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0年家电企业转型升级方向猜想

2020-04-24张萌

家用电器 2020年2期
关键词:小家电消费者产品

张萌

一、2019年家电市场回顾

纵观2019年家电市场,受经济放缓、成本上涨、地产调控及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影响,家电行业市场低迷,需求乏力,价格战此起彼伏,又有众多新旧品牌跨界竞争,激发家电企业以价换量、刺激消费,产品、渠道、营销陷入高度同质化的泥潭之中。据泛博瑞线家电推总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家电市场整体规模为8822亿元,同比下降4.9%,其中,线下市场规模为5172亿元,同比下降7.6%,线上市场规模为3650亿元,同比下降0.7%。

1、白电市场承压前行

2019年白电市场整体低迷的表现并未好转,短时间内依靠外部因素获得高速增长的可能性并不大。在房地产、原材料价格及市场饱和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冰箱零售量额均呈现下降趋势,整体市场面临较大增长压力。受整体经济和空调行业供需失衡的影响,空调市场再度遭受价格战的冲击,表现并不乐观。2020年,空调新能效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又对空调能效升级提出了高要求,原本在能效标准的严要求之下,各品牌已将定频产品和变频三级能效产品的库存清理作为头等任务,但如今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将大大提高消费者对公共卫生、家居健康、空气质量的重视,消费者选购空调的指标除了舒适、节能,更加会看重空调对空气质量的提升。在疫情影响下,由于消费者需求将转向具备气候生态调节功能的空调产品,众多中小品牌,甚至缺乏技术研发能力的一线品牌都将受到巨大影响。同空调、冰箱等其他白色家电一样,2019年洗衣机市场也已表现出明显疲态。洗衣机消费持续迭代,产品结构升级呈现集中化特征。从产品类型来看,洗衣机升级主要集中在洗烘一体机市场,从洗涤容量来看,受家庭摆放空间、小户家庭比重上升等需求因素影响,升级趋势主要集中在10KG。而10KG以上的更大容量产品发展迟缓,受到使用空间、多口家庭比重下降等现实因素的影响,大容量迭代产品增速暂时有所放缓。

2020年伴随需求释放、渠道逐渐向线上转移,加之白电产品结构升级空间收窄,技术驱动力偏弱,在低价竞争与需求潜力并行的市场环境下,白电行业规模将持续陷入下降状态。预计2020年冰箱、空调、洗衣机的市场规模分别为866亿元、1850亿元、660亿元,同比分别下降4.5%,3.5%,5.2%。同时,在整体市场遇寒的大趋势之下,消费升级动力增强,推动企业加速创新与变革,促使行业出现很多新的趋势。冰箱市场,多门产品仍为主要类型,健康杀菌净味技术、各种保鲜技术的创新是品牌争夺的战场,同时母婴、女性、年轻个性群体等细分市场也是可以挖掘的亮点所在。空调市场下行,头部品牌降价抢占低价市场,多品牌加码舒适风细分市场,新风空调细分市场有望进一步开拓,低能效机器将迎来甩货。洗衣机大容积仍然是消费者青睐的产品,洗烘一体、空气洗、羊毛洗、杀菌除螨等健康护理功能备受欢迎;未来,白电市场进入深度竞争,新的市场机会将来源于高端化和细分市场。

2、彩电市场或重新洗牌

2019年彩电市场持续低迷,产品严重同质化。彩电市场步入存量竞争时代已是不争的事实,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降低了电视在家庭娱乐生活的地位,加之地产周期影响,彩电市场需求已呈现疲态。伴随着需求下降而来的是愈发恶劣的竞争环境,众多品牌的进入使得传统彩电企业的生存空间进一步受到挤压。液晶面板产能扩张导致的从面板到整机的价格下滑,使得彩电企业的境况更是雪上加霜。但寒冬中仍蕴藏着希望,我国已多次出台政策扶持4K、8K产业,OLED、激光电视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认可,5G、AI技术也为彩电市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众多可能性。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为彩电行业产品升级提供了更高的天花板,将引领行业未来发展。除此之外,随着国内外各大厂商削减液晶面板产能,面板价格已有企稳迹象,有望缓解整机价格的下行趋势。预计2020年彩电市场规模将达到1255亿元,同比下降1.0%。

