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网络教育
2020-04-23邱昕璘刘华增盛小伟余芬芬
邱昕璘 刘华增 盛小伟 余芬芬
回应“疫情下的乡村网课困境”2020年4月16日《南方周末》“疫线报道”专题
●勿让山峦隔绝新知
我所在的中国北方城市,网课在此时甚至在平常生活中显得平淡无奇,然在山壑横沟,仍有成千上万学子因设备或网络的缺失而无以获取新知。这其中透露出的教育资源不均现象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出生于城市或乡村并没有阶级或层次的差异,每一位学生都应当享受平等公正的教育资源待遇;而其中不在少数的留守儿童求学困境,则再次将这一饱受社会关注的问题摆在我们眼前。在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这一问题上,我们还需走很长一段路。
天津❘邱昕璘❘初三学生
●补齐乡村网络教育短板
在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乡村网络教育不该成为“软肋”。一方面,乡村教育所需软硬件设施需要配齐;另一方面,对乡村学校、教师的网络培训力度还需加强。更为重要的是,在“互联网+”时代,乡村教育人的教育观念亟须改变。毋庸置疑,互联网教学已对传统教学产生巨大冲击,正在改变着目前的教育生态。教育者应该思考如何真正实现网络学习与线下学习的高度融合,如何统筹规划与高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平台。只有积极寻变,借力助力,才能为学校后续发展积极蓄能。
山东青岛❘刘华增❘第十七中学办公室主任
●正视网课的不适用性
两个月的网课实践,应该看到网课教育在自律性、自觉性相对较弱的低年级学生中的不适用性:旁边、周边陈列的都是生活场景,缺少现场感、参与感的学习氛围,易走心、分心;没有师生互动、同学间的促动和竞争,影响释疑解惑的效果;没有养成接受网课教育的习惯,加之缺少课堂的约束、老师的监督,只能更多地“绑架”家长进行陪读;自制性差的学生,更是一朝手机在手乐淘淘……
江苏无锡❘盛小伟❘市场监管局调研员
●网课时期要加快教育改革
师生全面上网课,既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巨大冲击,又是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机遇,为落实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简称《意见》)创造了客观条件。网课时期,教学空间被重塑,促使学生确立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意识到面前没有老师了,只能靠自己了,这是呼唤了多少年都没有做到的;学习过程没有了传统教室四面围墙下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习氛围更宽松,有利于学生发挥聪明才智;课堂信息来源的多样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不迷信教师,能批判性地学习;学生们可根据自身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有益于实现教育的民主化等等。这些都直接与《意见》中的第4“提升智育水平”、第8“优化教学方式”、第10“完善作业考试辅导”、第11“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等紧密相关。
教育主管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家长和监护人全面被动地进入了网课时期,却可以主动地进行教育改革,都应该开动脑筋、主动作为、齐心协力、大胆尝试,切实补短板、强弱项,提高教育质量。
湖北应城❘余芬芬❘市第一高级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