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社区政企共建与协同治理研究

2020-04-23黄宇胡湘菊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0年3期
关键词:智慧社区协同治理

黄宇 胡湘菊

[摘    要] 文章对智慧社区建设和治理现状进行了梳理,总结了智慧社区在政企共建和协同治理中产生的问题,提出了在明确传统社区发展核心要义的基础上,合理利用智慧综合服务平台,构建智慧社区政企共建与协同治理逻辑模型,将新的技术、方法和理念充分融入智慧社区发展框架的思路和策略。

[关键词] 智慧社区;政企共建;协同治理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20. 03. 074

[中图分类号] C912.8;D66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20)03- 0180- 03

0      引    言

自住建部2000年提出“全國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以来,“智慧社区”经历了近二十年的漫长探索。随着2013年国务院提出的“宽带中国”战略,以及2013年起至今住建部、科技部公布的290个智慧城市(包含90个智慧社区)试点名单和《智慧城市建设指南》(试行2014)的颁发,迅速促进了“智慧城市”“智慧社区”的实施。2014年8月住建部等8部委联合发文共同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智慧社区作为一个核心要素被提上国策。2018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再一次强调“互联网+”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将“互联网+”社区管理+物业管理深度结合,进一步促进了“智慧城市”“智慧社区”的发展。智慧社区的建设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展开。

1      智慧社区建设与治理相关理论研究

1.1   智慧社区的源起与内涵

智慧社区的概念源于智慧城市。智慧城市最早于1990年代晚期的新城市主义(New Urbanism)和精明增长(Smart Growth)运动,2005年后,智慧城市被一些技术服务公司所采用(Siemens,2004;Cisco,2005;IBM,2009),借助复杂的信息系统整合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行和服务,依托IT技术和远程通信技术的推动力量,逐渐提出智能走廊(Intelligent Corridors)、智慧社区(Intelligent Community)等类似概念。

许多组织或学者都对智慧社区的概念进行过诠释。其中美国的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弗雷斯特研究公司(Forrester Research)、欧洲智慧城市组织(SmartCities)、李德仁院士(2011)、许庆瑞院士(2012)等学者分别从信息技术、社区规划、公共管理和技术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对智慧社区概念的不同理解。纵观上述研究,归纳出智慧社区的深层次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①智慧社区以计算机、IT技术、互联网等信息通讯技术为支撑。以光通信、无线互联网、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为基础,实现全面感知、泛在互联、普适计算与融合应用。②智慧社区是一种参与式治理,通过在人力和社会资本、交通、通信设施等方面投资来实现对这些资源的科学管理。③智慧社区建设和管理是一个复杂系统。智慧社区参与主体涉及政府、企业、公众、媒体、第三方等,而且政府内部还存在职责重叠、局部利益等问题,参与各方目标差异明显,难以全面、系统、顺利地推动各方共同发展,所以需要建立共同建设与合作治理的管理模式,从共同战略规划到具体实施等各个环节,鼓励各方共同参与[1]。

1.2   智慧社区建设与治理内涵

智慧社区建设与治理主要包括政企平台共建和协同治理两个方面。智慧社区建设是指政府和企业共同参与完成智慧社区服务平台的建设、管理与维护,以及对为平台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持的相关软、硬件的建设和维护和采用的各种IT技术方法和手段的知识更新;治理是社区基层政府以共建平台为基础高效完成基层政府治理和社会公共服务管理两方面基本职能。智慧社区政企共建协同治理平台的基本功能是提升基层政府治理能力,完善社会公共服务。运用协同理论观点促进基层政府、相关企业、社区组织与居民群众对基层政府治理和社会公共服务进行自愿平等协作;整合社区内外部资源,构建社区治理机制,提升基层政府治理能力,完善社会公共服务,实现社区公共事务效率的最大化[2]。

2      国内外智慧社区建设现状

2.1   智慧社区建设及治理研究现状

智慧社区的建设与治理是一个社会学、公共管理学、信息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学科。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件的检索,发现政企协同治理模式较深入的研究成果很少。有学者提出建议采用政府为主导,多方参与协同管理方式,但具体如何参与、如何协同,没有找到进一步的研究成果。智慧城市、智慧社区建设主要集中在美国、瑞典、西班牙、德国、法国以及亚洲的新加坡、日本、韩国和中国。大部分国家的智慧社区建设都处于有限规模,小范围探索阶段。但国外智慧社区已进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而我国才刚起步,在战略规划、行动纲要制定以及以ICT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亟待完善。