在AI+IOT时代,电视成为智慧家庭中的智能交互核心,场景化控制全屋智能设备,以电视为切入口,让家庭智能家电通过电视屏幕实现互联互通。因为消费理念的变化,大屏电视更极致的视听体验,更能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娱乐需求。外部需求变化促使彩电厂商不约而同的进入巨屏领域,也让这一市场进入密集爆发期。随着产能加大、产品成本下降,未来几年内,65、75吋成为大市场机会点,领先技术竞争激烈,大尺寸面板将越来越普及。从2019年彩电市场的表现看,MicroLED、QLED、激光、8K、可卷曲屏幕、mini LED等高品质产品占据极大市场份额,增速持续上扬。预计2020年大屏电视市场的增幅将翻倍增长。康佳三星等推出了Micro LED电视,瞄准75英寸;海信则主打激光电视新技术,为100英寸级别产品提供护眼和低成本的技术选择。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发展,也让传统电视转型为互联网智能电视,国内比较知名的电视巨头有创维、海信、小米等,华为也顺势进军彩电市场,随着现如今5G的逐渐普及,电视作为智能家居的核心,对于以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为愿景的华为来说,目前发展彩电势在必行。华为的目标是在未来三年内,获得全国20%的彩电市场份额,年出货量更是高达一千万台。2019年,这些品牌纷纷向家庭环境进发,小米在电视产品上搭载了小爱同学,华为则推出了智慧屏产品来连接家庭支持Hilink协议的IoT设备。使得家庭生活更具智慧化体验,使得电视产品成为了家居IoT生态的重要窗口。以小米、华为等为首的新晋电视品牌将进一步凭借智慧化和IoT生态吸收用户,未来将改变彩电行业的竞争格局。

3、厨房电器进入震荡调整期

受房地产政策和经济增速放缓的大环境影响,2019年厨电市场出现整体下滑。成本上涨、结构固化、规模徘徊的压力逐步凸顯。随着厨电消费人群年轻化、互联网化、品质化追求属性的转变,厨电企业想要突出重围不仅需要不断满足消费者个性化、智能化、定制化、成套化的需求,同时更需要进一步提供以服务为核心的附加内容,如更好的产品使用体验、售后服务等。在厨电市场趋近饱和的今天,如何以有效手段另辟蹊径打造品牌地位和影响力,是业内所有人都密切关注的问题。

2019年受房地产政策传导影响,厨电市场出现下滑,油烟机、燃气灶增长乏力,微波炉、电烤箱等品类市场表现不佳。虽然整体市场增长乏力,但高端化的大方向不会改变。随着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主流消费群体也呈现出年轻化趋势,新兴厨电品类迎来爆发式增长。蒸汽炉、洗碗机等新兴产品迅速走热,消费者也从单纯追求产品实用性转变为追求高端、智能化产品。在市场增长动力缩减、增速放缓的行业形势下,企业需要不畏挑战迎难而上,主动转型升级、深耕市场、寻找新品类、培育新需求,才能迎来逆势而上。厨电作为智能家居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家庭的情感中心,目前的智能化程度还相对较低,企业要想寻求新的新的增长点,从短期来看,厨电企业还需要继续在品类融合、新兴品类推广上下功夫,从长远来看,企业就要聚焦厨房生态,积极向智能家居领域靠拢,打造以厨房场景为核心的智能家居生态平台。2020年步入增速换挡期的厨电行业正面临重新洗牌,各大厨电企业亦蓄势待发,准备迎接新的挑战。预计2020年油烟机、燃气灶的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363亿元、238亿元,同比下降5.0%,1.8%。在严峻的市场环境下,要获取消费者的青睐,不少厨电企业均开始转型中高端或通过差异化寻找溢价空间。烟机风量及风压的核心指标正在进行结构性升级,各大企业纷纷加快布局渗透;烟机场景化功能也在不断丰富,烟感类及智能控制类走热;行业价格空间开始下探,产品高端化进程受阻,企业不断创新,着力寻求新的支撑点。燃气灶大火力市场迎来头部品牌,成长迅速;钢化玻璃面板及高能效等维度持续升级;防干烧市场多品牌进军。对于企业来说,创新才是第一生产力,只有牢牢锁定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的科技创新,才能在逆势中稳步前行,为消费者创造更美好的智能生活。

