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胸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心理支持效果探讨
2020-04-23王晓军
严 晟,王晓军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上海 200433)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是治疗早期NSCLC的有效方式。多数患者经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后可获得较长生存期[1]。但传统开胸手术创伤较大,手术创伤和术后疼痛又可引发代谢紊乱、血压波动、儿茶酚胺皮质醇等激素释放,不利于术后恢复。与开胸手术相比,胸腔镜手术因对机体创伤小,术后患者疼痛轻、恢复快,逐渐在临床得到推广[2]。但胸腔镜手术毕竟为有创治疗,作为一种应激源可对患者的身心造成一定刺激,并引起患者精神紧张或心理行为改变,且随着手术日期的临近,患者日渐加重的心理负担可影响手术效果[3]。全面、高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平复患者的消极情绪,降低术前应激状态,使患者用最佳的身心状态迎接手术的到来[4]。围手术期心理支持包括术前、术中、术后3个阶段,通过收集手术患者的各项指标,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分别进行心理干预。干预形式包括倾听、互动式教育、放松训练,以及暗示疗法、音乐疗法等。本研究探讨围手术期心理支持在肺癌患者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选择2018年1—9月在我院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的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18~70岁,具有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依从性良好;②经细胞学或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③术前临床分期为 T1~2N0~2M0,CT、超声、PETCT、骨扫描等检查排除转移性病变;④患者对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的心、肝、肾功能障碍或凝血机制异常者;②伴有精神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者;③拟纳入或已纳入其他临床研究者。该项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共纳入患者17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87)和观察组(n=87)。对照组87例患者中,男51例,女36例;年龄 31~69岁,平均年龄(51.24 ± 11.85)岁;文化程度:小学及初中24例,高中及中专37例,大专及以上26例;病变部位:左肺50例,右肺 37例;病理类型:鳞癌32例,腺癌51例,其他4例;家庭月收入:<5 000元 32例,5 000~1万元 26例,>1万元 29例。观察组87例中,男53例,女34例;年龄30~69岁,平均年龄(50.83±12.05)岁;文化程度:小学及初中27例,高中及中专36例,大专及以上24例;病变部位:左肺48例,右肺39例;病理类型:鳞癌35例,腺癌45例,其他 7例;家庭月收入:<5 000元 34例,5 000~1万元25例,>1万元2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变部位、病理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1.2.1.1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包括术前1 d对患者进行访视和术前宣教。术前访视时根据手术通知单与患者本人核对科室、病区、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询问其有无药物过敏史、有无义齿和其他手术史,了解女性患者是否在月经期等。术前宣教时协助患者做好术前身心准备,向其解释围手术期注意事项、手术室环境及手术流程等细节内容。在整个访视过程中护士应注意语言及态度,使患者有归属感。
1.2.2.2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围手术期心理支持。科室专门组建围手术期心理支持小组来主导该项研究。该小组由护士长、1名主管护师和4名护师组成。在护士长的领导下学习围手术期心理支持理念;并用理论授课及视频播放等方式对组员进行培训,所有成员必须通过考核。科室其余护士提供相关辅助工作。分工如下:护师A及科室部分护士进行资料的收集及整理;护师B和护师C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实施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护师D对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具有心理咨询资质的主管护师对工作进行指导并进行深层次心理干预措施的实施。根据患者术前心理评估结果、文化背景、年龄等综合决定护理方案,具体如下。①术前心理护理干预:于术前24 h开始干预,通过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减轻患者不良情绪,为手术做充分的准备。向患者讲述NSCLC病因、手术方案及安全性,介绍手术医生,并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消除其顾虑;指导患者进行肌肉放松训练、心理放松训练,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缓解焦虑及抑郁情绪;鼓励家属多陪伴,给予患者心理和精神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增强治疗依从性。通过上述方法仍不能缓解其不良情绪者,我们再邀请有心理咨询经验及资质的主管护师进行进一步心理干预,必要时转介心理科。②术中心理护理干预:手术室护士在术前访视时向患者介绍手术室情况;仔细、多次核对患者的个人信息及手术信息,使患者有安全感和被重视感;保持术中环境适宜。对于过度紧张的患者,指导其通过深呼吸等方法进行自我调节,放松心态;在进行浅静脉留置或其他一些有创操作时要及时告知患者,让其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在手术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不必要的隐私部位暴露。③术后心理护理干预:手术后协同麻醉医师将患者一同送入复苏室,呼唤其姓名,告知手术成功,使患者心理上有归属感和安全感。术后1 d巡视病房,询问患者的感受,耐心回答患者所提出的疑问,安慰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术后康复治疗。
1.2.2 观察指标
1.2.2.1 睡眠质量术前2 d、术后3 d对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估,以睡眠自测量表阿森斯失眠量表(Athens Insomnia Scale,AIS)为标准进行评估。 该量表包括8个睡眠评估指标:睡眠延迟、夜间睡眠中断、过早醒、睡眠时间、总体睡眠质量、对白天情绪的影响、对白天功能的影响以及白天睡意情况。量表综合评分为0~3分表示无睡眠问题,4~5分表示可能存在问题及失眠,6分及以上表示需进行治疗。
