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农村社会实践中丰盈“时代新人”的生命意蕴

2020-04-24李之宁

中小学德育 2020年4期
关键词:学农时代新人师大附中

李之宁

摘    要 华南师大附中开展的农村社会实践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生命性:身心合一,唤醒灵魂自由的生命;道法自然,陶养亲近自然的使者;继承传统,洗涤文化血脉的衣钵;担当志远,培育社会进步的栋梁。学农活动是一种“真”的教育,“活”的教育,不断丰盈着“时代新人”的生命意蕴。

关 键 词 劳动教育;学农劳动;时代新人;社会实践;生命意蕴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編号 2095-1183(2020)04-00-04

2019年,华南师大附中农村社会实践活动已整整30周年,这是全校师生共同的情结——老师和同学们把清远学农基地的农民叫“家里人”;把回农户家叫“回家看看”。它为什么那么神奇,可以令附中人念念不忘30载?又是什么撬动了大家的心灵,让田间地头成为附中人永远的牵挂?

一、身心合一,唤醒灵魂自由的生命

马克思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劳动具有特殊的教育意义,现代教育呼唤劳动的复归。然而,由于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都较高,当前很多学校自觉不自觉地让劳动教育淡出了校园舞台,导致学生疏于劳动实践,体会不到劳动之德、劳动之美和劳动之悦。

法国哲学家梅洛·庞蒂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身体主体”的系统概念,认为人是一种身体的主体存在,由身体和心灵辩证统一而构成。忘记了劳动,我们的教育就会变得不完整。华南师大附中的学农活动历经30年从未中断。实践表明,对学生来说,学农不仅提升了劳动技能,而且改变了认知世界的角度,开发了未知潜能,丰富了情感情操,净化了思想与灵魂。通过劳动唤醒身体,进而唤醒心灵,劳动让学生拥有了自由的灵魂。

1.体验,在全情投入中丰富

工厂作坊、田间地头常常被理解为低端场所,其中的工作者被认为是身体资本化程度较低的“蓝领”和“农民”,如此,农村成了城市少年生活中的一块“禁地”。正是由于这样的错误观念,导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城市少年长期只能借助“虚拟化”的碎片认知世界,引起了普遍的虚无感,难以获得内心的踏实和平静。附中学生通过短短7天的学农活动,割禾摘菜,大棚种花,体会劳作的不易,收获精神世界的丰富体验。高中2009届3班的徐坤梅同学写道:“我觉得这次学农不苦,我们只是付出了一些汗水,收获却如那无边无际的稻田,心中一片金灿灿的光芒。这次经历,让我有了从来没有的一种生命体验……”

2.认知,在身体力行中深化

随着人类知识的积累和观念的变化,人类的社会经验逐渐被各种符号、数字所取代。学校教育更是在高度符号化和简约化的基础上模拟知识的发现过程,试图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但这容易引起学生的困惑与抗拒。而劳动教育所具有的鲜活、生动、自然等特点,赋予学生体会感知的机会。学生可以通过亲身的体验,深层次地把握那些真实存在却无法言说的知识。高中2009届3班蔡卓宏同学写道:“我的心沉甸甸的,心中盘算着这么一条算式:成千上万禾杆乘以十几亩地再加上无数次反复弯腰站直,乘以烈日曝晒,乘以冷风刮面,乘以禾叶划割,再除以一个农民。结果是什么呢?我计算不出来,数目太大,太复杂,太沉重了……”

3.情感,在空间转换中生成

物质空间与人类情感具有密切的联系。广阔的空间令人们渴望交流,拥挤的环境令人们烦躁封闭。[1]飞来峡镇地处广州市西北,车程约一个多小时,华南师大附中的学农基地就位于飞来峡镇的龙埗居委会,占地面积十多平方公里,拥有数以千亩计的良田。每年秋天,五百多名学生,四十多位老师,都会在这里与一百多户农民朝夕相处。广袤的农田,宁静的乡村,承载了太多附中人的情感。高中2009届10班林欣蓉同学说:“转眼,就要回去了。举着相机,唯恐遗漏地抓拍。但我发现,乡村恬静的味道,农民亲切的关怀,景色舒服的感觉,却是相机无法记载的……”

4.审美,在身心浸润中体验

长期湮没在符号化空间里的学生,容易失去积极敏感鲜活的情感表达和感受力,进而失去感受美的动力与美学口味,也就容易被消费文化和娱乐文化劫持着走向浮华和颓废。[2]当学生真正走进自然村,有了充分的自主性与自由度,身心浸润在美丽的大自然中,触发灵感,激发潜能,舒畅地进入一种奇妙的审美体验状态。高中2009届4班一位同学留下这样的诗篇:“芦苇荡里,我们奔跑,随着你们的目光;晨光熹微,我们收割,身影定格在你们的相机里。”