目前智慧社区在相对有限的资金预算下,保证公共服务的效率与质量,需要政府制定一系列更加完善的配套措施,来吸引和鼓励非政府资金对智慧社区建设的相关项目进行投资。以美国为例,美国联邦政府为了保障智慧社区持续发展,引入竞争机制,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并给予政策支持。纽约“311市民服务热线”与APPLE公司合作;IBM公司帮助纽约建立了预防火灾第一反应系统。国内智慧社区建设主要是政府主导的方式,市场开放力度不大。国内城市近几年大力投资电子政务平台建设,发展速度迅猛,价值初显,但软性建设投入不足,民营企业参与较少,市场有待进一步开放。通过对国内22个开展智慧社区建设的省市调查显示:智慧社区建设过程存在融资模式单一,协同工作相对滞后,市场机制缺失,缺少系统规划、协调机制和统一网络平台建设等突出问题。

2.2   智慧社区建设模式分析

目前国内外智慧社区建设模式大致分为三种:①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如新加坡、美国纽约、北京西城区、广州天河区、上海陆家嘴街道办事处等项目;②政企合作。如首尔、维也纳、武汉、宁波是由政府与运营商合作建设;③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如斯德哥尔摩的智慧交通即采用IBM公司为主,政府为辅的建设模式。

我国智慧社区都处在边建边管的过程中,建设主要采用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模式,治理环节则主要由政府包揽。

3      智慧社区建设与治理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智慧社区的实地调研,以及与万科物业、绿城物业、深招商、保利物业等大型物业服务企业相关部门主管、项目经理、区域经理等的深度访谈,并检索了大量相关文献,提出智慧社区建设与治理中产生的问题如下:

3.1   智慧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与维护水平相对滞后,兼容性不强

智慧社区服务平台建设与维护主要包括了智慧社区服务平台的创建、安全、维护、评价等内容。问题较为突出的是平台顶层设计不完善、服务系统集成化程度低,平台整合维护能力滞后,安全性能得不到保障等问题。由于智慧社区综合服务平台缺少国家统一规划,缺少数据采集、设备接入等方面统一标准,导致系统兼容性不强。政府与企业信息对接成本较高,系统难以普及和推广[3]。

3.2   智慧社区数据处理无统一规范,监管力度不强

由于各地各部门各企业,各自开发和运行信息化系统,使得数据结构不同,数据编码不规范,缺少统一的原始数据处理相关规范,缺少数据采集、设备接入等方面的强制统一标准,导致系统难以普及推广和融合。也因为数据处理无统一规范,各政府和企业相关数据公开不完全,也造成数据之间的割裂,导使出现了“信息孤岛问题”。而且现有的智慧社区各级平台(如Data.gov)的数据采集基本都是采取分工协作、多点聚合式的方式来完成的,由于没有统一数据标准和相应的监督措施,致使数据真实性有待考查。目前对原始数据进行深加工的企业还不多,数据融合技术运用不广泛,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流程、规范和监督措施,整理的原始数据其真实性、广度、深度等都有待考察。

3.3   智慧社区协同治理机制缺失,协同治理流于形式

3.3.1   社区服务机制不顺畅

由于智慧社区提出的时间较短,社区服务机制不顺畅,保障能力不强,社会参与机制亟待完善,多个利益相关者主体间的有效的运营模式需要进行多角度的探索。由于社会参与机制的缺失,企业参与社区治理的模式单一,成本偏高,盈利模式不清晰,也导致企业积极性不高。

3.3.2   政府各职能部门相关的制度不健全

智慧社区协同治理中政府职能部门相关的制度不健全,而且新型的协同管理没有模式可遵循,各职能部门需要重新建立相关业务流程和审批制度,导致协调不畅,管理过程碎片化,延长了项目周期,影响了企业资金的周转率,打击了企业的积极性。

3.3.3   政府引导机制效率不高

基层政府没能有效利用社区服务平台开展社区活动,没有切实引导企业主动参与到社区治安、社区环境、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社区治理中来,没能真正用开放的心态去提升企业参与的深度与广度。这需要政府在智慧社区规划设计、建设实施和运营管理的过程中实现全开放,保障信息的对称,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加大智慧社区的投入,不仅使企业获利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获利经济效益,进一步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智慧社区的建设中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4      对策与建议

智慧社区高效运行需要社区居民委员会、企业、居民积极参与,协作推动。强调“以人为本”的智慧社区,以推动社区和谐发展为目标,让社区居民、相关企业等都参与到本地社区的管理和服务中来,创造和谐的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化解社会矛盾,营造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

