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国外道德教育研究动态可视化分析
2020-04-24肖美艳许国动胡中锋
肖美艳 许国动 胡中锋
摘 要 运用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 Space 5.6R3,对国外道德教育研究的34篇高被引文献进行分析,发现研究聚焦于多学科融合视域下的价值观教育,教师的德性专业化,对话、情感投入和榜样示范的道德教育方法等方面。国外道德教育研究的新动态和新思想,对我国德育的开展和实施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实践借鉴意义。
关 键 词 道德教育;价值观; 德性专业化;榜样示范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20)04-00-06
一、研究背景与方法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对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当今世界发展形势,思考如何与自然、与世界相互联系,共生共融,共同发展。21世纪国外道德教育研究的新动态和新思想,对我国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和实施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研究者以“moral education”为主题,于2020年3月23日,在WOS数据库提取了2000-2020年共1777篇文献,其中,有效文献1631篇(不含2020年的13篇),具体年份分布如图1所示。从年度文献分布来看,自2000年以来,年度与发表文献拟合指数R2值为0.7846,说明近二十年来该主題持续稳定发展,并且不断表现出较高的关注度。
利用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 5.6R3对2000-2020年有效文献1644篇(含2020年13篇)进行共被引分析,分析结果的网络模块值(Q值)为0.9263,该值大于0.3,意味着网络社团结构显著;平均S值0.4468,大于0.05,说明聚类分析具有较高信度。聚类结果发现,主要涉及价值观教育(value education)、学生对话(student dialogue)、榜样的方法(exemplarist approach)、专业知识(professional knowledge)、教育目标(educational goal)、投入情感(putting emotion)和道德能力(moral competence)等主题领域(图2)。在提取的高被引34篇文献中,除《作为个人情感和理性教育的道德发展——从詹姆斯到皮亚杰》(Ferrari, M;2003)外,其余33篇文献均分布在2008-2019近10年间,可见这些文献对道德研究领域的前沿趋势有着一定的代表性。因此,对这些文献思想进行分析,提出道德教育的分析框架,可为我国学校道德教育提供有益的启示。
二、国外道德教育研究前沿思想分析
(一)道德教育的元认知:培育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有效文献共被引分析,聚类结果显示价值观教育的主题引起了学者的关注。核心研究思想是关于道德教育的元认知的论争。有研究者指出道德教育的目标不是道德自治,而是道德观的发展,一种更清晰地认清现实的能力。[1]这种道德教育观可以超越这类二元论的困扰,即事实和价值的二元论,内容和形式的二元论,以及道德和非道德人性的二元论。价值观和道德理想在影响社会、文化和教育变革方面效用的大小,取决于道德观是否发展出了较强的形势判断力。基于此,理论家和实践者都必须审慎地处理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的关系。学校中的师生关系、管理体制、组织氛围等都是影响学生价值观的重要维度。20世纪80年代末澳大利亚课程改革兴起的价值观教育,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其理论和实践逐渐丰富。澳大利亚价值教育观的实践探索表明,为了学生的福祉和进步,反思、重新评估和审视价值观教育对课程、课堂管理和校风的影响对所有学校来说都是有益的。可见,价值观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势在必行,学校中的积极关系是以学生为中心,但学校教育的一致性、氛围和组织等方面可能影响学生的价值观维度。[2]学校肩负着引导学生在学校和社会中以和谐的方式相处并承担社会责任的重任,学校是学生价值观直接而重要的实现场域,因此学校更应该重视开展道德教育。当然道德教育也离不开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对其支持和辅助。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受到学校场域和社会系统的共同影响,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忽视。因此道德教育应该是基本的、无处不在的,其目标是帮助受教育者养成科学的道德观,德育实现过程的基础是价值观的教育,而价值观教育的学科差异造成了价值目标的追求及其实现成效的不同。
(二)道德教育的理论内涵:多学科融合视域下的探讨
