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旅游背景下“农户—企业”扶贫模式探讨

2020-04-22黄信萍吴贇周沛媛陈立煌刘家玮梁滨

关键词:新县扶贫红色旅游

黄信萍 吴贇 周沛媛 陈立煌 刘家玮 梁滨

摘要: 以河南新县为例,对其“农户-企业”扶贫模式进行探究,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该模式对新县扶贫程度的作用力。从中发现,新县在该扶贫模式的促进下,充分利用了当地资源,细分市场多样化,调动了农户参与该模式的积极性,从而促进新县的经济发展。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新县在专业知识的输入途径上存在单向获取的缺陷;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有效的营销手段等。新县“农户-企业”扶贫模式应该顺应政策的变动,充分利用自媒体和网络的宣传效应,不断改进并完善,才能在该模式发展下做到真正脱贫。

关键词: 新县;红色旅游;扶贫;农户-企业模式

一、引言

河南新县是红色旅游目的地的典型代表,它经历革命历史的洗礼与塑造,包含了许许多多红色革命历史文化缩影。在其旅游发展道路上,红色旅游和绿色资源的结合是最大亮点,也是新县的特色。新县于2018年已经脱离贫困县的称号,但对于新县人民来说,真正脱贫的任务任重而道远,即使已经不是贫困县,但当地的经济发展相对东部地区仍是比较低下,仍属于经济不发达地区。为了新县的真正脱贫,新县政府做了很多工作来帮助新县的经济增长,比如:政府干部下乡带头、政府基金帮助、新县人才培养计划、雨露计划等各种扶贫政策。新县发展出了多种扶贫模式,主要有农户自立模式、企业承办模式、农户-企业模式、政府扶持模式、政企联合模式、三主体联合模式等脱贫模式,其中又包括网上营销模式、情景体验模式、产品创新模式、创新服务模式等,本文所探讨的是最适合新县发展的“农户-企业”扶贫模式。

二、新县的基本情况

(一)新县的“红绿”资源情况

新县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南部、大别山腹地、鄂豫两省交接地带,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落脚地,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国家确定的大别山红色旅游区中的重点县之一,同时也被称为“中原南门”。新县是一个以林为主的山区县,物产丰富,盛产林果、茶叶、中药材等,其中,板栗、银杏、茶叶、野生猕猴桃品质产量均居河南之冠,被国家林业局誉为全国名特优经济林“板栗之乡“、“银杏之乡”[1]。

新县的自然旅游资源丰富,使得新县旅游发展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新县有很多自然景区,例如:香山湖国家水利景区、金兰山国家森林公园、江淮铃生态园、天台山等,这些都为新县增添了旅游吸引力。除了“绿色”旅游资源,新县的“红色”资源也极具特色。

新县作为著名的将军县,包含了许多将军的故里,例如许世友将军故里、郑维山将军故里、李德生将军故里等。2001年,新县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新县境内有国家级革命历史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12处,市级7处,县级61处,革命历史遗迹和纪念地200多处[1]。

新县独特的旅游资源为新县带来了旅游业的发展,红色旅游伴着绿色资源的形式给其增加了许多亮点。新县旅游旺季在5、6、7月(图1),在2015-2016年的统计数据中就已经出现红色旅游人次的波动增长,并且大量集中在周六(图2)。

(二)新县的发展模式

1.农户自立模式

农户自立模式是指当地居民利用自己的林地或田地等来种植作物,自谋销路,自主经营的一种创立经济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经营简单、盈亏自知、节约资源成本等。缺点主要是规模小、发展空间小、居民就业率低、信息短缺等,因此当地居民较少自立经营。

2.企业承包模式

企业承包模式是指企业在一定条件下,承诺给被承包的农户一定利益,将农户的产物收购为企业所有并通过企业进行出售的一种创立经济模式。该模式是新县最为普遍的一种模式之一,这也是拉动新县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这个模式给居民带来便利的经济创收方法,也带动了居民的创立经济积极性。

3.政府扶持模式

政府扶持模式是指政府在一定条件下,给予一定的福利或出台政策,让企业或农户在经济创收中得到政府帮助,使当地居民与企业在创收经济过程中更加顺畅。该模式是新县常见的模式之一。在政府的帮助下,企业可能获得一笔资金来提高自身企业经济的发展能力,以此拉动新县经济的发展;而农户可能得到来自政府人力、物力支持。这就充分调动了企业和农户的积极性。该模式也是新县目前大力发展的途径,通过政府的加入,使得新县的扶贫工作更加顺利。