4、小家电品类更丰富,功能更完善

小家电市场在2019年的表现优于白电、厨电、彩电等品类,据泛博瑞线上家电推总数据显示,2019年小家电市场规模为1479亿元,同比增长4.1%。小家电市场竞争格局稳定,行业集中度较高,持续的研发投入和品牌效应将不断巩固行业龙头的优势地位。吸尘器、搅拌机、加湿器产品依旧是增长热点;电压力锅、食品料理机、电水壶市场走势良好;电饭煲、电磁炉市场升温,呈现小幅增长;多功能品类如蒸烤一体机、微烤一体机等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解决方案,实现高速增长;社群平台、网络直播和短视频等渠道,也给种类丰富、功能多样的小家电提供了展示的舞台,有效地带动了市场需求。受产品升级影响,小家电多品类市场均价上扬,与去年同期相比小家电整体市场均价增长超过5%,目前,时下盛行的“她经济”、“懒人经济”、,“悦己型消费”日渐崛起,创新精致的小家电产品已经逐步开始走进年轻一代的消费群体中。这类消费群体更加追求时尚、个性化、小精致的生活。为了取悦年轻的消费群体,小家电个性化产品,颜控产品,造型独特的外观,逐渐从单一实用主义逐渐转向个性化、可定制化发展,成为彰显消费者个性的家居用品。

小家电大多用于提升生活品质,伴随消费升级,不同层次的消费都开始希望通过小家电来提升生活质量。在中低端市场,物有所值是消费者的主要考虑因素,在不牺牲功能、特色或设计的情况下,消费者希望花费更低的金额购买高品质产品。与此同时,在中高端市场,消费者则更加关注产品品质、功能、易用性以及美观等因素,对品牌的忠诚度也更高。破壁料理机、除螨仪、厨师机、空气炸锅等新兴品类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丰富了家电市场。戴森等国际品牌在国内走红,北鼎、九阳等国产家电品牌顺势而上,推出不少受到消费者热捧的新品,新兴品牌市场逐渐被打开,小熊电器、米家等通过捕捉差异化需求成功突破传统品牌与规模壁垒,个性化和差异性成为主要增长点,中国家电行业发生了新变化。

2019年,直播卖货、社交电商成为新风口,小家电由于免安装、体积小、单价低等特点,成为直播以及社交电商卖货的优选商品。如便携式搅拌杯、多功能锅、早餐机、破壁机、面条机都已经成为网红带货的宠儿。如今来看,社交电商以及直播对于小家电市场影响日渐巨大,未來这种新兴渠道也将会继续影响小家电市场发展,从而引发行业变革。随着我国主要消费群体年轻化,小家电市场各品类依然有着庞大的需求。一方面,生活电器市场更新换代较快,前期普及程度较高的传统品类如电饭煲、电热水壶等产品的替换需求将逐渐释放;另一方面,为迎合消费者各式各样的诉求,迷你电饭煲、养生壶、多功能台式机以及各类美发产品层出不穷,不断推陈出新也是生活电器市场未来持续增长的保障。预计2020年小家电市场规模为1545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榨汁机、空气净化器市场规模下降幅度增大,吸尘器、净水器、电风扇、电饭煲也将呈现不同程度的下滑。美容仪、美发系列、电动牙刷等个人护理类小家电将呈现爆发式增长。

二、2020年家电行业转型升级方向猜想

近年来,全球市场正迎来一轮科技大爆发,智能化、大数据、5G、物联网、人工智能、IoT等技术深入推动产业变革,成为影响家电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外部因素。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整合全球先进资源构建科技创新体系,成为家电企业面向时代变化的新考验,同时给家电行业带来了洗牌新契机。对于更早意识到转型迫切性,积极探索实践的家电企业来说,主动出击,迎接挑战,才能更好的掌握行业话语权。