现有的道德教育研究模型的普及性和推广性是有待商榷的,这些模型无法论证说明德育与美德的统一性,且对于不同人群的适用性不同。虽然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在教育领域具有重大影响,但在后续研究中,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的关键概念没有得到足够的体现,因为它无法对特定社会实践或文化背景形成更深层或更充分的理解,也忽略了相关认知发展主题以及支持性证据。[3]之所以存在这样的问题,其根源在于各学科对相同事物的解释各异,在道德教育成果的应用过程中,这也可能导致其意义不同。[4]有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亚里士多德性格教育,它克服了科尔伯格模型的问题,并使以人类社会的繁荣为主要目标的整体教育成为可能。所以,德育研究的结构基本上是跨学科的,它包括道德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5]哲学是世界观、认识论与方法论的学科,正是由于德育的哲学属性,将哲学应用于道德教育自康德时代以来一直备受研究者青睐。1970年代中期出现了道德哲学风格,哲学反思与道德生活发生了关联。[6]康德认为,道德教育可以通过展现道德法则的全部尊严和清晰性来增强道德法则的动机力,道德教育可以指导人们了解道德的来源,提高人们将一般道德原则应用于具体情景的能力。[7]同时,积极心理学在跨学科应用中一直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并通过德育伦理学将积极心理学与道德教育研究联系了起来。亚里士多德主张将道德哲学和道德心理学中的某些重要且具有普适性的假设应用于道德教育中。[8]德育伦理学家和积极的心理学家认为,当前基于规则的道德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道德动机,采取实际道德行为,而德育伦理学和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框架可通过将道德观和自我幸福感联系起来,从而有效地激发自我完善的动机。[9]路易斯·富恩特提出了一种新品格教育,它克服了科尔伯格斯模型的问题,使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整体教育成为可能。[10]
(三)道德教育的理论外延:教师教育的德性专业化
开展价值观教育不仅是为了学生的价值观理想的发展,而且也为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规范发展了行为准则。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要培育学生成为有理想、有追求,拥有正确价值观的人,教师首先要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教师具有良好的性格和品德对于学生的道德发展是非常重要的。[11]教师的工作职责是教书育人,引导学生基于道德价值观,以一种和谐的方式参与学校生活,并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也是其重要职责之一,教师的德性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养成,可见道德自觉对教师开展教育工作至关重要,这是一种内在的道德努力。有研究表明,职前教师信念对于其教学德性特别重要。[12]职前教师信念是做好教师德育工作专业准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教师实现道德自觉的目标。教师德性专业化离不开教师教育,特别是有专业深度和实践解释力的教育伦理研究以及集约型、专业化的管理对于培育教师的德性专业化至为重要。教师教育的核心是有效和负责地让教师做好道德准备工作,帮助教师养成道德自律,搭建教学道德工作框架。教学道德工作框架可为教师提供一种概念化工具,用于确定与道德工作相关的信念。目前教师对公民教育及其在实践中的隐性存在的意识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师教育中要增强德育教学专业性,增长实践智慧,构建教师教学德性的内容体系并纳入道德教育理论范畴。
(四)道德教育的實践框架:顶层设计与底层实践的结合
规则意识的建立是道德教育的目标之一,因为规则定义了思考自身和世界的方式,是行动者行为的指南,是行为优劣或对错评估的参照标准,是学校道德教育或价值观教育的一部分。目前道德教育过于抽象、空洞,令学生感到无趣甚至厌烦。学校的德育课程,大多数集中于面向课程的德育目的即规则目标,相对而言,对于促进学生的亲社会性和实践性的道德发展教学形式的关注相对较少。然而,道德教育应是润物细无声的。道德教育需要嵌入到学校的日常生活中,重点体现在学校教学的日常行为之中。[13]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培育具有独立人格、个性自由、富有创造力的社会公民,仅仅依靠规则的规训是远远不够的,学生道德观的发展与家庭和社区息息相关。道德教育应该是基础性的、无处不在的。学校开展道德教育,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公民意识。有关道德教育的教学策略的研究建议采用项目教学法,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项目,这种方法可为学生之间的对话和互动创造了机会,学生们在对话过程中往往会提出超越项目本身的,更多有关道德教育的话题,对话内容的质量与学生在道德问题上论证自己观点的能力呈正相关,内容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他们能否运用有价值的论证来证实他们道德观。[14]因此,进行小组合作对话,可以帮助学生就对话中的道德问题形成更深刻的见解,以对话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应特别注意学生对话中观念的验证。[15]皮亚杰和科尔伯格提出的道德发展理论,指出每个孩子作为一个自组织的存在者,其发展是高度可变的,动态的,而且往往是非线性,其道德发展同样是动态的,并且会经历从个人偏好到价值出现的过程。[16]
(五)道德教育的实践新路径:灌输模式的颠覆与榜样模式的重现
高被引文献主题词“榜样示范模式”的突显,说明灌输模式的道德教育近年来一直备受关注与争议。目前,有关道德教育模式有基础主义模式、灌输模式、说服模式、理性模式、反思均衡模式和榜样模式等。在诸多德育模式中,灌输模式一直备受争议。但是无论何种模式,都在关注同一个问题:如何才能使学生认同并内化道德发展的要求。[17]基于本体论信念,每种道德教育方法旨在影响学生的个人世界观,亚里斯多德的美德伦理学和康德的道义主义伦理学方法都为学生世界观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旨在影响学生所拥有的广泛道德观。[18]研究指出,立足于对现实情境的自我理解,有利于推动道德教育。最近的神经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当我们面临道德困境时,直觉和情感在我们的推理中起作用。在面对社会现实时,学生在推理中往往会运用直觉和情感,[19]这说明道德教育不仅应着眼于提高直觉上的道德判断力,还应培养推理能力。[20]推理能力培养离不开批判性思维和反思能力的运用。理性道德的养成需要从学生现有的道德承诺开始,并尝试通过批判性反思的方式来不断修改或扩展它们,[21]而不是采取“灌输”的方式进行道德教育。
