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围测量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2020-04-25李子慧王兰芳
郑 义,李子慧,王兰芳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杭州 310006
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系统内不正常的凝结,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并发症[1]。据文献报道,DVT发生率约为30%,由其造成的肺栓塞发生率高达50%,是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2]。DVT的治疗难度大、周期长,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和经济压力[3]。腿围测量主要是指每日测量DVT高风险患者双下肢髌骨上缘上10 cm和髌骨下缘下10 cm处的腿围[4],可早期发现患者下肢肿胀情况,当患者下肢出现明显肿胀或两侧同处腿围相差3 cm时,结合患者下肢皮肤温度、颜色、有无疼痛感判断患者是否为DVT[5],并及时行下肢超声检查确诊,采取医疗措施。目前临床常用的腿围测量工具为塑料皮尺,需先从髌骨上缘上和下缘下10 cm处做一标记,再在标记处进行周径测量,动作重复,测量时间较长,而且测量时皮尺不能保证在同一横截面,影响数据准确性。本研究设计了一种腿围测量装置(专利号ZL201820614766.2),适用于长期卧床患者,能快速、准确测量患者腿围,减少护理人员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制作
1.1 材料
手持器1个(塑钢材质,T形结构,“T”字顶端至底端距离为8 cm),校准尺1把(钢材质,长10 cm,宽2 cm)、C形架1个(钢材质,有弹性,为内径约20 cm的四分之三圆环,宽1 cm,厚0.5 cm),皮卷尺1把(塑料材质,外壳大小为4 cm×4 cm×1.2 cm,内部皮尺宽0.6 cm,为可回缩结构),滑轮1个(橡胶材质,轮宽1 cm、轮径1.5 cm),弹簧固定套3个(铁材质,内径0.5 cm,静态长度1.5 cm,拉伸长度6 cm)。
1.2 制作
腿围测量装置由手持器、校准尺、C形架、皮卷尺、滑轮、弹簧固定套构成。取C形架周径的六分之一处与手持器“T”字底端焊接,使两者处于同一截面,顶端可手持。手持器与C形架连接处焊接校准尺,与手持器和C形架垂直,用于确定髌骨上缘上或下缘下10 cm的位置。以校准尺与手持器、C形架焊接处为校准尺底端,校准尺另一端为顶端,顶端设有凹槽,用于卡在髌骨上下缘,顶端凹槽最底部至底端的距离为10 cm。C形架内侧面平均放置3个弹簧固定套,C形架右端1个,左端1个,两者中间1个。C形架靠近手持器的一端(左端头)固定有滑轮和皮卷尺盒,滑轮用于减轻皮卷尺拉动时的阻力。皮卷尺通过滑轮进入C形架内部,依次穿过弹簧固定套,皮尺的自由端有防止皮尺退出弹簧固定套的阻回套。腿围测量装置实物图见图1。
图1 腿围测量装置实物图
2 使用方法
腿围测量装置在非使用状态下,皮尺的自由端卡在C形架右端的弹簧固定套上备用。当测量髌骨上缘上10 cm处的腿围时,手握手持器,将待测量的一条腿穿过C形架,并将校准尺凹槽对准髌骨上缘,从凹槽沿着校准尺向上10 cm至C形架处即为腿围测量区域。拉动皮尺的自由端绕着待测量区域至C形架的左端头处,皮尺拉动弹簧固定套并贴合在腿上,且正好绕腿围测量区域一圈,查看C形架左端头处皮尺的刻度即为所测量的髌骨上缘上10 cm处的腿围。同理可测量髌骨下缘下10 cm处的腿围。
3 效果评价与结果
本研究于2019年6月将腿围测量装置与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皮尺测量法分别应用于20例需测量腿围的患者,由管床护士分别使用两种方式测量患者双下肢4个位置的腿围,专人使用秒表记录所用时间。结果显示,用皮尺测量的定位用时为(36.8±16.4) s,测量用时为(54.5±19.6) s,总时间为(91.6±32.8) s;采用腿围测量装置的定位用时为(4.3±0.9) s,测量用时为(21.1±2.7) s,总时间为(25.5±2.8) s。两种方法比较,腿围测量装置测量4个位置腿围所用总时间明显减少。
4 体会
本装置预设置10 cm校准尺,减少了测量时从髌骨上、下缘分别定位的时间。经临床使用,使用本装置测量双下肢4处的腿围仅需(25.5±2.8)s,相较于使用塑料皮尺测量需要(91.6±32.8)s,节省了大量时间。其次,C形架内部平均放置3个固定套,可保证皮尺在同一横截面上,保证了测量数据的准确性。该装置由塑钢材质制成,设计轻巧,便于拿取,在DVT高发的骨科、脑外科、肿瘤科、重症监护室等科室,护士能使用本装置测量患者腿围变化,以便早期发现DVT,采取医疗措施,减缓DVT的疾病进展。此外,本装置进行改良后是否也可用于臂围的测量,有待下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