二、道法自然,陶养亲近自然的使者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宁可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因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党和政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建设生态文明家园,离不开亲近自然的新一代。为了树立生态文明的教育理想,促进学生投入到未来生态文明的建设中去,华南师大附中以学农活动为契机,以生态体验论为依据,提出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体验为核心、以生态化育为基础、以协同共育为抓手,带领学生走进美丽的清远乡村,融入“返朴归真”的生活图景,以开放与虚怀的态度,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建设美丽中国。

1.全息沉浸,复归生命本真

清远,是珠三角的后花园,山美水美人更美。苏东坡在这里留下了“天开清远峡,地转凝碧湾”的千古佳句。每到学农前夕,华南师大附中都会联合当地政府和学生家长,三方携手,共同打造自然生态的体验场,帮助学生全息沉浸、全脑贯通,让身心与美丽自然圆融互摄,陶养健全人格,体验成长快乐。[3]附中学生的足迹遍布乡村的田间地里,割禾浇菜、搭棚种瓜,在绿水青山的环抱下,驱走都市的喧嚣与紧张,身心自然,复归本真。晨晖中,夕阳里,学生们在耕作之余,纷纷在日记本里记下乡村的美丽和成长的乐事。

2.生态化育,更新生态观念

华南师大附中开展的学农活动,依照生态德育观,不断引导学生在思想上树立一种崭新的人生观、自然观,主动调节个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意识地调控个人对自然的盲目行为,学会劳动,尊重劳动成果。因为多数附中学生都是“城里的孩子”,所以每次下田,农民总会一遍遍告诉他们不要把塑料袋扔进鱼塘,一次次提醒他们小心田边的蚁巢不要踩,一趟趟示范怎么用打谷机才不会浪费粮食。高中2009届10班黄晓婷同学在日记里写了这样一个情景:“那天,我们以最快的速度割完了七分田。当我们坐在一旁休息,却发现伯伯和婶婶还在我们收割过的地块弯腰干活。原来由于我们的高速度、低质量,稻穗散落在我们刚割过稻田的每一个角落。他们似乎注意到了我们歉意的目光,不停地安慰没有关系。伯伯和婶婶此时的劳动,也许从财富的角度来看是微不足道的,却为我们该如何对待自然的馈赠作了最好的示范。”

3.精神陶养,提升生命维度

建设生态文明,不是要放弃人类的文明成果,回到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而是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生态文明社会需要精神生命的升维。华南师大附中学农30年,亲历中国新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绝大多数农户是掐着日子盼着附中学生下乡,因为农忙时节,田里真的很需要人手。现在不少农户用收割机,早早就割完了家里的稻子。相反“大棚种花”这一新兴科技手段成了新农村的一道风景线。由此,人和自然有了更优的相处方式。同学们边做“种花匠”,边感叹农村科技的进步,由此,精神得以陶养,生命维度得以提升。不少附中学生响应党和政府“建设美丽新农村”的号召,积极献言献策。高中2009届7班的钟鸣、陈天鸿和周彦宁等同学就选择了“中国南方农村机械化发展的研究”作为小课题,深入农村调查研究,提出了许多颇有见地的建议。

三、继承传统,洗涤文化血脉的衣钵

一般城市中学的学农大多是在专门的农校进行,这为各项“学农”活动开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也限制了劳动教育的深度和宽度。华南师大附中的学农要求所有学生深入农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这能确保零距离向农民学习,零距离体验“三农”,面对问题的真实性、体验的深刻性、收获的丰富性是农校无法比拟的。

陶行知的生活德育论认为,德育要培养“知‘情意合一”的“真人”,强调在“生活”的场域中实现道德的内化。华南师大附中学农活动就是将德育的场域转移到了真实的农家院里。所进入的农户,都是由华南师大附中德育骨干老师和龙埗居委会干部遴选出来的。他们淳朴而善良,传统而勤劳,经常悉心地指导学生、关爱学生,是附中学生学农期间的人生导师。在他们身上,看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子。习总书记说:“中華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七天的学农时光里,学生与农户朝夕相处,耳濡目染,灵魂与传统相遇,优秀传统文化慢慢根植在了附中人的心里。

1.在日常生活中感受中国传统家庭和谐伦理

学农第一天,农民们像接孩子回家一样,开着拖拉机、骑着三轮车,热心地接过学生的行李,纷纷地往家里赶。学生们还没从懵懂害羞中反应过来,就已经踏进了农户家的大门。“见面要问好,手脚要勤快,邻里要互助,出门要早归……”这些农民每天的口头禅,虽然朴素直白,却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孩子的习惯。七天过去了,孩子们对中国传统家庭伦理有了新的感受。

2.在劳动生活中体验中国传统农民的生活态度

农家的生活是宁静朴实的,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如诗如画的风景。从早晨的第一丝炊烟升起,勤劳的农夫就去耕田劳作了。而农妇们,有的在家烧火煮饭,有的去晒谷场磨米,一切都是那么井井有条。不用过多的说教,学生在这样的氛围里,自然而然地有了想劳动、能劳动、会劳动的样子。高中2009届3班罗卉馨同学写道:“这一周,有感动。那是对农村人民的那颗纯真、那颗无私清澈的心灵的感动。他们没有城市人的勾心斗角,没有各自打着的小算盘,只要辛勤耕作的土地结出一粒粒粮食,那便够了。多简单美好的愿望啊。这一周,有赞叹。赞叹他们年复一年辛勤地耕耘着自己的土地那份坚持不懈与吃苦耐劳的品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永远都不像城市人般享受午睡,只是默默地向着那片土地洒下汗水。”