新县自主发展起来的扶贫模式很多,各有各的特色和优缺点,但是能真正让新县快速脱贫的模式仍在继续探索,无论是哪一种模式它都为后人带来了许多灵感与借鉴。

三、“农户-企业”扶贫模式

(一)新县的扶贫之路

1983年,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86元,82%的群众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百姓出门难,山高坡陡,农民住土坯房,出门没有路,是典型的“老、山、边、穷”县。新县主要经济指标为“三不过一:即国内生产总值不到1亿元,财政收入不到1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100元。经过多年的发展,新县虽然解决了17.78万贫困群众的温饱问题,但到2014年实施精准扶贫时,全县仍有建档立卡贫困群众12308户41829人、贫困村73个,贫困发生率达14.9%。然而2018年8月8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对外宣告新县退出贫困县,新县成为河南大别山区第一个脱贫县。如今,新县贫困发生率降至0.76%,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826元,73个贫困村全部摘帽,但生活质量仍需有所提高[2]。

2019年河南省在贫困县创办专业合作社,建设一批产业扶贫基地,全省共计约6000家企业参与脱贫工作,带动贫困群众71万户。革命老区新县有山茶树30万亩,在龙头企业的带领下,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将村民融入到茶油生产的各个环节,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就是农户-企业模式的延长发展,也可以总结为“农户-企业”模式,合作社是农户与企业之间的联络纽带,该模式对扶贫的力度与适应度给予新县经济一定帮助。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农户-企业”扶贫模式是其他模式的基礎,其他模式的发展是在该基础上的创新与利用。

根据《2018年信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56元,比上年增长9.6%;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623元,增长9.3% [3]。 2018年新县已经摘下“贫困县”的帽子,但是新县依托农产品所带来的经济水平没有达到东部地区经济收入的一半。生活水平虽然有提高,但是也没有达到国民平均收入,说明脱贫工作任重而道远。

(二)新县“农户-企业”扶贫模式

1.“农户-企业”扶贫模式解释

“农户-企业”模式是指企业在供给和利润双重需求条件下,通过福利反馈给农户进行原材料收购的一个循环的经济创收模式(图3)。福利反馈又包括提供岗位、人才培养、商品给予等,福利反馈是该模式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农户与企业之间形成一种关系,农户向企业提供原材料,而企业向农户提供岗位、人才培养、加工商品的最低价等吸引力来留住人才。提供岗位解决了农户失业率,也利用了空闲的人力资源;人才培养主要是红色旅游的发展培养,其中有专业培训、专业教育、红色旅游、演艺事业等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培训和专业教育主要是提高当地居民对旅游的专业知识,能有意识地保护和发展旅游业。

红色旅游主要是利用当地的红色资源来发展旅游业,提高当地的红色旅游利用率,对于演艺事业的人才培训,是新县的一个重要特色,主要是利用当地的红色革命故事,进行演绎重播,回忆当年经典场景,让游客更加体验到新县的红色魅力。企业会通过对当地农户的筛选,以培养带领一大批专业人员进行发展当地的旅游业,这就很好地解决了人力资源的问题。

在人才培养中,给当地居民带来了许多福利,留住了居民的心,让居民诚心诚意地为企业服务,而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会向当地居民反映市场需求情况,居民可以适当掌握趋势,再向企业更好的服务,这就形成了“农户-企业扶贫模式”。

2.“农户-企业”扶贫模式的发展

“农户-企业”模式是在新县经济创收中演变出来的一种经济模式,它的出现使得新县居民有更多的途径去选择经济创收的方法,该模式和企业承包模式有所类似,但也有所不同,企业承包只是给被承包的农户利润,企业只是承包的农户产品,而农户-企业模式不只承包产品,它还需要提供福利给农户,例如:提供商品、提供岗位、提供培训等,居民在这些福利的基础上,生活水平提高了。其实在一定程度上,这些居民算是该企业的员工,因此,福利的反馈作用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新县经过许多年的脱贫工作,繁衍出了许多扶贫模式,“农户-企业”扶贫模式的出现并不晚,它经过了岁月的考验,发展得比较稳定和有效。近些年来,许多经济创收方式的出现也给该模式带来了许多灵感和创新,它主要是从福利反馈中下手,增加了员工福利,抓住了农民的心。以往的福利反馈可能只是免费获得加工产品或者得到低价产品,但是该模式下的福利各种各样,包含技能培训、团建、岗位提供、金钱奖励、生活补助、精神鼓励等,从原本的物质提供到现在的精神补偿,是该模式最具特色的地方。