1、科技化转型:5G和IOT给家电赋予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伴随着5G、物联网、人工智能+云等技术快速发展,科技正推动和深化在经济、社会、生态等领域的变革和重塑,5G的高速发展让IoT时代的便利越来越贴近生活,也为传统家电企业的转型指明了道路。对于家电企业来说,一方面,可以用高黏性的生态服务吸引用户,在产品服务上做好前瞻性布局,如智能家居互联通道的建设和优化;另一方面,可以用贯穿产业链的发展模式,掌握关键技术或生产环节,加强自身产业化制造能力。很多家电公司都在做IoT平台,TCL、格力、美的等均公布了IoT战略。海尔一直对打造IoT生态圈战略颇为重视,试图通过自建家电生态圈形式,整合旗下家电产品;TCL成立智能终端业务群,建立了基于AI×IoT的智能终端系统架构;海信布局了基于NB-IoT的中央空调物联系统,以实现物联网+中央空调的联动。包括上述企业在内,家电头部企业都确立了以IoT为战略方向的全品类生态布局。5G商用的到来,IoT的逐渐成熟与人工智能的大热为家电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越来越多家电企业开始着手全屋智能的布局。美的IoT发布了专为智能家电量身定制的HolaCon芯片。格力电器宣布与天猫签署IoT合作协议,双方将从技术、渠道、生态层面展开合作。海尔智慧家庭独创的UHomeOS操作系统已经可以实现四大物理空间,七大全屋成套智慧家庭解决方案的互联互通。京东家电在AWE期间展示了全新科技品牌“京鱼座”中以“小京鱼”IoT平台为核心的多品牌智能家电营造的智慧生活。华为发布了65及75吋智慧屏进行家居互联,足以证明新一代家居市场正在呈现以智能为基础的新战役。

2、“去家电化”转型:家电巨头掀起更名潮

当前整个家电行业都处于产业变革的阶段,家电企业已经从单项的产品、渠道、营销等能力的竞争,转向多维综合实力的比拼。近两年来,大批头部家电企业走上了更名之路。家电企业一方面渴望撕掉“家电”的旧标签,另一方面贴上了更多与5G、AI、IoT等新技术相关联的新标签。2020年1月13日,TCL集团公告称拟更名为“TCL科技”,并表示将聚焦资源发展半导体显示和材料发展。在彩电企业方面,“海信电器”于2019年12月26日正式更名“海信视像”,表示在重构视像、显示链布局的同时,已从单一电视产品制造企业逐渐发展为集视像技术研发应用,全场景云平台运营为一体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创维数码”于2018年更名为“创维集团”,打造多媒体、智能电气、智能系统技术及现代服务业四大板块,并以实现千亿营收为目标。白电企业更名则更多地向着智能家居、智慧家庭布局。最为典型的是“青岛海尔”更名为“海尔智家”。美菱电器为巩固与四川长虹的协同效应,形成品牌合力,由“美菱电器”更名为“长虹美菱”。事实上,家电企业陆续更名背后,更多地反映出当前整个家电业处在焦虑与转型的十字路口。家电企业在改名、转型过程中,“去家电化”趋势明显。

海尔、海信、创维还有TCL等上市公司改名,一方面是表明迎合消费升级、智慧生态的大趨势,另一方面向投资者表明向多元化科技型企业转型的决心,满足消费者从基本需求到品质生活的升级。老牌家电企业纷纷更名的背后,被业内人士视为传统家电企业对现阶段家电市场的积极思考,以正确的态度面对市场现状,而更名只是下一场家电转型升级革命的开始。面对增长压力,所有家电企业都在寻找新的增长空间。传统家电企业改名只是表象,企业在更名后,更深层次的变化在于技术、产品和生态的搭建。企业改名有利于摆脱“传统家电”的刻板印象,在消费升级时代赢得更多年轻的消费者,同时,也能向外界传递企业新的定位和方向。对于未来传统家电企业的发展模式和路径,从横向来看是以硬件为入口,用高黏性的生态服务吸引用户,产品服务上“软硬件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如智能家居体系的布局;纵向来看,则是贯穿产业链的发展模式,以黑电为例,掌握芯片、面板这两个关键环节的核心技术或具备产业化制造能力,才具有很大的产品定义权和价格主导权。

3、高端化转型:高端家电成为家电市场新蓝海

在经济增速放缓大潮下,消费者愈加关注生活品质的提升和创新产品的动向。伴随消费升级热潮,高端家电现今已成为更多消费者的选择。高端家电消费态势良好,折射出消费者对品质生活的追求热情不减,一系列兼具设计美感和卓越性能的高端家电产品脱颖而出。当前中产阶层购买高端家电更看重个性化和定制化,注重品牌和品质,超过70%的消费者选择享受高品质生活,获取卓越的产品品质和体验。高端是体现在多个维度的,包括独特的设计美感和卓越的产品性能、消费者的高度认可、雄厚的品质底蕴和领先的技术实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以及持续性的创新和一站式贴心服务等,更基于此不断推出创新产品和优质服务,其创新成果赢得消费者广泛青睐和行业高度肯定。

