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究

2020-04-25章跃树王光全谭维娜王艳

农业灾害研究 2020年7期
关键词:技术研究问题对策

章跃树 王光全 谭维娜 王艳

摘要 随着人们对小麦需求的增多,高产种植技术的研究更加迫切。虽然我国土地资源较多,但由于地理限制,可用于种植小麦的土地是有限的,加之我国人居可种植土地面积较少,只有大力研究小麦高产种植技术,才能减轻小麦的市场供求压力。

关键词 小麦栽培;技术研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5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305(2020)07–0–02

DOI:10.19383/j.cnki.nyzhyj.2020.07.003

Study on High 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Wheat

ZHANG Yue-shu et al (Lianyunga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Center, Lianyungang, Jiangsu 222000)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e of people's demand for wheat, the research of high-yield planting technology is more urgent.Although there are many land resources in our country, the land available for wheat planting is limited due to geographical constraints.In addition, China's habitable land area is small.Only by vigorously studying wheat high-yield planting technology can we reduce the pressure of wheat market supply and demand.

Key words Wheat cultivation; Technical research;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小麦大都种植于北方地区。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研究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是农业科技领域关注的问题,高产种植不仅可以减轻土地压力,还可以实现增收,促进我国农业发展。小麦高产种植需要从整地、选种、播期选择、药剂选择、施肥、灌溉、田间管理等多个环节进行分析。

1 小麦高产种植技术研究

1.1 整地和土壤

小麦对土壤和自然条件的要求较高,在整地方面,需要选择平整的平原地区,且土壤一定要肥沃,在耕种时要将土壤进行深耕,深度要超过25 cm,现在耕地主要选择机械深耕,根据情况,可以耕2~3 cm,机械在耕时,将之前的草根和作物根进行了粉碎,不仅为小麦种植提供了生长所需要的有机物,而且平整了土地,疏松了土质,可以确保后期小麦撒种后快速发芽。深耕后用旋耕机进行旋耕,主要是为了疏松土壤,保证土壤的活性[1]。选择小麦种植土壤,要确保土壤中的有机物高于1.2%,且氮含量要高于0.08%,土壤中的速效磷含量要高于15 mg,含钾量要高于100 mg,还要有足够的水分。种植前有适量的雨水是最好不过的,如果没有雨水,对于特别干旱的地区,可以选择喷灌的方式喷洒适量的水,保证土壤所需的基本水分。

1.2 确定播种期

播种前要确定最佳播种期。小麦大都种植在北方,但是由于各地温度差较大,播种期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可以根据当地达到壮苗标准的有效积温确定播种期。一般来说,冬前壮苗标准:弱春性的小麦品种5~6叶,3~5个分蘖,2~3条次生根;半冬性的小麦品种 6~7叶,5~7个分蘖,3~5条次生根。根据壮苗标准可以确定播种期,从而保证小麦的最佳生长期。

1.3 选种

选种是小麦种植的关键环节,选择的种子质量不过关会造成较多种子发不了芽,同时种苗的成活率也会下降。因此在选种时,要选择饱满、粒大、无虫害健康的麦种,剔除发黑、残缺、过小的麦种,同时保证麦种的纯度,在同一种麦种中不能掺杂其他品种的麦种,以免降低小麦的精纯度,麦种纯度应该控制在99%以上,并且要剔除杂质,保持麦种的干净,提升麦种的发芽率。选种结束后,将麦种进行晾晒,晾晒时间控制在1~2 h,麦种的水分不能太高,要控制在13%左右。

1.4 种子包衣和药剂拌种

种子在播种后,经历雨水和陽光的滋润后才会慢慢发芽。种子在土壤中会有病虫的侵害,因此在播种前,做好种子包衣和药剂拌种十分重要,可根据当地病虫害的类型进行针对性的种子包衣和药剂拌种,并把控好药剂的比例,有效防治病虫,提升种子的发芽率[2]。同时要做好后期的病虫防治,保护小麦茎部和根部,小麦常见的病虫害有全蚀病、根腐病等,如果当地多发纹枯病,可选用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小麦黄矮病多发区可选择吡虫啉拌种。

1.5 土壤处理

小麦种植多发地下害虫,因此要做好土壤处理,每667 m2的小麦土壤用0.3 kg浓度为40%的辛硫磷乳油,再加入1~2 kg的纯净水进行稀释,旋耕时均匀洒在土壤中,做好土壤病虫防治。

1.6 播种和播种量

做好前期播种准备后开始进行播种,播种时根据品种的不同和土地实际情况的差异,控制好播种量,半冬性小麦品种苗数每667 m2控制在14万株左右,弱春性小麦品种苗数每667 m2控制在16~17.5万株,如果土壤墒情不好,可以适当提升播种量。一定要科学合理地播种,不仅要控制苗株数量,还要控制好播种的温度和土壤湿度,保证土壤有一定的湿度,确保周围温度在10℃左右。播种还要控制小麦的陇深,给每一个植株留下适当的空间,确保植株的光合条件。现在小麦播种多采用半精量播种方式,不仅可以控制行距,还可以确保播种的均匀度,一般情况下不会产生漏播和重播的现象。

