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探视”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ICU探视管理中的应用

2020-04-23张建凤陈建勤周剑英戴珍娟

上海护理 2020年4期
关键词:病房家属护士

张建凤,陈建勤,张 芳,周剑英,戴珍娟

(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上海 20160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可通过人与人之间传播的新发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大等特点,人群普遍易感[1]。ICU是危重患者抢救的重要场所,而ICU探视制度将直接影响疫情期医院危重患者的防控[2]。因此,制订科学有效的ICU探视制度对于严格落实医疗机构感染防控措施、最大限度降低感染风险至关重要。在ICU探视方法上,本院一直采用每日14∶30—15∶00时段限时集中探视模式。此探视模式存在单位时间内ICU人群聚集、秩序维系困难等问题。在疫情期间,更有增加因探视而发生传染风险的可能,不符合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要求。本院有ICU病房2间,床位44张,护士75名,为了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并保证疫情期间ICU探视工作的安全进行,我院采取了“云探视”的探视方法,并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选取2020年2月1日—3月1日收治于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ICU的患者82例。纳入标准:患者在ICU入住时间超过24 h者。排除标准:患者意识不清、无沟通能力。以2020年2月16日—3月1日收治的37例患者为观察组,以2020年2月1日—15日收治的45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中,男21例,女16 例;年龄(31~78)岁,平均年龄(45 ± 1.23)岁;ICU 平均入住时间(5±0.37)d。对照组中,男29例,女16例;年龄(25~82)岁,平均年龄(43 ± 1.52)岁;ICU 平均入住时间(4±0.25)d。按照每位患者抽取1~2名家属的方式共调查患者家属113名。患者家属纳入标准:①熟练使用智能手机微信功能;②知情同意,并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沟通障碍及不愿配合者。观察组家属61名,其中男37名,女24名;年龄25~45岁,平均年龄(30±1.32)岁。对照组家属52名,其中男36名,女16名;年龄27~48岁,平均年龄(32±1.25)岁。两组患者及家属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实施常规探视流程。医院在进入ICU病房的门口区域设立了家属等候区,供家属穿隔离衣、洗手和等待。每日14∶30—15∶00为ICU探视时间。探视前护士为患者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包括体位、基础护理等,保持患者良好形象。保安将家属按顺序引导进入等候区,并发放床位探视卡及维持秩序。在探视规定的30 min内,允许每例患者轮换2~3名家属进入ICU探视。探视结束后,对等候区进行常规紫外线空气消毒。

1.2.2 观察组实施“云探视”模式,即医护人员每日在规定的探视时间对患者在ICU的情况进行线上 “直播”,并实时与家属互动。具体方法如下。①前期准备。先申请科室专用微信号,确保凡入住监护室的患者家属均添加科室微信。之后由护士长负责用科室工作手机组建微信交流群,每张床位组建一个微信群,共建群40个。每个微信群的成员包括:患者、家属、护士长、责任护士、管床医师(包括一线、二线、三线医师)。②“云探视”模式的实施。每日 13∶00—13∶45由责任护士对各自负责的患者进行视频拍摄,拍摄时间不超过5 min,拍摄内容以体现患者目前的病情状态为主,可鼓励能进行语言交流的患者用简短的语言表述,视频的后半部分由患者的床位医师对该患者目前的病情作简要介绍。线上探视时间为每日14∶00—15∶00。护士按时在群内上传录制好的视频,家属可通过观看视频,了解患者当日的病情情况。之后,家属、医师、护士三方就患者的情况进行线上沟通交流,医师对家属的疑问进行互动解答,护士对患者护理中出现的问题、之后的护理重点、生活所需及诊疗护理计划等进行总结分析。在探视过程中,护士可视情况安排患者与其家属进行现场微信视频。待患者转出ICU后,由责任护士负责撤群,并及时更新群内患者及家属的信息。

1.3 评价指标

1.3.1 ICU病房空气细菌培养合格率分别于 “云探视”模式实施前后对ICU病房空气进行取样。由ICU病房感控护士和床位护士连续3 d于15∶00—15∶30对10间ICU病房分别进行空气细菌培养采样,并统计比较10间病房的细菌培养菌落总数。采样期间,对照组新收治患者7例,转出8例,3 d平均住院患者 (2±0.33)例;观察组新收治患者6例,转出7例,3 d平均住院患者2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根据国家卫生部管理委员会通过并修订的 《消毒管理办法》,ICU空气细菌培养,菌落数≤200 cfu/m3为合格,>200 cfu/m3为不合格[3]。

