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不凡,都来自接纳自己平凡的那一刻
2020-04-23韩云朋
韩云朋
有几年,母亲身患重病,父亲带着她全国求医。那段时间我自然会要求自己更上进,但现实是:心理压力过大,急躁焦虑,越逼自己努力,学习效率反而越低。
母亲一直对我有很高的要求和期许,可有一天,她突然打电话跟我说:“儿子,这场大病让妈妈想明白了。妈妈只希望你将来平安健康,有一份工作,一个幸福温暖的小家。这世界上的成功人士注定只有少数人,咱干吗非得要求自己有大出息呢?”
不知道为什么,听完母亲的话,我的心里变得从容与温暖,感觉一块石头落了地。我清楚地记得那天晚上,我第一次以正常速度吃了顿饭,自习时也是无比平静、专注。就这样一道题一道题地做下去,很多内容也头一回不靠死记硬背,而是真正地理解掌握了。
现在我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当一个人的存在价值被认可、被接纳,当他意识到自己并不是因为优秀才被爱时,他不但不会因此偷懒,反而会产生一种正向的力量。
那种感觉就像是对自己说:“好吧,你很平凡,不过这不要紧,你仍然值得被爱,因为你本身的存在,就是有意义的。”心里有了这个底,人就会没有包袱,可以轻松地去做点什么。
承认并接纳平凡的自己,自有其力量。有一部获得过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的电影《入殓师》。男主人公原本想成为一流的大提琴手,他攒钱买了昂贵的琴,可一方面天赋有限,另一方面命途多舛,琴刚到手,乐团就解散了。
迫于生计,他只好回到老家,做起了一份既不光鲜,也离梦想很远的工作——为死者整理妆容。时光流淌,他不仅从这份普通却特殊的工作中一点点地发掘出了意义,也慢慢地与自己和解。每当他送别一个人,便会在田野天地间拉上一曲,琴声悠扬,远比当年那个拧巴的自己演奏得深沉平和。
当一个人无法接纳平凡的自己时,他固然也会很努力,但那种努力更像是在和自己较劲,取得的每一次进步,都像是还债。因为心中的自己永远是负数,穷尽一生,也只能把幸福感尽力地逼向零。
可一旦他接受了自己的未来——注定会和大家一样,过着普普通通的生活,即便如此,他依然是值得被爱的,平凡也可以不平庸。那他眼中的自己,就已经站在了起点上,以后每踏出一步,都算加分。他怎么可能没动力呢?
法国有位跨欄运动员,名叫盖伊·德鲁特。1976年奥运会上,他奇迹般地夺得金牌。有记者问他:“是什么让你在重压之下发挥得这么好呢?”
他说:“我一直对自己重复一句话——我已经做好了一切可以完成这场比赛的准备。如果我赢了,一切都会很好;如果我没有赢,我的朋友仍然是我的朋友,我的对手也仍是我的对手,世界仍将是相同的世界。每当想起这句话,所有的杂念就都被成功屏蔽了。”
也许,这个世界上的赢家,都是一边想赢,同时又能接受自己输。而所有的不凡,都始于接纳自己平凡的那一刻。
(选自《读者·校园版》2020年第9期,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