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建构研究
2020-04-24刘燕红
刘燕红
关键词微媒体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话语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是教育者通过意识形态话语的主导力、学术性话语的支撑力、课堂影响力等来落实的话语权力。微媒体时代公众的话语权变得更加具有开放性、公开性,各种信息资源也得到了广泛传播,微媒体的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教育平台,成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不可或缺的媒介。然而随着微媒体的不断发展,话语主体的多元化带来的话语权力分散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带来了挑战。因此要正视微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带来的挑战,运用微媒体的优势来改变微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弱化的现象。
一、微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内涵
话语权从话语和权力二者之间的关系出发,强调权力对话语的控制和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及其话语的支配和掌控能力,应当是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对学生在思想观念和相关行为上的教育、引导、调控的权力,使学生的思想及身心发展符合当前社会的要求的权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话语主体是教育者,教育者通过意识形态话语的主导力、学术性话语的支撑力、课堂影响力等来落实话语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不是一般的主导权,是话语的主导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从话语的角度出发,通过掌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主导权来维护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也是一种关系范畴,在这种关系范畴中教育者是话语权的主体,学生是话语权的客体。微媒体时代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是指教育者面对微媒体这一全新话语平台所具有的掌握微媒体、运用微媒体的话语主导权力。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微媒体平台中平等的话语模式是促进话语沟通,增进了解、拉近距离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二、微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困境
(一)话语权的分散性影响对话语整合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实现方式主要是通过“自上而下”的话语方式来实现。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话语的主导权牢牢掌握在教育者手中,他们有效地掌握着话语传播的内容、方式和途径等,能够保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具有绝对的权威性。这种单向传播的话语实现方式在保障话语权绝对主导地位的同时,往往容易忽略受教育者的“发言权”。在微媒体时代,话语表达的开放性、互动性和及时性,打破了“自上而下”的单向传播的话语方式。微媒体自身所具有的分散性话语传播特征,促使信息传播的中心增多,话语表达进入了全民参与,多中心化,分散化的时代,导致传统话语的权威性受到挑战,影响了公共话语权力的整合。
(二)复杂的话语环境对话语主导权的挑战
微媒体的开放性、便捷性、及时性和互动性等特征在给高校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得不良信息走进了学生的视野,特别是世界范围内的意识形态的斗争和西方意识形态隐蔽性渗透在微媒体平台上来势凶猛,导致微媒体领域内充斥着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有害信息,甚至是与主流价值观相悖的观点在经过“精心打扮”后在开放的微媒体环境中传播。高校学生由于辨别能力不足,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熏染,形成先入为主的一些错误观念。微媒体视域内的不良信息、错误观点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施,也弱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指导地位。
(三)“快餐化”学习方式影响话语的引控能力
从教育方面来说,高校学生所受到的教育基本上都是由教师在单方面的思想传播,这种教育传播的优势在于能够直接影响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具有主动性和权威性。在微媒体的背景下,一方面高校学生不再单纯的依赖教育者的知识传授,他们通过微媒体平台的检索功能获得无限的知识,信息资源的获取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呈现平等性传播。这种“快餐化”式的学习方式虽然具有较多的便捷性,但是海量的復杂信息面前,高校学生往往缺乏一定的辨别能力,不能够把握住重难点,容易陷入知识信息的混杂局面。另一方面在微媒体传播环境中,便捷的信息资源导致高校学生思维能力不够深入,他们可以通过浏览器、学习工具的快速查询,获得问题答案和解析。这种“快餐式”学习方式使青年不能透彻的理解理论知识,仅仅停留在表层的意思,从而降低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引控能力。
三、微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构建路径