1.3.2 患者家属满意度采用本院护理部统一编制的“患者家属满意度调查表”,于患者转出ICU时,由责任护士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后,发放调查问卷。问卷当场收回并检查问卷填写的完整性。调查内容包括,医护服务态度、探视成效、家属需求满足、焦虑自评4个维度。每个维度包含3个条目,共12个条目,其中第1~10个条目各赋值8分,共80分,第11、12条目各赋值10分,共20分,满分100分。共发放问卷113份,回收有效问卷113份,有效回收率100%。根据患者家属满意度的总分,将其分为满意(90~100 分)、一般(70~89分)和不满意(≤69分)。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2.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数、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云探视”模式实施前后ICU空气细菌培养结果比较“云探视”模式实施前后,分别连续3 d对10间ICU病房进行空气取样,两组分别采取标本10个,各组共采样30个。结果显示,两组空气细菌培养结果均为合格(菌落数≤200 cfu/m3)。但比较菌落数≤10 cfu/m3的房间数可见,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云探视”模式实施前后ICU空气细菌培养结果比较[间,n(%)]

2.2 “云探视”模式实施前后ICU患者家属满意度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家属满意度调查结果详见表2。

表2“云探视”模式实施前后ICU患者家属满意度结果比较(n=113)

3 讨论

3.1 “云探视”模式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优势ICU患者病情危重、抵抗力低,自我保护能力下降。家属在探视患者时,对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相对薄弱,存在探视制度执行力不严格、隔离衣穿戴不符合规范等问题,容易导致医院感染风险增加[4]。 新冠肺炎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且人群普遍易感[5]。目前国外ICU已广泛开展视频探视的管理模式,家属通过手机或计算机登陆医院网页就可清晰看到患者的现状[6]。而多数家属对视频探视结果表示支持,肯定了这一工作策略的有效性[7]。“云探视”利用信息化手段,有效避免了ICU家属的聚集现象,且有利于严格落实《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要求,可最大限度降低感染暴发的风险。该探视模式通过微信平台,家属可定时线上探视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及所需,不仅有效减少了ICU人员的流动,也避免了家属因往返医院在途中可能遇到的风险。更大程度上解决了疫情期间的探视困扰,成为特殊时期医院探视的新举措。

3.2 “云探视”模式在ICU病房中的应用效果

3.2.1 有利于减少ICU病房空气污染实施 “云探视”模式前,本院采用集中时段探视制度,即某一时段,按照一定的顺序安排家属在相应的等候区集中,且允许半小时内家属轮换进入。这种探视制度不符合疫情控制期医院陪护管理原则,且增加了医院交叉感染的风险。研究结果虽显示“云探视”前后ICU空气细菌监测指标均符合院感要求,但按照两组ICU空气菌落数≤10 cfu/m3的房间数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连续3 d 10间ICU病房空气培养细菌菌落数≤10 cfu/m3的病房有30间,而对照组仅22间,且细菌菌落数11~200 cfu/m3对照组病房有8间,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制定探视制度时需结合我国国情,寻求管理与人性相结合的一种方式[8],“云探视”利用无线探视方法避免了ICU探视人员聚集,减少了院内交叉感染的风险,有利于确保疫情期间病房管理安全。

3.2.2 有利于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近年来,随着微信的普及,微信探视在ICU探视管理中的应用取得较好效果[9]。ICU属于封闭式管理的医疗护理单元,且收治的患者病情均较重,家属对患者的关心和担心更为突出。疫情期间,如何利用现有资源,迅速、高效地搭建“云探视”平台,并达到较好的探视效果便成了当务之急。由表2可见,观察组家属对“云探视”满意度较高,仅有1名家属反应微信视频达不到亲眼看到的效果,所以感到不满意,另有2名家属认为手机微信视频清晰度不高,所以表示效果一般,其他家属都认为可以在家里进行视频探视比较方便,可以接受这样的探视方式。在“云探视”过程中,录制患者视频、医师对患者病情的描述及对家属疑问的耐心解答等措施,均能更好地满足家属的需求,并达到人文关怀的目的。与此同时,“云探视”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对医护人员主动服务意识的提升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使医、护、患三方心系一处[10],达到医院和家属互赢,并符合传染病疫情期的探视需求。

猜你喜欢

病房家属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病房
在美国当护士的酸甜苦辣
拯救世界的孩子们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