高端化战略有利于企业摆脱同质化竞争、提振市场,还会在一定程度上让企业有更好的资金运转状况。面对消费升级的趋势,家电行业顺势而变,积极转型高端化,高端家电成为中国家电市场新蓝海,业内企业和品牌纷纷入局高端市场。为更好满足消费者对品质生活的追求,企业越来越注重技术升级和创新,以期为用户带来更优质的产品和更贴心的服务。满足消费者需求是家电行业的根本。越来越多的家电企业根据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推出了定制化解决方案,在借助技术创新满足消费者对品质生活追求的同时,深入探索消费者独特需求,提供定制服务。得益于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刻洞察,家电企业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不断推出创新产品与解决方案,为不同消费者真正带来定制化的品质享受。

经济增长模式的改变、房地产市场日趋理性的发展等因素,正在改变着中国家电行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但是,从消费层面来说,消费者追求更加美好生活的内核从未改变。高端品质家电是人心所向,也是行业和企业共同努力的方向。近几年,随着国产品牌综合实力的提升,以及战略和投入层面对高端领域的倾斜,高端市场格局已重新洗牌。如今,越来越多的家电企业,通过各种研究方法深挖用户需求,在产品功能和使用体验上寻找新的竞争力。消费者对品质化、个性化、智能化及设计的更深层次需求,让高端家电成为中国家电市场突破瓶颈、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抓手和新蓝海。产业外部环境的技术变革催生出丰富的变量因素,尤其是5G、AI、IOT等等层面的快速渗透对家电产业形成了巨大的解构效应,在结构高端化、需求品质化主导产品趋势的当下,定位于AI科技家电高端品牌的家电企业通过现实而有效的市场推广举措和品牌扩展方法,正在逐步重置全球家电产业的高端化格局。

4、健康化转型:健康电器国家标准将出台,探求品类发展新风口

随着家电行业进入存量市场,家电品牌品类进入洗牌期,行业需要挖掘消费者的深层次需求,才能避免被淘汰的结局。健康电器同样如此,仅仅提供单一的产品是不够的,而是必须真正提升消费者的生活品质。健康电器是指以促进人体健康为目的、具有疗养保健作用和促进人体健康的电器设备,如家用净水器、空气净化器、按摩椅、果蔬解毒机等等。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大众对健康、养生这个话题越来越重视,健康电器也成为新的风潮。

政策频出指引家电行业升级转型。政策是影响消费的一项不可忽视的因素,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家电相关的政策文件,鼓励消费者购买绿色、智能、健康型家电产品。我国健康电器国家标准将于2020年出台。健康电器国家标准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立项。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制定。标准首次提出健康安全概念,涉及健康的5感: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身体健康日益重视,健康电器市场正处于需求旺盛的“盘整期”。家电产品健康化,“养生”成消费新趋势。消费升级背景下,消费者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提升,具备健康功能的家电逐渐走热市场。综合行业数据和消费者反馈不难看出,只要规范标准、提升质量、做大服务、满足个需、扩充品类,尤其是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健康电器市场必将迎来新的爆发。

格兰仕、京东、松下等企业是健康电器的先行者。2019年8月,格兰仕在北京重磅发布了“蒸健康”国民蒸烤箱R90,并启动“国民家电蒸健康中国行”,成为中国家电行业第一个全面响应《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的企业。京东对健康电器做了新一轮梳理,明确不管是现在在售的产品,还是正在研发中的产品,只要是直接和空气健康、水健康、身体健康相关的带电产品,都将其定义为健康电器。京东家电“健康电器”品类的推出也对产品性能、材质、安全性等硬性参数提出更高标准要求,针对消费者需求重点主推具有自动托管功能的空净产品、双出水及符合中国饮水文化的冷热一体净水产品、颈部和眼部按摩的产品,对这些高品质的健康电器进行资源倾斜,让用户可以更加安全、便捷的选购到真正有益于健康的家电好物。松下家电2020年将继续深耕中国健康领域。松下电器旗舰店对陈列商品进行更新扩容,导入了健康快眠空间,进一步诠释臻享松下健康轻生活的理念。nanoe(纳米水离子)是松下电器的核心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冰箱、空调、洗衣机甚至雷克萨斯高端车载设备。除nanoe(纳米水离子)外,还有步行训练机器人、快眠空间等养老、健康解决方案。

