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记者”对新闻记者的冲击及应对措施
2020-04-24马丽萍
马丽萍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机器人记者”对新闻记者就业带来的冲击展开探讨,同时提出一些应对措施,包括院校应注重人才培养、新闻记者应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等,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闻记者 机器人记者 应对措施
“机器人记者”的出现,对新闻记者就业产生的影响较为显著,倘若新闻记者在合理规避自身缺陷的同时,有效发挥自身优势,科学设计知识结构,强化综合素质及各项能力,进行更精准的职业定位和规划操作,势必可以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一、“机器人记者”对新闻记者就业的冲击
第一,导致媒体记者岗位大幅减少。“机器人记者”程序简单、操作便捷性较高,有助于大幅降低媒体财力、人力资源,且比照传统媒体记者来讲,工作效率更高,导致行业工作人员规模不断缩小。
第二,岗位调整。“机器人记者”主要在体育、财经类重视数据分析的领域发挥作用,基于程序,开展数据识别操作,在相关领域中,机器人会迅速取代传统新闻从业人员,导致新闻记者被迫开展岗位转移操作。
第三,新闻记者压力增加,男性青年记者比例逐渐提升。“机器人记者”不用休息,在传媒公司中得到广泛应用,和人类需要休息时间,还要考虑身体的承受能力相比,优势过于显著。新闻记者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身体素质具有较高要求,这也是现阶段一些传媒机构明文规定只招收男性从业者的主要原因。
二、应对措施
1.“机器人记者”局限性分析。“机器人记者”在使传媒报道便捷性大幅提升的同时,也具有一些无法忽略的弊端。基于相关实践得知,现阶段的“机器人记者”在体育、金融等涉及海量数据的行业领域中广泛应用,其只需要分析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加工,随后将数据利用规定模板进行报道,风格缺乏生动性和灵活性。相关调查数据表明,某新闻记者写出报道,认同人数高达9000以上,而“机器人记者”写出报道,认同人数仅为900左右。具有写作功能的机器能够仿照许多作家的写作习惯和特点,但其始终无法将仿照对象的情感、风格同样描述出来,这导致其报道枯燥、死板,难以满足受众多元化的需求,不利于吸引读者兴趣和阅读积极性,这就是“机器人记者”的文风劣势。
同时,对报道的内容来讲,“机器人记者”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第一,其无法开展现场报道,这是由于事件性的新闻报道通常存在极强的现场感,不仅有事件、时间、人物等要素,很多关键细节也存在显著的新闻价值,需要记者亲自深入现场才可以获取。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新闻报道并非是单纯依靠“写”而生成的,最关键的一部分实为“采”,即人们常说的“三分写、七分采”。第二,“机器人记者”无法开展深度报道,深度报道基于深入采访的同时,需要对新闻事件的来源和发展等进行科学梳理,明确相关人物间的各种关系,并对引发事件出现的原因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诸如此类的工作机器人难以实现。第三,很难实现新闻评论。新闻评论是反映“人”价值观、立场及取向的载体,其写作缘由及目的始终为“人”的问题,所以通常会存在显著的主体性,而“机器人记者”只是一种由人类开发和制造的工具,始终无法完全替代人类发挥作用。
2.具体措施。①新闻专业院校培养人才应注重“有的放矢”。新闻专业院校承担着培养新闻人才的重要职责,其主要任务是为新闻行业输入高素质人才,促使其在未来工作岗位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基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大批非新闻专业毕业的学生涌入传媒加剧了就业竞争;近年来自媒体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全民记者”挑战带来的影响日益显著;“机器人记者”的出现,对新闻记者就业带来的冲击巨大。总体来讲,现阶段的新闻记者具有较强的可替代性。为解决此类问题,复合型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新闻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国外一些大学在十几年前便推出了以专家型记者人才培养为目的的新闻人才培养改革,我国也有很多高校开展以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的新闻人才培养改革。例如,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国际关系学院、法学院联合建立跨学科双学位实验室,以满足学科复合型人才培養目的。
②新闻记者应重视优化自身综合素质。新闻本身具有较强的程式性,新闻记者倘若依旧沿袭传统新闻模式,将新闻创作和浅显的填词游戏混为一谈,势必会导致核心竞争力下降。“机器人记者”的出现会对开展“程序式”新闻写作的新闻记者的就业带来巨大危机,但同时,也可以引导传统记者“挤”出更多时间,开展更富有情感和内涵的新闻报道及评论的写作操作。想要实现这点,新闻记者便需要对优化自身综合素质提起高度重视。具体而言:
第一,推动自身的“全能性”发展。随着各类新型科学技术的涌现,新闻记者在开展信息传播的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大幅增多,既需要掌握素材收集、拍照、报道写作等技能,也需要掌握互联网应用、编辑等技能,使用多种差异化的媒体手段开展全方位的新闻报道操作。如此一来,可确保新闻记者的现场报道及新闻评论更有深度,符合受众需求。
第二,培养人道主义情怀。新闻记者肩负着为社会民众“发言”的职责,倘若缺乏人道主义情怀,对人类命运缺少关注,不重视体悟人性和人情,则无法写出深入人心、引发读者共鸣的报道和评论。
三、结论
早有相关学者预言,随着时代的发展,记者行业将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业余记者与“机器人记者”会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如今,这一预言已经实现,“机器人记者”是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产物,是记者行业未来发展潮流,但其无法全面代替记者。只要提高综合素质,善于发挥自身优势,新闻记者便可以将挑战变为机会,推动自身发展。
(作者单位:乌鲁木齐广播电视台(乌鲁木齐广播电视集团))
【参考文献】
[1]季丽莉.智能时代技术赋能与人文思考下的人机关系——以机器人记者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9,5(22):68-70;[2]郑越,杨帆.记者和算法谁更值得信任:“机器人新闻”可信度的影响因素探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41(06):63-67;[3]熊国荣,李贤秀.“机器人记者”对新闻记者就业的冲击及应对[J].编辑之友,2016(11):73-77;[4]杨莹.浅析人工智能时代下新闻记者的应对策略[J].传播力研究,2019,3(23):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