1.7 播种深度

播种深度一般按照土质情况和墒情具体分析,但总体播种深度在3~5 cm。对砂土土质的土壤来说,播种深度可以适当调深,黏土土质的土壤可以适当调浅;墒情较差的可以适当播种深一点,墒情较高的可以适当播种浅一点。

1.8 施肥

小麦播种时施肥可以选择撒肥,可以选用尿素进行撒肥,肥料进行发酵后,经过夜晚露水消化,会随着露水被种子吸收。现在很多小麦种植地区已经选择机械施肥的方式进行施肥,机械施肥效果好,施肥面广,而且具有平整土地的作用。

1.9 田间管理

1.9.1 查苗补种和冬季灌溉 小麦播种后要做好后续的管理,关注苗种的长势,发现苗种缺失时一定要进行补苗,补苗一般是将稠苗移种到缺苗的地方;同时要注重冬灌,由于北方地区大都干旱缺水,做好冬灌既能及时为种苗提供所需的水分,又能做好防冻,保持土壤不被冻结,从而做好小麦苗株的过冬管理。一般冬灌是在夜间,可以夜冻昼消。

1.9.2 越冬病虫防治 冬前的病虫防治相当重要。做好病虫防治,杂草清除,才能提升小麦的生长环境。小麦田间杂草品种多,最常见的杂草有野燕麦、黑麦草,这种杂草不仅和小麦植株长相相似,还会大面积生长,抢夺小麦的生长空间。野燕麦、黑麦草可以用70 ml浓度为6.9%的骠马乳油混合水喷洒叶面进行有效防治。

另外,小麦田间节节草也十分常见,如果不清理会影响小麦的质量,节节草可以用20 g浓度为3.6%的阔世玛进行喷洒[3]。小麦田间的杂草品种多,由于各地情况不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考察,了解小麦田间杂草种类后进行除草,11月中旬和12月上旬是小麦病虫草防治的关键时期,除草效果最佳,这个时期的小麦处于4叶期,杂草处于2叶期,在这个时期除草,不仅能保证小麦品质,还能一鼓作气做好杂草清理。进行农药喷洒时,一定要选择天气晴朗无风的天气,防止药物雾气喷撒污染环境。对于小麦病虫防治,可以在进入冬季之前喷撒适量的吡虫啉干悬剂。

1.9.3 小麦苗管理 小麦苗管理主要是春季对种苗进行管理,种苗管理一般在返青至拔苗节期,这个时期的麦苗长势旺、冻害轻,对长势过旺的种苗要进行压制性管理,防止后期倒伏,每667 m2的小麦用缩节胺4%左右兑40 kg的水进行搅拌,然后对叶面进行喷洒,防止过势长,并且拔节后要进行灌溉、撒肥。如果发现个别地块中的小麦茎有冻死现象,且土壤肥力不足,可以追施速效氮肥促进生长。

壮苗麦田整体质量高,长势喜人,且冻害少,可以不施肥,不灌溉,在干旱的情况下,适当浇水即可。当麦田长势呈现两极分化时再进行针对性的管理,适当浇水的同时要施肥,肥力可以适当控制,提升整体苗种质量。对于偏弱苗的管理,要在返青后及时松土,提高土地温度,为苗种创造良好的土壤生长条件,从而促进苗種根系快速生长,早返青,快生长,做好施肥管理,每667 m2的小麦施肥17 kg左右,拉平所有苗种的生长。

1.9.4 后期管理 小麦后期管理是从自孕期到成熟期的管理,这一阶段的管理主要是为了提升麦穗质量,促进小麦穗长大,提升小麦叶片的功能,在保证每667 m2穗数的前提下促花、增粒,增加果实重量。后期管理一定要重视叶子上的营养物质传输,加强叶片传输功能,防止小麦晚熟。孕穗到灌浆期,天气温度升高,这个时候气候比较干燥,而小麦又到了生长的关键时期,需水量较大,在这个阶段可以进行浇灌,根据墒情浇两次水,一次是在孕穗期,另一次是在扬花期。在孕穗期每667 m2的小麦用抗旱剂50 g和100 g的硼肥兑水,充分溶解后进行喷洒,不仅可以抗旱,还可以保持小麦叶片的功能,有效保持叶片水分,减少蒸腾作用,从而激发植株活力,提升植株活性。这个时候的小麦正是生长的关键时期,要做好田间管理,使用科学的防治手段提升植株的活力,做好抗旱工作。小麦生长期刚好都在高温时节,农户也要注重高温防治,做好两次降温工作,促进小麦成穗,提升麦穗重量,为小麦高产做好基本工作。

2 小结

粮食富足对于国民生产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起着稳定社会的作用,小麦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促进小麦高产发展是整个社会关注的问题。小麦种植区要加紧落实,做好小麦种植各个环节的工作,保障小麦种植高效、高产。

参考文献

[1] 李新忠.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究[J].河南农业,2020,26(2):20.

[2] 成林广,申彦昌,李明,等.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究[J].农业与技术,2019,39(5):126–127.

[3] 王永军.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9,4(11):35.

责任编辑:黄艳飞

猜你喜欢

技术研究问题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大数据挖掘中的数据分类算法技术研究
浅谈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思考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