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寄意山水,情怀逸兴

2020-04-24王谦

美术界 2020年4期
关键词:广州美术学院笔墨山水画

王谦

欣賞陈水兴博士的写意山水作品,总有两种感觉次第涌到心头:水兴作画的过程必是快乐的,因为每次面对他的作品,都会有令人心动的感性存在叫人满足;水兴作画的过程又必是理性的,因为每次面对他的作品,都会有促人深思的理性成分叫人试着去探索画面背后的一些内容。他的画,给人亲近,同时又远离甜俗。简单说,他的画中蕴含的诗意令人欣悦,又绝不像常见的一些画家那样刻意讨好观众。

清人王泽宏在文章中曾记载,唐代张璪有生枯笔,其妙处是“润含春泽,干裂秋风”。近代黄宾虹也极为主张、欣赏山水画中“干裂秋风,润含春雨”的笔墨境界。书为心画,笔墨出之于画家之心,“干裂秋风”所对应者,是外显的刚直品性,而“润含春雨”所彰显的,是画家内蕴的旖旎情怀。二者相济相生,在画中是艺术境界的达成,在人生是幸福境地的完善。而水兴的画,有弥目的墨气氤氲,有充盈的画者情怀,恰当得上“润含春雨,干裂秋风”之评。

水兴早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从事绘画相关工作,后来又回母校深造,这样的屡经锻造与淬火,完全是干将、莫邪之类不世出之宝剑的成就之路。2016年金秋,他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在许钦松先生门下攻读美术学博士,则在更高的台阶上享受着由更加深邃的艺术理解与向更高造境的追索所复合的快乐。他的作品,如将近作与一两年前作品比照而观,也不难发现一些新近生出的变化,这也是一种更耐得品赏的画中意味。

曾读过水兴的一个“访谈录”,看他回忆小时候自发地学着父亲的样子刨木、拉锯,眼前似乎在他的少年动感形象与眼前山水画中的舒展线条、弯曲有致的笔线意象之间瞬间接通了任督二脉。又听他说起当年“母亲把许多钱藏在一袋花生里面提着准备去交学费”,而当他得知其他报名学画的同学都是公费,而自己则要额外多交一笔“城市增容费”时,这个血性少年“一气之下就拉着母亲回家去了”。为了让水兴有机会到高中读书,很短的时间里,“母亲的头发一下子白了许多,我夜里还经常看到她独自流泪……”读到这样融血的记忆文字,我一下能够理解了水兴的画里何以有那样充满的柔情。血性犹如秋风之烈,孝意造就柔情。有此二者,所以画面得“干裂秋风”之慷慨,内含生出温润蕴藏,这也正合乎古人历来讲究的“画如其人”的道理。易言之,如果说“干裂秋风”表现的是力之烈,那么,“润含春雨”给观者的体味就是情之深。合此二者,必然大家气象。

在笔墨技法层面,水兴的画颇耐品味,他擅长将许多种矛盾的元素融于画幅之中。他重写生,创作作品则笔墨纵驰,没有通常写生画家常有的拘泥不变;笔墨技巧掌握到纯熟,但又远离“逞才气、玩笔墨”的浅薄路数。

同样是在笔墨层面,有心的观者会发现水兴绝对是位清醒的艺术家。他的作品有上佳的笔墨效果,在画室看他作画,当其信手挥运之意,也时见其瞬间停下来思索,却又不像当下一些学院派追求“撞水法”“撞色法”“做肌理效果”之类,他的画上,是再自然不过的笔墨,其中必有匠心,皆出之以自然而然,时刻警醒着技巧的过度表现。在他对画境的理解与实践中,他颇有经验之谈:“对画面的意境营造,我经常会改变,有时候我会对着景物不断地看,下笔时大脑已经想好了要表达的画面气氛;有时候也会通过画面所出现的偶然效果来重新调整思路。我不喜欢固有的思路模式,因为我已经从自己的画面中看到了这种危险信号,也深知其害。我注重物象的造型的塑造,笔墨的表现方式是多样多变的,全凭当时的用笔状态。我清楚这样的做法是利害兼备的,但我还是希望在这不断的偶然中激发我对主观审美的思考。”

水兴的画,给人不一样的厚实感受。这种厚,不同于北方画家常有的那种厚实,他是表现在意蕴之丰厚。我曾久久审视他的作品,试图寻找其来源。后来读到他访谈中的一段内容,算是有了部分答案。他说到域外写生经历,土耳其等地的城市街道、树木景观让他将眼前实景与脑中久存的印象派油画之间产生出许多偶然性的碰撞,“如把物象团块或平面化并融合进笔墨的趣味性”,继而尝试着将文人笔墨的逸笔草草、虚谷式的清冽等融进自己的绘画,也尝试将画面空间彻底地平面化,当然同时还结合个人的笔墨形象符号,“但最后考虑到有可能会走向为形式而形式的困境中,我又往回退了一步”。

好一个“又往回退了一步”!这比起那种学过三五招小技法便往极端上去发挥的做法,恰恰相反。可以说这是水兴的沉着,也可以说是他的机心吧?机心,在指做人的时候多属贬义,但在从艺之人又是必不可少,比如黄宾虹、齐白石所谓“衰年变法”,评论家皆称其为平生积淀、自然形成,其实倘无机心,便不会有衰年变法的动机,更不会有衰年变法的成功。

往回退一步,在高歌猛进的艺术家来看,或会有不屑;往深了去看,其中含着道家无为境界。再回到水兴山水作品,正是这样往回退一步,令作品有了反复品味的底蕴。这样的才情,内敛而丰盛,可持之久远,运用无穷。《周易》最后两卦“既济”与“未济”,其含意便是在已然全部完成之际又出于主观地后退一步,在这两种状态之间求得一种分寸最妙的境致。

读水兴的画,油然感受到他心中有诗,心中有情。这也正是一位大艺术家必备的终极素质,多得之于先天生成,而后天的勤奋只不过给这种素质以日常的浇灌与拂拭。这样的艺术家,一旦相遇,是可以,而且应当终生做朋友的。

四十岁的男人,时届不惑之年,但在艺术圈还是“青年艺术家”的辈份,人们对书画家的期望似乎总是“人书俱老”“人画俱老”。但另一方面,已到不惑之年又才情与勤奋兼具的画家,毕竟在这条路上跋涉过三十多年,经历了三分之一个世纪的笔墨实践,如果我们说水兴的作品已经进入成熟境界,并非过誉。

水兴先生的画可谓是要成熟有成熟,要意境有意境,要情怀有情怀。这一切又全是兼融于他的整体人生之中,无一不映照着一位艺术家人生的成功。

陈水兴

1975年出生于广东阳江。1999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文学学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山水画专业研究生班,获文学硕士学位;2016年考取中国艺术研究院当代山水画创作研究方向博士。现为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山水画专业教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中国画学会理事、第四届广东青年画院画家、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画家、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油雕院特聘研究员、广东楹联书画院副院长。

猜你喜欢

广州美术学院笔墨山水画
论南宋山水画的艺术审美性
李燕婷、邓灵康作品
广州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基础部教改成果展示作品选
吕学晶作品
吕学晶作品
程灿山水画作品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
张和平山水画欣赏
为练笔墨才写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