以下三个视角阐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要义,有助于加深对这个阶段性目标深层次的理解及探讨背后所隐含的特殊意义。

第一,新时代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时间和空间的双重网格契机。在新时代的时间网格中,我国要完成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成小康社会。新时代意味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经历了站起来、富起来的历史演进过程后又迎来了新的一页,那就是强起来的巨大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有效路径。同时,新时代的空间网格里,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显著增强,在当今的国际格局中,中国日益走到世界舞台的中央,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和规则的参与权,积极推行全球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谋取更多的利益,为创建更加公平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在新时代,我国面临着很大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逆全球化思想抬头、地区冲突越发严峻、世界不稳定因素增多。在新时代如何经受这些考验,以什么样的力量来进行化解就变得更加重要起来。因此,在新时代时间和空间双重网格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具有了更加特殊的时代意义。

第二,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重要的动力源。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从以前人民群众日益增长文化生活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是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做出的判断,转变为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新判断,既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目前这个阶段的深刻总结,也是党对当前矛盾变化做出的客观判断。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现在人民面对的不是简单的生存需要,而是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要解决的已经不再是落后的生产力,而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重要的动力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解决的就是发展中不充分、不平衡,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公平正义的强烈需求。

第三,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终目标。从逻辑框架上看,前两个方面提供了关键的时间空间节点和最终推动力,实际上回答了“为什么”的问题,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并且是什么样的原因在推动着我国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三个方面则是回答最终要建成一个什么样的小康社会,也就是回答“是什么”的问题。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中,社会形态会经历三个过程:人的依赖性社会(第一个社会形態)、物的依赖性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社会(第二个社会形态)和经历过前两个社会形态后达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社会(第三个社会形态)。不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还是它的科学内涵所体现出来的全面性,最终都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为了解决影响其全面发展的关键问题,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终极目标而努力奋斗。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以人的全面发展为重要目标,从这一点上而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是基于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伟大实践。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2]胡耀邦.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报告: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R].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3]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努力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6]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7]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彭银春

猜你喜欢

理论内涵历史进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建国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学制变革的分析
对秦国统一六国的原因分析
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
发生逻辑、哲学意蕴与当代价值: “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多维透视
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
如何有效发挥离退休干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实施“十个全覆盖”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农村文化建设思考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农村文化建设思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经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