现代教育科学在塑造青少年理想道德形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即追求培育具有批判性和反思性思维,多元化和个性化的社会公民。教育追求反映到道德教育中,表现为使受教育者的道德观念更具结构性和显著性。道德概念的形成不是依靠模仿和复制,而是取决于未确定的行动和改变。[22]有学者提出了榜样道德教育理论方法,论述了榜样对学生的积极影响。[23]道德教育观是有意义的个人形成性知识,基于榜样示范的道德教育方法相比美德形成的标准方法更具有趣味性和感染性,因此重视榜样教育模式对道德观形成的重要影响。
三、结论与启示
通过对国外道德教育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发现近二十年来的道德教育研究主要从道德教育理论内涵和外延、道德教育的目标、实践路径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主张主体性道德教育,重视教师的德性专业化,提倡开展跨学科研究,践行榜样浸润模式,养成正确的道德观,对我国当前学校德育工作开展和实施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转变现有的师德教育思维,促进教师德性自觉
教师具有良好的性格和品德对于学生的道德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行为对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作用亦是如此。在传统面授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德性对学生道德价值观会带来直接的影响,然而,在如今大规模的网络在线教学过程中,在学校对教师教育教学监督工作变得越发困难的情况下,教师教学德性的作用将大大提升。要求教师无论是在线上还是线下都必须坚持同样的道德标准,无论在什么情形之下,都能倡导并践行一致的价值观,确保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如何从现实教师德性走向虚拟教师德性,发挥教师的道德自觉,培育有爱有责能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这对教师的德性专业化发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所以,学校如何为教师德性作用的实现提供支持性条件,这将是当前学校发展值得思考的重要议题。
(二)引领学生关注并参与社会实践,培养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灵魂塑造,归根结底就是价值观的发展,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立德树人是学校的核心工作,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已经形成了全社会共识。培育合格社会公民,这是学校德育的基本追求。澳大利亚不断反思其传统文化价值观和审视时代要求的做法很值得我国学习,其价值观教育的成功经验表明,重视学生在价值观教育中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这种主体性道德教育为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新思路,引领学生主动关心国家命运和组织、社区发展,搭建对话平台,组织学生参加讨论,辨别社会事件背后的真相,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创设和谐一致的价值观教育环境,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开展对话,如红领巾课堂、主题班会课等,让学生就某一主题进行小组合作对话,才能形成一致的教育合力,帮助学生在对话过程中对问题形成更深刻的见解,提高道德判断力和推理能力。因此,开展道德教育应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引导学生亲近社会,深入社会,适当地参与社会事务,实现顶层设计与底层实践的结合。
(三)颠覆传统德育模式,践行榜样浸润模式
如果说教育工作者面对面的灌输对学生道德观的形成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灌输模式终究难免陷入二元论的德育困境,并且违背了教育理想的追求。德育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长期的实践过程,颠覆传统德育模式中灌输模式,采取榜样浸润模式,遵循道德教育工作“有虚有实、有棱有角、有情有义、有滋有味”四个维度,强化价值引领,有益于学生认同并内化价值观。当前抗疫战斗中有逆流而上的一线白衣天使的道德榜样典范,也有一线背后默默无闻清扫防疫废弃物的清洁工,这些情景化的道德模范都可成为学校教学工作者挖掘和开发的道德教育素材。
(四)开展跨学科研究,构建具有广泛意义的学校德育体系
德育目标的实现是基于哲学反思与德育生活实践结合建立道德规则。学校德育工作的实现,不仅仅是依靠德育实施的直接主体和规则的约束,而且受到其所处的社会文化系统的影响。学生对规则背后合理性含义理解和对接受规则的重要性的认知是德育目标的实现关键,通过心理学动机干预与德育伦理的结合达到德育行动的理想。開展哲学、教育学、伦理学和心理学多学科融合发展的道德教育,有助于学生理解规则的缘由,激发自我完善的动机,丰富道德教育的研究路径和逻辑范式。
参考文献:
[1]Nakazawa, Yoshiaki Michael. Iris Murdoch's Critique of Three Dualisms in Moral Education [J]. 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AUG 2018,52(3): 397-411.