5、渠道网络化转型:网红经济催生创意小家电

随着消费者消费需求的多样化,以及电商的线上线下多平台扩张,带来的是家电零售渠道的碎片化。线上除了网店平台,还有网红直播带货、微信群购、团购拼购等形式。同时,线下也不只是连锁大卖场,还有品牌专营店、品牌体验店,以及建材渠道的家电前装店、智能家居体验店等,甚至还有工厂到用户的直卖直营等。在渠道碎片化背后,不是简单的零售网点扩张,而是用户需求的多样化,随机性变大。无论是线下实体店,还是线上网店等,都拥有其存在的商业价值。

近年来,低线市场消费潜力释能,品质消费需求暴增,带动家电消费呈现结构性优化态势,折射出当下中国经济的韧劲与潜力。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更精致的生活,个性化需求隨之产生,催生了家电产品的细分。新需求带动了产业供给,产业供给也刺激、创造了需求。近年来,最受商家关注的年轻消费群体变得越来越愿意为高颜值、有创意的小家电买单。中国庞大的年轻租房群体和渐火的单身经济共同构成了“萌”家电旺盛的消费需求。随着中国家电消费群体越来越年轻化,时尚、便携、智能化、个人使用的小家电产品更符合租房青年提升生活品质的需要。尤其是在当下“视频带货”新模式助力下,外形圆润可爱、颜色搭配多样、体积小巧可爱的“萌”家电更是赚足消费者眼球。2019年被称为“直播电商元年”,各大电商平台纷纷推出直播带货模式,引来无数猎奇目光。直播平台的崛起和网红们日新月异的直播方式为越来越多的商家带来新的营销模式,不仅仅是美妆、日常用品,更包含了吃穿用等方方面面。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低迷的家电市场带来了新鲜血液,尤其是厨电行业营销模式上也迎来变革。厨房家电产品由于免安装、体积小、单价低,就成为直播以及社交电商卖货的优选商品。尤其是便携式搅拌杯、多功能锅、早餐机、破壁机、面条机等小型厨电成为厨房小家电网红带货的宠儿,而这背后正折射出厨电行业所面临的消费主力群体,他们更加年轻,也更加互联网化。

网红直播带货之所以能火,在于其抓住了年轻、下沉市场消费者依赖于引导的趋势。调查报告显示,90后、00后成为移动购物行业的核心群体,占比超四成,他们购物欲望强烈,易受到诱导、产生冲动消费,线上消费能力明显高于全网总体。直播带货更加形象,通过网红们的亲自体验、介绍展示、互动,再加上抽奖、发放优惠券、限时抢购等营销手段,分分钟将消费者导向购买链接中。以网红电商为代表的社交电商逆势快增,成功实现从“人找货”向“货找人”转变,不仅仅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甚至是挖掘出消费者更多的潜在需求。在渠道方面,直播带货几乎覆盖了全渠道,横扫一二级市场到三四级市场。但要注意的是,直播带货往往产品是实时展示,更适合便于操作的小家电品类,无论是厨电行业还是家电行业,消费者更关注的是产品的线下使用体验。随着5G网络的普及完善,以及AR/VR技术的逐渐成熟,网络直播带货未来可能仍会保持强劲增长。

综上,2020年我国家电行业面临宏观经济承压、社消增速放缓、房地产市场不景气、内需不足、中美贸易摩擦的挑战,行业处于低谷期。新型冠状病毒的扩散情况目前仍处于爬坡期,后期持续时间目前仍需观察,但疫情将不可避免对短期经济活动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尤其是经济和基本面刚刚企稳,家电企业可能受冲击较大。预计2020年家电整体市场规模为8646亿元,同比下降2.0%,市场依旧处于寒冷状态。虽然家电市场整体形势不容乐观,但消费升级的趋势没有改变,人们的消费需求正在扩张,新的个性化消费需求正在不断形成,同时未来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对企业、对市场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市场变革和消费升级加速家电产业整体进入发展换挡期时,转型升级成为行业共识。家电是未来智能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环,长期来看家电行业的未来依然在于转型升级,具有领先的研发能力、完善的销售渠道、良好的品牌效应、强大的综合实力的企业将从竞争脱颖而出。企业需提升竞争力、开拓国际市场,同时迎合消费升级潮流,升级产品结构,向高端智能健康产品转型。

猜你喜欢

小家电消费者产品
小家电撬动大生意
知识付费消费者
让你“不安分”的小家电安利帖
3.15打假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二则
小家电市场预警
小家电同质化 竞争混乱
新产品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