1.2.2.2 心理状态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 和 焦 虑 自 评 量 表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于术前1 d和进入手术室后评估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状态。SDS和SAS均为20个项目,根据症状严重程度赋分1~4分,总分20~80分,总分 ×1.25为标准分,标准分>50分表示存在抑郁或焦虑状态[5]。
1.2.2.3 生命体征及并发症①血压及心率:术前1 d、进入手术室后记录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值。②住院天数及引流管留置时间:记录患者的住院天数和引流管置入及拔除时间。③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感染、胸腔积液、气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1.2.2.4 患者满意度采用自制的护理满意度问卷于患者出院前对其进行满意度评估,调查内容包括:对护士入院介绍的满意度、对病房环境的满意度、对护士生活护理的满意度、对护士开展心理支持的满意度、对护士专业技能的满意度。各条目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4个选项。以选择非常满意和满意的患者占所有调查患者总数的百分比计为护理满意度。
1.2.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3.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 ±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负性情绪得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 d时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入室后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血压及心率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 d血压及心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手术室后观察组患者血压及心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2.4 两组患者拔管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对照组87例患者中有4例发生并发症,包括胸腔积液1例,肺漏气3例;对照组87例患者中发生并发症12例,包括感染1例,胸腔积液5例,肺漏气4例,其他2例。两组患者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睡眠质量评分比较详见表4。
3 讨论
3.1 有效心理干预措施在胸腔镜手术围手术期的重要性伴随着微创手术、医疗器械及胸腔镜的发展,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已成为早期肺癌的标准治疗手段之一。这也确立了胸腔镜手术在肺癌治疗中的地位[6]。罹患肺癌对于患者是严重的负性生活事件。确诊后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自卑、孤独等心理。而对患者来说,胸腔镜手术和麻醉又是强烈的应激源,手术损伤、治疗效果的不确定性、经济问题等各方面因素均可加重患者的负性心理状态,导致其出现心理应激,并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生命体征,对手术实施和预后产生不利影响[7-8]。因此,对患者围手术期进行有效的干预非常必要。传统的手术护理内容多侧重于操作和观察,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关注不够。因此,改进手术室护理流程是改善患者身心状态、提高手术依从性及提高手术质量的关键所在。
3.2 手术室护理理念的更新近年来,有学者提出手术室护理[9-10]应以全面、优质、耐心为原则,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其全面的关心,使患者从被动接受手术到主动配合手术,从而达到提高手术效果和降低术中风险的目的。姚小燕等[11]认为,手术室护理应包括术前加强沟通、术中做好心理疏导和术后肯定患者表现等。徐政秀[12]认为手术室护理应包括术前健康教育、术中心理干预和术后心理护理等。刘会乐等[13]认为手术室护理包括术前访视和健康教育、术中手术配合和术后健康指导。可见,目前手术室心理护理已经得到一定重视。
表2 两组患者血压及心率比较
表3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 [n(%)]
表4 两组患者引流管置管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睡眠质量评分比较
3.3 围手术期心理支持的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进入手术室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均较对照组更平稳,焦虑、抑郁评分也低于对照组。①围手术期心理支持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状态,减轻应激反应,有利于手术顺利实施。本研究制订的围手术期心理支持方案贯穿术前、术中、术后,通过全面、细致的心理护理,可全方位关注患者的心理问题并及时处理。在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可根据不同心理状态、年龄、文化背景等制订差异化的护理方案,对初步干预后仍存在明显焦虑、抑郁的患者,则再次邀请具有心理护理经验及相关心理咨询资质的主管护师共同访视干预。有研究[14]认为,入手术室后患者对环境、人员的陌生感是导致其心理压力增加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关注重点集中于对患者陌生感的消除。手术是否成功是术后患者最关心的问题,肯定的答复和耐心的解答问题是术后护理的关键[14-15]。胸腔镜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随环境变化而变化。随着手术的临近,患者对手术和麻醉的紧张、恐惧、害怕等心理负担逐渐加重,部分患者甚至出现食不甘味、夜不能眠。而及时的心理评估和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②围手术期心理支持通过增加护患交流,增进了护患感情,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③围手术期心理支持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促进患者睡眠质量改善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4 小结
对于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围手术期心理支持,可改善其负性心理,减轻其应激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手术的顺利实施和患者术后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