[2]Lovat, Terence J.; Clement, Neville D.The Pedagogical Imperative of Values Education[J]. JOURNAL OF BELIEFS & VALUES-STUDIES IN RELIGION & EDUCATION,2008,29(3): 273-285.
[3]Gibbs, John C.; Moshman, David; Berkowitz, Marvin W.; etc. Taking Development Seriously: Critique of the 2008 JME Special Issue on Moral Functioning [J].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2009,38(3): 271-282.
[4]Kristjansson, Kristjan. Is Shame an Ugly Emotion? Four Discourses-Two Contrasting Interpretations for Moral Education[J].STUDIES IN PHILOSOPHY AND EDUCATION,SEP 2014,33(5): 495-511.
[5]Han, Hyemin. Analysing Theoretical Frameworks of Moral Education through Lakatos's Philosophy of Science[J].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JAN 2 2014,43(1): 32-53.
[6] Bakhurst, David. Practice, Sensibility and Moral Education[J].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NOV 2018,52(4): SI: 677-694.
[7]Sticker, Martin. Educating the Common Agent: Kant on the Varieties of Moral Education [J]. ARCHIV FUR GESCHICHTE DER PHILOSOPHIE,OCT 2015,97(3): 358-387.
[8]Kristjansson, Kristjan. There is Something About Aristotle: There is Something About Aristotle: The Pros and Cons of Aristotelianism in Contemporary Moral Education[J].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FEB 2014,48(1): 48-68.
[9]Han, Hyemin. Virtue Ethics, Positive Psychology, and a New Model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thics Education[J].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THICS,APR 2015,21(2): 441-460.
[10] Luis Fuentes, Juan. Character Education in Spain: Reasons and Evidences of a Weak Development [J]. ESTUDIOS SOBRE EDUCACION,2018(35): 353-371.
[11] Osguthorpe, Richard D. On the Reasons We Want Teachers of Good Disposition and Moral Character[J].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SEP-OCT 2008,59(4): 288-299.
[12] Sanger, Matthew N.; Osguthorpe, Richard D.Teacher education, Preservice Teacher Beliefs, and the Moral Work of Teaching[J].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APR 2011,27(3): 569-578.
[13] Thornberg, Robert. The Lack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in Values Education[J]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OCT 2008,24(7): 1791-1798.
[14][15]Schuitema, Jaap; van Boxtel, Carla; Veugelers, Wiel; etc.The Quality of Student Dialogue in Citizenship Education[J].EUROPE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OF EDUCATION,MAR 2011,26(1): 85-107.
[16]Kim, Minkang; Sankey, Derek. Towards a Dynamic Systems Approach to Moral Development and Moral Education: a Response to the JME Special Issue, September 2008[J].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2009,38(3): 283-298.
[17]Kristjansson, Kristjan. Putting Emotion into the Self: a Response to the 2008 JME Special Issue on Moral Functioning[J].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2009,38 (3): 255-270.
[18]Van der Kooij, Jacomijn C.The Influence of Moral Education on the Personal Worldview of Students [J].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V44, 2015:18.
[19]Van der Zande, Paul; Brekelmans, Mieke; Vermunt, Jan D.; etc. Moral Reasoning in Genetics Education[A].Conference on European Researchers in the Didactics of Biology, Utrecht, NETHERLANDS,JOURNAL OF BIOLOGICAL EDUCATION[C]. 2009,44(1): 31-36.
[20]Musschenga, Albert W. Moral Intuitions, Moral Expertise and Moral Reasoning1[J].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NOV 2009,43(4): 597-613.
[21]Tillson, John. The Problem of Rational Moral Enlistment[J].THEORY AND RESEARCH IN EDUCATION,JUL 2017,15( 2): 165-181.
[22]Marchetti, Sarin. TWO VARIETIES OF MORAL EXEMPLARISM[J].ETICA & POLITICA, 2018,20(2): 105-122.
[23]Lopez Luna, Jesus; Lopez Calva, Martin.Teaching Strategies for Moral Mediation:a Theoretical Review[J].DILEMAS CONTEMPORANEOS-EDUCACION POLITICA Y VALORES,MAY 2018,5(3): 50.
責任编辑 徐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