(一)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讲“真话”、要把科学的事实和客观的规律传递给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规律。马克思主义理论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确立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尤其在当今网络化的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也在经历不断的发展和创新,需要强有力的理论资源的支持。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科学指导权力,增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以科学的导向来引导话语提升的方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是一个充满朝气与活力、个性鲜明、自我意识突出的群体,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切近学生的现实需要和日常生活。首先,通过微媒体的平台,教育者要了解高校学生的思想发展需求,把握当前大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尊重高校学生个性追求的权利,把贴近学生生活又广受学生喜爱的话语内容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资源。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立足于当前中国社会实践的同时也要立足于学生实际发展需要,微媒体的出现满足了学生自我表达的需要,促进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话语沟通。教育者要善于利用微媒体互动性、及时性、高效性等特点,及时的了解学生所想所需,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成为高校学生思想引导的理论利器。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
微媒体时代打破了传统的单向性教育方式,实现了教育主客体之间的话语流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的转变要把理论与生活、政治与现实有机的结合起来,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首先,要以学生为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学校的一切工作要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其次,要坚持正确的引导,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教育者的主导地位仍然是不可替代的。发挥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以正确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最后,要增强教育者微媒体的驾驭能力,这就要求教育者要了解微媒体运作的方式,不断掌握微媒体的应用技术。抓住微媒体便捷性的优势,将具有潜在影响力的观念、正确的价值观念、良好的道德修养素养等知识内容,以视频、图片、语言和文字等方式通过微媒体工具软件传播给青年们学习。实现微媒体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互补,弥补微媒体时代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弱化现象。
(三)培养微媒体“舆论领袖”,扩大话语影响力
微媒体的出现满足了学生追求自我发展和实现自我教育的目标,同时也延伸了课外学习和第二课堂的教育宽度。依托微媒体平台建构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是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发展的客观规律的。面对微媒体这一全新的教育平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要发挥主导作用就必须占领微媒体领域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制高点。打造高校微媒体“舆论领袖”,让有影响力的主流声音占领高校舆论市场,培养高校微媒体“舆论领袖”要从宏观上制定宣传策略,发挥微媒体的宣传优势,挖掘微媒体傳播的新亮点,吸引学生的关注度和参与度,积极争取微媒体的话语权。创办本校的学校官微,打造集体、思想性、引领性和服务型与一体的话语主体教育官微,提高高校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建设能力和拓宽为学生服务的空间。
(四)建立有效的微平台运营机制
微信、微博、短视频等APP已经成为青年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为了实现更好地对青年学生进行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大部分学校都开通了校园微信公众号和微博的公众号。但是,对于公众号的实际运营仍存在一部分不足的地方。主要是学校公众号在运营过程中,投放的信息内容过于广泛,对高校学生的生活、学习与兴趣爱好没有进行充分的了解,导致公众号的内容观看的人较少,大大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传播效果。因此,学校公众号运营者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分类,不同的学生群体具有不同专业、不同爱好、不同生活习惯等,充分了解学生的关注点,推荐一些青年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信息,然后在这些信息内容中插入一些通俗易懂的思想政治话语,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学生的日常需求之中,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来影响青年学生的思想行为。其次要学会使用微语言,微视频、微段子、表情包等都是青年群体热衷的元素,将微语言应用与学校公众号和官方微博中,增强话语的亲和力和话语活力,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增强学校官方微媒体的影响力。
(五)完善舆情应对机制,维护话语安全
当前高校网络言论监管呈现出管理主体不明、管理机制不完善、管理实效不突出等问题。面对高校网络舆情现存的问题,首先,学校应该建立一支微媒体工作团队,能够根据网络中信息的变化及时地更新工作方案,提前进行工作预案。针对来自微媒体平台中传播的一些不良舆论,对于学校、社会以及国家具有人身攻击和消极的思想观念制定有效的预防方案,最大程度地控制不良舆论的传播。其次,应当建立有效的校园网络监管体制,将学生的网络道德行为纳入到学生管理手册当中。将学生的自我约束同老师和学校的监管结合起来,把网络不当言论消灭在萌芽状态。
随着微媒体技术的不断革新与发展,微媒体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重要阵地;是高校师生日常生活交流的重要平台;是高校实现管理权力的重要途径。微媒体的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落实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高校教育者必须认真考察微媒体发展特点,利用微媒体自身优势来构建微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从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