4.1   完善智慧社区政企协同治理相关政策,降低企业参与智慧社区治理的门槛

围绕社区治理的需求,加强法制建设,加强智慧社区商营环境的改善,设计智慧社区商业发展规划。制定智慧社区商业促进相关政策,对具有公益性质的政企合作项目可按一定比例减免所得税。建立相关职能部门协调机制,探索制定适合涉及多个利益主体的公平、公开、透明的社区治理政策,形成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统一考评、多方参與的一体化智慧社区运营模式。

4.2   创新智慧社区公共服务机制,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智慧社区协同治理模式

建立立足社区、面向全社会的智慧社区运营服务模式,将企业更深更广地引入到智慧社区的建设和治理中来。如智慧社区的服务系统建设、运营可以通过政企合作的方式或委托企业等方式解决,或者通过政府购买企业的服务、设立项目资金、专项经费等途径,吸引企业更深入地参与到智慧社区的管理中来, 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尝试市场化运作,拓宽资金来源;明确政府与企业的责权利,以政府主导,企业参与,明确分工,提升企业参与的广度;政府牵头推进制度和技术的创新,以智慧社区建设为契机,引入企业管理中优良基因,创新社区管理服务制度,推进社区服务“一站式”服务理念,达到精简人员,提高效率,整合资源,减少成本的目的。创新公共服务治理模式,形成多元投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管理机制,打造产业链健全、配套服务完善的智慧产业集群,促进智慧社区可持续性发展[4]。

4.3   加强社区智能化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提升社会服务功能

社区智能化综合服务平台主要由数据分析、数据集成、数据发布等相关模块构成。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对信息进行全方位高效率采集,清洗、分析、挖掘,构建统一的数据采集标准;延伸标准化处理接口,促进智慧医疗、智慧安防、智慧家居、智慧养老、智慧车管等有关联系统的无缝对接;加强与企业数据的共享,构建政企之间开放的透明的数据联盟,提升社区智慧服务能力,实现政府与企业的协同治理和合作共赢。

4.4   构建智慧社区政企共建与协同治理逻辑模型,促进协同治理的发展

城市社区多元化协同治理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提高政府与企业合作建设、协同治理效率,提供信息交换、信息共享、联动控制的场所,本文提出智慧社区政企共建与协同治理的逻辑模型。模型中政府不再是城市基层社区治理的唯一主体,企业参与到社区治理中,为居民提供多元化、社会化的服务和管理,政府发挥引导、规划、扶持的作用。模型构建如图1所示。

①信息收集模块,主要收集社区治理所需的相关信息。②数据融合模块,主要由企业对各种异构网络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为综合服务模块、监督评价模块、决策支持模块提供数据。③综合服务模块,主要提供政务需求相关信息和企业能提供的服务信息,构建政府与企业合作平台。如企业通过网上招投标等方式参与政府人口普查、计划生育、养老等社区治理环节,并根据需要与政府实现实时联动。④监督评价模块,以《智慧社区建设指南》制定的评价指标为依据,以社区居民和相关企业以及专家小组评价结果为主体的政务治理满意度评价模块。采用专家评价法对评价对象进行分析和评价,为政府职能部门提供监督和反馈信息。⑤决策支持模块,基以上4个模块数据,构建相关数据模型,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5      结    语

在智慧社区的建设中,政企合作是必然的趋势。在智慧社区的治理中,企业参与协同治理是赢得居民满意度、提升基层政府治理效率、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社会效益的有效措施,能真正实现政企双赢的管理模式,是智慧社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主要参考文献

[1] 王凯,岳国喆.智慧社区公共服务精准响应平台的理论逻辑、构建思路和运作机制 [J]. 电子政务,2019(6).

[2]曹胜. 以基层组织力提升推进社区治理发展——新时代基础性政治建设的角度[J]. 新视野,2018(6).

[3]黄宇,黄蕾.智慧社区建设与治理相关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国内72篇核心期刊论文的统计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3).

[4]常恩予,甄峰.智慧社区的实践反思及社会建构策略——以江蘇省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7(5).

猜你喜欢

智慧社区协同治理
协同治理视域下政社合作机制研究
基于多中心治理理论下的京津冀环境污染协同治理研究
协同治理:我国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理论参照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社区治理的创新
风险社会理论范式下中国“环境冲突”问题及其协同治理论
智慧社区信息服务绩效评价研究
探讨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智慧社区建设
科学构建我国城市社区组织协同治理机制
智慧社区综合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
BIM在智慧社区运营管理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