(三)新县“农户-企业”扶贫模式SWOT分析

1.优势分析(Strength)

(1)该模式的发展依托于国家政策及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协助。

近年来,政府高度关注农户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在中间提供了许多帮助与引荐,最重要的还有资金提供。新县政府为了响应国家的扶贫办政策,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坚持脱贫攻坚目标和现行扶贫标准。村村都有集体经济收入,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1]。发展老区经济一直是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红色旅游的兴起成为发展当地经济的一个突破口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为老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而且也带动和促进了其他产业的发展[2]。因为政府的政策及发展倾向给新县的农户、企业带来了许多的利益与帮助,而且为了更好地形成扶贫模式,也为了更好地发展工作,政府把农户与企业联系起来,自己充当中间人、引荐人,把农户介绍给信誉高的企业。如果企业达到一定的条件,将会得到政府一定额度的资金帮助。在此过程中,企业的人力资源问题得到了解决,企业也为了得到更高的政府资金帮助,积极带动农户发展经济;而农户的农产品也得到了很好的取向,解决了产品滞销问题,同时也给农户带来了一定的收入,政府的参与使得农户与企业模式的发展更加顺利。

(2)模式发展使得“红绿”旅游资源充分利用

在绿色资源方面,新县地处江淮分水岭,境内有长江、淮河流域两大水系,因此孕育了许多生物,但是越多的资源将会面临着更大资源闲置的问题。比如大量农户的种植物无法销售完,而因为地理位置造成的通达性问题,游客较难抵达旅游景点,给旅游景区带来资源闲置问题。对于红色资源方面,红色资源主要是新县在革命时期留下的红色革命文化、故事和遗址。提起新县,经常联想到“将军县”、“大别山区”、“黄麻起义”等,这就表明了新县的红色文化在人们心中刻下了深深地印象。但是因为红色旅游建设不够完善、设施不齐全、旅游交通不便,没有很好地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营销宣传也没有做好,导致游客对红色旅游景区的需求越来越低,进一步加剧了资源闲置。

农户-企业扶贫模式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上述红绿资源出现的问题。农户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企业为了很好地与农户打交道,通常会向农户提供交通工具、生活基础设施、产业设施、特色路线等,而农户为了更好地发展当地经济也会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增强自身条件能力,在此过程中,政府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很好地向旅游者提供了旅游车服务、包车服务、地陪服务、住宿服务等。该模式的发展很好地吸引了游客,解决了游客的基础需求条件,满足了游客对于新县的旅游需求,极大程度解决了新县旅游资源闲置的问题。

资源闲置一直以来都是旅游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而新县的农户-企业扶贫模式解决了资源闲置的短板,提高了旅游重游率,拉动了当地旅游經济,这也是农户企业扶贫模式的最大优势之一。

2.劣势分析(Weakness)

(1)模式发展中旅游设施不完善

农户-企业扶贫模式的发展需要一定的基础旅游设施,比如通畅的道路、交通工具、公共厕所、医院、便利店、酒店、饮食店等基础设施,但是要完善旅游设施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涉及的产业过多,企业与农户资金有限,政府的扶持也有限,导致模式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一定的阻碍。

农户-企业扶贫模式的发展并没有很好地解决旅游设施完善问题,要想很好地解决旅游设施问题需要政府的积极介入,同时,也需要农户、企业的相互合作,拉动经济的发展,才有资本完善当地的旅游设施。加快旅游设施建设是新县旅游发展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

