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触”“智能化”为疫情防控工作加上双保险
——专访智能楼宇控制标准工作组组长 周小林
2020-04-23李想
文|李想
全国智标委分支机构智能楼宇控制标准工作组,组长单位由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承担,主要围绕智能楼宇物联网应用设计、智能楼宇控制信息安全等方面开展国际标准化、国家标准制修订、标准宣贯等工作。新冠肺炎疫情,是对智能楼宇行业发展的重要考验,针对本次疫情,智能楼宇行业的应对措施,全国智标委秘书处专访了智能楼宇控制标准工作组组长、上海复旦大学周小林副教授。
针对本次防疫,智能楼宇作为新兴行业,在疫情期间给人民带来安全、智能的生活体验,优势开始凸显。多类型的智能化技术及系统,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楼宇运维、建筑防控、社区管理提供了智慧化解决方案。
智能化技术助力楼宇、社区“非接触”防疫情
针对当前智能楼宇行业企业,推出的系列疫情防控产品,周小林提到两个关键词:“非接触”和“智能化”。疫情防控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防止交叉感染,目前很多社区管理人员、物业管理人员要对所在区域的居民、办公人员进行体温检测,不可避免地要产生近距离接触,还有就是对智能硬件设备需要进行人工操作运维,也会产生人员交叉感染的可能。因此“非接触”至关重要,企业可以通过设备远程监控系统对硬件设施远程管理,减少工程人员投入,既可以提升人员工作效率,也可以减少人员感染的可能。
对于办公楼宇,周小林建议有条件、有能力的企业、物业可以改造升级物联网智能硬件系统,通过“鹰眼”监控系统、“热成像”物联网终端系统等对进出人员进行智能化体温监控,出入口控制系统出入凭证不宜使用指纹或密码,宜采用非接触式出入凭证,例如人脸识别系统等。
围绕智能楼宇行业企业智能化抗疫情的工作,周小林表示,当前,行业企业充分利用现有技术升级设备实现前端设施智能化,将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与各类智能前端设施相结合,服务人员流动和社区管理,开展科学精准防控。针对数据互通与大数据应用,企业利用边缘智能、中心智能、云智能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给城市形成标准规范的可应用信息资源,支撑城市各行业各场景业务应用。并以场景需求为驱动,以AI为引擎,基于城市中心综合应用平台,推出“智能楼宇战疫应急管理平台”,集政府、管理方、居民等多方需求于一体,持续更新各级政府针对疫情的政策解读分析,并逐步提供在线答疑、心理干预等线上服务,为智慧社区、智慧园区的疫情防控工作加上“双保险”。
智能楼宇控制标准工作组组长 周小林
城市视频监控系统普及率不足5%,智能化系统疫情结束后迎来新发展
在采访中,周小林表示,智能化的基础设施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多样化、便捷化的技术支撑,减少了疫情防控的难度。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当前我国智能楼宇各类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较低,以最核心的城市视频监控系统来说,其智能化普及率目前都还不足5%。同时,城市中的各个信息系统彼此之间各自独立、互不连通。
因此很多企业、社区、城市管理者享受不到智能化技术与设备带来的优势与便捷,并且水平较低的智能化基础设施、片面独立的城市数据,更无法为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有效的支撑与支持。因此对于各类型系统的普及和城市信息系统、平台的标准统一,亟待进一步规范与加强。
智能楼宇的认知度提高,工作组将进一步推动行业合作
受疫情影响,众多行业遭到严重打击,与此同时,疫情也使得智能楼宇的认知度提高,行业会迎来新的发展机会。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周小林表示,未来红外体温监测防疫系统、非接触式人脸识别门禁、智能楼宇对讲系统、智能语音呼梯系统、无人值守的访客系统、线上远程视频会议、会议室自助预约系统等全场景的“非接触式”智慧解决方案会得到社会的进一步认可与重视,产品与行业都会更上一个台阶。
针对疫情的变化,周小林表示,下一步,智能楼宇控制标准工作组将组织智能楼宇行业专家深入分析疫情对行业的影响,预测行业生产发展及其变化趋势,为行业企业引导发展方向。充分利用平台作用与专家力量,助力各项政策落地落实,持续更新各级政府面向行业企业的帮扶政策解读分析,提供申报咨询、线上答疑等服务。通过标准宣贯、展示推广、系统培训等,提升企业应急响应速度和平稳快速复工复产能力,进一步推动行业内企业间深入合作,深化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应用。
总结
疫情当前,我们既要充分利用技术手段“查缺补漏”,以“智防”补齐“人防”短板,做到真正的联防联控;又要防控过程中,进行反思和总结,不断完善技术在各种场景中的应用,对于设备、平台、系统等设计与生产要具有可扩展性,针对不同情况可以进行功能扩展与设备改造。城市建设与管理者,要逐步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水平,行业企业要按照统一的国家标准进行平台和设备建设,实现社区与城市、城市与城市间的数据互联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