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人文关怀带入历史课堂

2020-04-26越海波

清风 2020年2期
关键词:关怀人文精神人文

文_越海波

历史课堂教学的目标应该是给予学生人文关怀,促成学生人文知识的累积;改善学生的人文素养,引导学生对所知所学的思考;促成学生人文素养的内化,使学生形成自主的人文精神。

读史之人总是试图在一些历史时段和故事里找到兴亡更替、人事流转的奥妙。因为中国人早已习惯了赋予历史很多重大的意义,从“以史为鉴”之类的词汇出现的频繁程度就足见中国人对学习历史的期许。西方文明同样重视历史学习,马克思就曾提出过“历史是唯一的真正的科学”的论断。由此似乎可以说,历史学科作为基础学科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人文”一词在中古典籍中的出现,要追溯到《易经·贲卦》中“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一句。后世比较认可的解释是“教化”。中国人自古形成的教育哲学早从孔子开始,就存在低阶和高阶的区分。教化的低阶就是习得知识、艺术等各方面的技能,是相对比较容易达成的;高阶的部分就是通过知识的习得得到内心的修炼,使人形成高尚的意志品质。而西方文化中的“人文”,早在古希腊其发轫阶段,就被冠以教养、智慧、德行等内涵。到人们熟知的文艺复兴时期,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摆脱教会神学对思想的束缚,追求自由平等和个性解放,开始对普罗大众进行“人文主义”的教育。古往今来,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很多概念不断丰富,人文也不例外。它可以包罗一切人类社会的文化活动,可以是人对自身、自然、社会的思考,也可以是对人性真善美最本真的追求。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经说过,“教育是人们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教育要培养一代人的精神,必先使历史进驻个人,使个人在历史中汲取养分。”那么这种养分究竟是什么呢?“初中的历史课主要在于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与人文精神,是对中国传统文明的传承,其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性课程,也不同于工具性或是技术性的课程。”所以教师在历史课堂上所担负的责任,想来也是逐级提升的。最基本的是促成学生人文知识的累积,让学生形成历史分析的思维、探索求真的认知态度。高一级的则是学生人文素养的改善,引导学生对所知所学的思考。再高一级的是学生人文素养的内化,使学生的智慧得到成全,心灵得到洗涤。最高阶的理想状态,应该就是学生自主的人文精神的形成,这就真正使得知识转化成了纯粹精神层面的东西。新版人教初中历史教材在修订中,就体现了对学生历史整体时间框架的关注和对核心素养的多方面关注、倾斜。面对新时代和教育局面对于历史学科的要求,教师在历史课堂上所担负的责任也是逐级提升的。而其中较高一级就是学生人文素养的内化,使学生的智慧得到提升,使学生自主形成人文精神。

为师者致力做到的不正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品质吗?只可惜,很多教师在这条进阶的路上或浅尝辄止或知难而退。那么究竟如何将这难得的一抹人文关怀带进课堂呢?

首先,教师自身要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人文关怀。当然,教师自身掌握了丰富的人文知识的同时,还要对于历史教学有明确的价值信仰,以及从浩繁的历史知识中提炼人文精神的能力,并且学会从历史知识之中提炼出积极有益的人文精神,再将这一抹人文精神带入自己的课堂中,帮助学生构建他们的人生观念、意志品质。试问当教师自己也被浮躁的社会和纷繁的现代信息所蒙蔽,又怎么要求自己的学生静下心来阅读一段史料,分析一段史实呢?教师自己不能把两唐书和学界的研究现状拿来读一读,只是浮于教材表面,又怎么能坦然面对学生侃侃而谈“贞观之治”呢?

教师予以学生人文关怀的最切实有效的情境,就是课堂教学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首先做一些改变。教师要充分地挖掘和剖析解读教材中的历史事件,加以扩充,最后再对所得进行重组。历史课堂中的人文精神渗透,本身是需要来源于教材的,要以紧密结合教材知识点作为基础,但是也绝不是止于教材知识。简而言之,就是先对教材知识加以提炼和充实,最后还要回归融入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弱化单纯的知识传授的痕迹。

比如,七年级上册《北方民族大融合》一课,根据教材叙述和课标要求,教师需要让学生明确当时北方民族之间的融合成为一种社会趋势,在这种趋势下应运而生的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孝文帝进行的改革,以及具体改革的措施和改革所达到的效果。如果一堂历史课就此草草了事,那么无疑又走了照本宣科的老路。在教学设计中给学生充分的资料及查询途径,展开围绕“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利与弊”展开分组项目式研讨学习,使学生自主得出结论并思考“民族融合”这一历史趋势,显然是更好的讲授方式。学生研讨中提到了民族的特性包含一个民族的服饰、语言、文字,甚至是升华到了文化和民族精神、民族特性;他们提到了熟悉的满族、蒙古族都保有自己的文字和民族特征;他们提到了一个民族如果连自己的语言和文化都不能传承,最终一定会消亡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甚至提到了语文课上学的《最后一课》,谈到了传承语言和文化是民族精神和爱国的表现;他们甚至也在思考,孝文帝改革是不是全如教材中所说的“促进了民族融合”,而全无缺点……

由此可见,一节成功的历史课,更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在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上,而人文关怀就是一种很好的达成方式。虽然在查询资料,并通过讨论和表达得出结论的过程中也需要教师相较于传统教学投入更多的准备时间和引导精力,但或许这样的历史课,最终能留给学生更大的影响,使之受益终生。

可喜的是,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蕴藏着太多彰显人性真善美光辉的人物形象、丰富多彩的教学场景和人文掌故、饱含哲理的历史事件,可以供教师和学生一起去分析和挖掘。当然,师生之间必须推翻一些已有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固有的单一的评价标准考察和评价标准的单一终究是在影响人文教育的开展。

最后,需要明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人文关怀的最终目的是重视学生个人意识的培养和形成。如果人文精神的传承落入形式主义的窠臼,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启迪智慧,反而会适得其反,给学生带来枯燥乏味的感觉。教师需要注意到人文精神的传承过程本身是具有一定的导向性的。历史教师在讲解知识,提炼和融入人文精神时,从某种程度上是在传递主流的价值观念,甚至是教师个人的价值观念。既然称课堂教育是一种人文关怀,而非人文教育,就是要注意抱有包容和指引的师者心胸。学生在学习中也会根据自己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得出不同的结论。这也需要更丰富多元的评价体系予以支撑。

教育本来应该是对人精神的涤荡,是指引灵魂的光芒,而不应该沦为生存技能的传授。卢梭曾慨叹道:“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历史教师的责任应该至少将孩子们的精神世界从现实的枷锁之中解放出来。希望在新的教学改革的背景之下,历史课堂中能够看到更多建立在高效课堂基础上的人文关怀。

猜你喜欢

关怀人文精神人文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古今一脉相承,兼顾现实关怀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关怀理论视角下教师关怀关系的构建
如何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培养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人文社科
亲切关怀 殷切希望
何为“纯粹的知识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