(2)模式发展缺乏有效的营销手段

农户企业扶贫模式中,产品营销策略缺乏有效的方法进行宣传,企业从农户的种植物中得到原材料,再對原材料进行加工和包装,得到向外销售的商品。这一环节中最重要的是该利用怎样的营销手段、如何把商品卖出去是企业最重要的环节,也是关键性的问题。近年来,企业从农户手中收购的原材料进行加工、包装后产出的商品常出现滞销情况,根本原因就在于缺乏有效的营销手段。产品滞销就会出现资源浪费、经济短缺、收入减少、人心向下等问题。无论是农产品的加工商品,还是手工品的加工商品,都面临着营销手段的缺乏。对于新县的旅游经济发展没有带来更好的效益。除了农产品方面的商品没有得到有效的营销宣传之外,还有景区景点以及演艺事业等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营销宣传。在农户-企业扶贫模式中,农户缺乏营销和宣传的观念,企业没有注重产品营销,导致该模式的发展缺乏有效的营销手段。

3.机会分析(Opportunity)

(1)模式发展为新县带来了扶贫发展途径

新县一直以来都是扶贫的重要对象,因此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农户为了脱离贫困而做出了许多努力。农户企业扶贫模式是在时间的积累下而形成的一个模式,也是在时间的见证下,证明了它的扶贫影响力。它的发展为新县带来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扶贫途径,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户贫困问题,加大企业的影响力,提高农户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二者相互共赢。农户-企业扶贫模式在政府支持帮助下,通过企业努力,帮助当地农户解决人力闲置问题,而农户从企业中得到许多福利反馈,从而真心诚意为企业服务,带来经济效益。

农户-企业扶贫模式的发展给了许多扶贫模式一个经验借鉴。它也是许多扶贫模式的基础,其他扶贫模式从该模式中得到了启发,有了借鉴。它还为其他扶贫模式增加了许多创新,使模式更加细分化,这使得模式发展更加多样化和全面化,扶贫模式的发展多样化,使得新县的经济更加具有活力。

(2)模式的发展易形成产品细分市场

细分市场是指对既定的市场营销活动会做出立刻反应的消费者。农户-企业扶贫模式其中一个环节就是企业研发出各种产品来满足旅游者的差异性和个性化需求,农户在这一环节中充当员工和向游客介绍产品的作用,为企业带来旅游者对商品的消费,增加企业的经济收入。例如针对一些想回顾新县历史经典场景的游客,企业会选取一批具有能力的农户进行培训,通过特色剧场和角色扮演,来展示新县特色。对于多数游客想去的景点,企业通过研发红色特色路线,把较多游客想要去的旅游景点串联起来形成特色路线,农户在中间充当地方向导或者商店老板的角色,为游客指引路线和售卖产品。

农户在细分市场中得到更多的福利反馈,农户企业互利共赢。产品的细分有利于企业发掘和开阔新的市场机会,有利于企业将各种资源合理利用到目标市场,有利于制定适合用的经销策略,有利于调整市场的营销策略。

4.威胁分析(Threat)

(1)模式的发展使得知识的输入有限

农户-企业扶贫模式的两大主体是农户和企业, 发展方向主要是农户向企业提供原材料,企业提供福利给农户,两者形成循环互利模式。而在这个过程中,知识、专业能力等才能的输入有限。农户身处贫困地区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知识水平低,所以该模式的发展,主要是来自于企业的输入和输出。企业与外界联系的过程中,不断从外界吸收有利的信息,然后再把这些有利的信息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信息,创新出一个新的途径来发展农户-企业模式,而农户只能从企业的发展模式中得到外界的新知识,这就使得模式发展在知识摄入方面存在局限性。

在该模式中,知识输入方向主要是:企业从外界获得有利信息,农户向企业吸取有力信息。该方向具有局限性、单调性、片面性,使得知识在输入输出过程产生误差。人才培养是每一个企业的核心内容之一,知识就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部分。知识的输入输出,应该具有多样性、全面性才能使得模式发展的更完善。

(2)模式发展容易使员工满足现状、得过且过

农户-企业扶贫模式存在一个威胁点,就是容易让员工产生安逸感。企业发展的多样化,使得模式发展更加完善,因此,企业创收经济的途径更加多元化,员工从企业获得的利益也增加,而农户在其中的贡献力度有所降低。企业创收经济的途径多元化需要丰富的知识、技能能力、专业业务等方面的才能才可以创新出一个新的方向,而农户一般知识水平低,能力有限,在其中并不能做出突出贡献,也就是因为这样低贡献、较高收入的现象,使员工主观能动性不足,容易满足现状,得过且过,缺乏进取心。企业为了更好地解决员工主观能动性不足行为,一般进行罚款、裁员等措施,而企业中,大部分员工来自于新县当地农户,企业为了帮助农户脱离贫困,响应政府政策并拉动新县经济的发展,而不敢加大力度实施惩罚措施,所以并没有很好地解决员工主观能动性不足的现象,这个问题仍是一个威胁因素。

