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医物证污染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2020-04-24赵艳花

法制与社会 2020年8期
关键词:检测结果防控对策

赵艳花

关键词法医物证 检测结果 污染原因 防控对策

为实现依法治国战略,我国法制体系正不断完善,坚持实证至上,是所有案件侦查人员的行为准则。法医物证是重要的证据形式,一旦发生污染,会对犯罪主体、犯罪事实、犯罪过程等产生关键的不良影响,因此有关人员要了解物证污染原因,并采取高水准的物证污染防控对策。

一、法医物证对案件侦查的重要意义

我国法律有“疑罪从无、基本事实清楚、基本证据确凿”定罪量刑要求,法医物证结果必须真实、准确、严谨、科学、可靠,才能成为犯罪事实确定及刑罚衡量的依据。实际案件侦查过程中,法医物证的意义主要有:

一是判断案件有关人员身份,如难以辨认面貌的尸体可以通过查验携带的身份证、驾驶证、名片等查明身份,再如可通过指纹或DNA比对发现凶手、死者或其他人员身份,现场烟蒂、脚印、精斑、血液等经法医论证及分析后也可作为案件人员身份判断的依据…。

二是确定犯罪事实,还原犯罪过程。如用刀行凶案件中,刀把上的血液与指纹可作为犯罪嫌疑人是否为凶手的初步证据。

三是佐证其他证据的真实可靠性。如强奸案件中,受害人口头陈述的强奸事件可通过精液DNA检测结果佐证。

二、法医物证污染及原因分析

(一)物证污染及产生过程

物证污染,即物证发生变化、破坏、讲解、改性、遗失等,可按照不同标准分为多过程及多类型。以传染物而言,包括人污染、物证间污染、检验室污染等;以过程而言,包括物证提取、保存、送检、检验鉴定等污染。

法医物证可推进相关案件侦办,反映犯罪过程及逻辑,是犯罪事实认定的重要依据,正常侦查中,物证必须科学采集、妥善保存与包装,并及时送检,但在实践中,一些法医物证由于有关操作人员不具有良好的工作技能或受环境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发生一种或几种污染,对证据的客观性、严谨性、合法性等产生严重消极影响,导致这些物证不能作为有效证据加以使用或形成办案误区,增大办案难度,妨碍公平正义的实现。如某案件中,一侦查人员调取物证时,在手未佩戴专业手套的情况下触摸关键证物,导致指纹覆盖,造成指纹提取与鉴定效率下降,减弱鉴定结果的可靠性。再如某受害者被发现于卧室中,共发现两根不属于被害人的头发,调查分析后,得出其中一根属于一名现场侦查女警,拖缓案件侦查过程,导致时间、精力及资源浪费。

(二)物证污染原因

1.现场提取过程的物证污染

物证提取主要在犯罪现场完成,犯罪现场物证是案件侦查的第一手证据,往往承载着大量且关键的犯罪信息,如犯罪过程、犯罪嫌疑人身份、受害人生前行为与状态、犯罪过程、犯罪目的、受害人与嫌疑人关系等。这类证据污染主要原因有:

第一,物证提取本身就是一个专业且复杂的过程,稍有不慎,就会致使物证污染,这就需要调查取证人员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及科学的工作方式,并对现场情况进行细致观察,但实际上一些办案人员由于认知所限及工作态度不良,可能会将自己的指纹、鞋印、DNA、衣服纤维等留在犯罪现场。

第二,案发后,一些无关群众或相关人员可能会有意无意地进入犯罪现场,使现场证据发生改变或污染。

第三,进入信息时代后,犯罪分子可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获取到全面的相关信息与刑侦基本手段,可以说近些年来犯罪分子的整体知识水平与个人素质有所提升,犯罪时或犯罪后,他们会采取相应的措施隐匿犯罪信息,有意识地污染相关证物。而且若是现场侦查人员不细致、不严谨,也容易无意识地造成证物污染。

第四,提取证据时,若用同一工具提取多个证物,可能会发生检材交叉污染,导致证物间接污染。如在DNA样本提取过程中,重复利用单一镊子,就会造成血液样本数据错误或误差。

2.实验室检验过程的物证污染

物证提取后,通常就会被及时送入实验室进行检验,此过程中发生物证污染的原因主要包括五方面,具体为:

第一,检测人员。法医物证检测人员会直接接触相关物证,很有可能因为分心、能力不足等成为物证污染源,这主要应当通过严格、全面的操作规范、技能要求、惩罚措施等进行防止。

第二,检测仪器、器具及平台。仪器、器具、平台等也直接接触物证,从我国法医物证检验实验室使用现状来看,存在着超负荷运转的问题,所用检测仪器、器具及平台几乎未有闲置时,有时会出现消毒清洗不及时、前鉴定影响后鉴定的问题。如同一天,某地发生多起凶杀案,限定时间内需要解剖多具尸体、分析多案物证,这时尸体担架或解剖台未行以有效清洗,则便会出现多名受害者样本数据前后污染的状况。