3.在社区生活中感悟农村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至今,许多农村地区仍然保留着传统的礼乐文化,这正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新时期背景下龙埗居委会所辖地区,传统文化仍然留存丰富。高中2021届7班的一位同学写道:“我住的那户人家,客厅里摆了一只威风凛凛的醒狮头。原来家里叔叔的大儿子以前是村里醒狮队的。可惜后来他和很多年轻人一样,进城打工去了。醒狮队也就解散了。叔叔舍不得,把醒狮头收回了家,就放在客厅最显眼的位置。我跟几个同学这些天一直在排练舞蹈。听说临走前那场村里的联欢晚会,每个班都要出一个节目。我真希望到时能看到叔叔家的哥哥回来,上台来一段醒狮表演啊!”孩子也许会有缺憾,但对传统文化的尊崇之情却融入了他们的血脉。

四、担当志远,培育社会进步的栋梁

责任担当主要指学生在处理与社会、国家等关系方面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其中社会责任涉及的重点是培养学生自尊自律、文明礼貌、诚信友善、宽和待人、团结互助、敬业奉献等素养。华南师大附中学农活动根据主体教育论,坚持学生在学农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学农活动的设计要注重启发引导、讨论对话,促进学生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达到道德认同、践行道德要求。华南师大附中学农实践通过多种多样的农村服务活动,整合教育的价值性追求与工具性追求,将责与权真正还给了学生,并且充分运用参与、体验、交往、合作等多种操作策略,让生命与责任相镕,力求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促进生命发展。[4]

1.感受城乡差距,激发责任意识

《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是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的乡村振兴规划。附中老师们在出发前与学生一起认真学习了这个文件,并组织同学们分组对“规划”中提到的33个话题进行调查研究,形成研究报告。高中2009届1班黄罡昊同学写道:“学农7天让我体会到农民谋生的艰难。我只是呆7天就如此吃力,农民可是一辈子都在田里劳作呀!太不公平了!我深刻地感受到我们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重任在肩。”

2.开展志愿服务,陶冶责任情感

除了研究性学习,华南师大附中学农活动还会组织学生提前备课,到富勤三小支教。每一年,这个活动都受到学生的追捧。2019年,高二级363人分成76组,给富勤三小六个年级52个班上课。“最好的学习就是教会别人学。”当“感恩父母”“遵守交通规则”“保护环境”等课题进入小学课堂的时候,高二支教队员也在进行着一次次与自己内心的对话,对这些问题的认识也得到了升华。

3.延展实践时空,涵育家国情怀

在学农带队老师的队伍里,还有一位身份特殊的人——华南师大附中2006届校友谭泽秋。不仅没“工资”,还得自掏路费,他为何对华附学农情有独钟呢?谭校友说:“我高二那年,已经确定要出国读书了。当时特意在国内滞留了一些时间,就是为了能专程参加学农劳动。最后证明,当时的决定非常正确。通过学农,我跳出了书本,更好地理解了中华传统文化,了解自己国家的国情。人的视野一下子开阔了很多,也理性了很多。留学后我决定回国,是因为通过当年学农活动,让我看到,仅仅距离广州1小时之遥,就有这么落后的地方,中国真的太需要大力发展了。清楚思考了自己的定位之后,我的人生目标也就明确了。”

华南师大附中学农活动既有鲜明的社会性,又有鲜明的生命性,将教育活动拉向教育的原点——人的生命。这意味着,在育人内容上强调身心合一;在育人环境上强调道法自然;在育人形式上强调发扬传统;在育人成果上强调责任担当。华附学农活动是“活”的教育,是“真”的教育,充满了活力与张力,不断丰盈着“时代新人”的生命意蕴。

参考文献:

[1][2]杨晓峰."身体"视域中的中小学劳动教育价值与策略[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3):49.

[3]刘媛媛,石晓芸,陈铿.集之大成 至善至美——基于生态体验观的初中德育一体化研究与实践[J].中小学德育,2019(5):25.

[4]宋剑.我国主体教育理论发展的历史进路[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1):31.

责任编辑   徐向阳

猜你喜欢

学农时代新人师大附中
鼓励学农实践不只为避免五谷不分
“芯片女皇”何庭波曾在湖南师大附中求学
学农活动是极好的实践育人途径
时代新人的成长环境
高等教育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如何让十九大精神浸润学子心平
学农教育的意义远大于活动本身
液滴移动装置在植物细胞代谢中的应用
英国人热衷农场开放日“学农”
立德树人与初中地理课堂的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