第三,實验室条件。不少法医物证实验室建设没能跟上时代与需求步伐,存在着严重老化问题,这可能会导致两方面污染。一方面由于缺乏完善的除尘、保温、除湿、通风等设施,使得某一物证受到实验室悬浮物、水汽等的污染,另一方面由于缺少先进的设施设备,导致某些物证不能被有效、无污染检测。

第四,检验方法。不同的检验方法会对同一物证的可靠性产生一定影响,如采用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技术检验DNA时,该技术本身就对物证具有污染性,如指纹对比、毒物检验、毒品检验多少也会对物证产生污染。

三、法医物证污染的防控对策

(一)有序、全面的现场保护

上述已经提到,现场包含大量第一手的犯罪信息,因此现场有效保护与及时隔离应是法医物证污染防控的首要措施,关于现场保护,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接到报警后,接警人员要叮嘱报案人切忌随意进入现场,并阻止无关人员进入,同时侦查人员要快速出警。

其次,办案人员进入犯罪现场前,应规范佩戴口罩、手套、头套等,有条件或必要时还应当穿戴医褂,提取证物、查看受害人应与拍照同时进行,以保存现场及证物初始情况,用于证物检测过程中干扰因素识别与排除。

最后,日常工作中,有关人员及机关应做好犯罪现场保护宣传,以避免群众对犯罪现场的无意介入。

(二)科学、严谨的取证

证物取证时,办案人员除要严格按照相应操作规范工作外,还要根据长期工作经验及理论要求选择合适证物提取方式,如在精斑提取时,可能会遇到两种情况,精斑凝固在不渗透的物体表面与渗透的物体表面,对于前一种情况,可以利用经消毒的干净坚硬刀片将精斑刮取下来,而对于后一种情况,就要将整个物体小心地用干净纸袋进行包装,之后及时送至实验室进行鉴定和检验,若渗透物体过大,则可先将精斑沾染部分分离出来,再包装与送检。

为避免物证发生交叉污染,则应尽量采取单独工具针对不同物证提取,如在进行多处血迹提取时,尽量要一处提取、一个镊子、一对手套。

对于提取要求严苛、提取操作复杂或已经遭受污染的证物,应由专业法医进行提取。

选择合适提取场合与时机也可有效避免法医证物污染。重要部位与物证,应尽量首先提取,若现场提取不便,则要对必要部分、部位进行全面、合理覆盖与包裹,并在移动过程中进行谨慎保护。

(三)合理、正确的物证包装

证据提取后,要进行正确包装,关键是要选择合适包装材料与方式。包装材料应以无污染、无破损、大小尺寸合适、完整密封等为原则,以避免发生物证存放或运输污染,一般物品通常都应有专门的包装盒与包装袋。包装时,每一物品应单独包装,并注明名称、提取时间、大小、原始位置、提取人等,不要认为同一类物品要同一包装,这会导致不同位置、区域物证所承载的信息发生交叉、融合,降低物证应用价值。

(四)及时增设实验室设备、设施及系统

第一,实验室的气温、空气、气相组成等环境会对物证及检验结果产生重要影响,为提升检验数据的准确性、有效保护物证,对应机关要将自身情况及时反映给上级部门,积极申请资金,更新实验室基础配套设备与设施,确保物证检验与鉴定有良好的恒温、通风、除湿条件,以免物证过分污染。

第二,要增加实验平台、实验仪器及设备的数量,以免出现检验鉴定超负荷运转,避免新样本被旧样本干扰及污染。一次使用后,要对平台、仪器、设备等进行充分消毒与清洗,未消毒与清洗完全,不得二次利用。

第三,在进行毒物分析、DNA分析等检验时,尽量采取一次性工具与器械。

第四,建立物证污染监测系统,将物证鉴定结果以信息化方式存储与发出,如检测出DNA数据时,要利用相应的监测模式或系统评价鉴定结果是否会受到现场及实验室相关因素的影响。目前可利用DNA排除库进行DNA污染检测,该库可有效检查出DNA检验结果是否受到现场检材污染。

(五)提升相关人员的工作素质

法医物证部门要加强有关人员招聘与培训,首先要从高等院校及专业机构招聘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对他们许以确实的薪酬待遇,以吸引他们加入,同时要遵守公平公正、择优录取原则;其次要建设健全的工作准则与规范,落实责任负责制度;最后要通过长期的实践与理论培训提升现有案件侦查队伍的专业水平与思想素质。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将法医物证污染尽可能消除于基础层面。

四、结语

法医物证关乎社会公平正义,对案件调查与事实认定具有重大意义,有关人员要在充分分析法医物证污染原因的基礎上,通过全面现场保护、严谨取证、合理包装、改善实验室条件、提升工作人员素质等措施,尽可能避免法医物证污染,提升办案质量与效率。

猜你喜欢

检测结果防控对策
药品检验结果偏离的原因及质量控制分析
试论如何提高建材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152例不孕症患者血清性激素6项检测分析
高校学术腐败犯罪原因与防控对策研究
建筑材料检测中影响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分析
校园网贷风险及其防控对策探析
不同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可比性分析
试析集团企业实施财务共享存在的风险及防控对策
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查结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