该模式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威胁因素,内部存在员工主观能动性不足的威胁因素,农户存在企业罚款、裁员、失业的威胁因素。无论是农户还是企业在该模式中存在的威胁因素仍然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四)影响

“农户-企业”扶贫模式的出现给当地居民带来了许多便利和利益,也提供了一条经济创收路径。它的出现给新县提供了一个扶贫发展模式,让更多的人发现该模式的可鉴之处。该模式的出现,让新县的居民在精准脱贫的路上越走越“得劲”。

“农户-企业”扶贫模式的发展回应了2018年国务院扶贫办印发《关于完善县级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文件指出政府需要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强化脱贫攻坚基础工作,加强扶贫项目和储备,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实现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為该模式带来了强有力的后盾与支持。因为国家政策支持,使得新县政府、企业和农户在脱贫的工作中充满积极性。

企业大力支持国家的扶贫工作,坚持脱贫攻坚计划,对于脱贫成功农户给予资金和表彰,对于尚处困难的农户发放各种福利,争取把所有农户带上致富的道路。农户-企业扶贫模式的发展带动了经济,也得到了极好的反馈,它的主要影响有:1.产品市场细分化;2.增加就业率;3.给可选择的扶贫模式提供借鉴与创新的基础;4.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红绿资源”。5.为新县带来经济效益。

四、结论

在多种扶贫模式中,本文研究的“农户-企业”模式发展较为成熟,也是新县人民喜闻乐见的模式,它具有独特性,也具有典型性。随着时间经验的积累,这种模式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和发展,它的福利反馈政策也越来越人性化,从原本简单的物质补助到现在的精神与物质补助,无一不体现了这种模式的优越性与适应性。

新县的“红绿资源”丰富,为了更好地利用资源优势来充分发展旅游,以此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争取早日成为“真正的贫困县”,农户和企业想出了各种方式,通过互惠互利、相互让步等措施,最终形成了“农户-企业”扶贫模式。从SWOT分析中可以深刻体验该模式的意义,深刻了解该模式的特点。从外部因素看,由于红色旅游依托的旅游资源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而且在它发展过程中与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密不可分,其发展必将得到国家政策的长期有力支持,但同时红色旅游市场受游客行为选择变化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隐含着一定风险[4]。从内部因素看,虽然红色资源具有一定的市场号召力,但绿色旅游资源和根植于区域文化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才是推动红色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它们有着更为广阔的吸引范围。如果没有绿色旅游产品作支撑以及文化旅游的拓展,红色旅游的发展将面临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生存空间的挤压,因此,红色旅游的发展不应仅仅停留在对单一资源的开发,而应更多地从产品体系角度及迎合不断发展变化的时代要求出发,走多样化、综合化、以红带绿、以文化旅游产品完善红色旅游产品等多种经营的道路,使之成为一种综合性强,市场覆盖面大,依托红色,又能超越红色的新型红色旅游开发地,实现旅游业发展的真正可持续[4]。

农户企业扶贫模式的发展给新县带来了许多帮助,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新县的旅游经济问题。该模式的发展,使得企业产品细分化,给农户带来了稳定的工作与经济收入。同时,该模式的完善发展给其他扶贫模式做了榜样,提高了其他扶贫模式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该模式发展成功的重要因素是政府政策的辅助,才使得模式发展更加规范化,也因为政府的参与使得该模式更具有普遍性。

参考文献:

[1]新县[DB/OL].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新县/25996.

[2]信阳日报:回望新县脱贫之路[DB/OL]. http://m.sohu.com/a/322165269_120065177.

[3]信阳统计信息网[DB/OL].http://www.xytjj.gov.cn.

[4]杨麒.河南新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企业导报,2016(12):67.

猜你喜欢

新县扶贫红色旅游
Red tourism sees boom 红色旅游正“青春”
全域旅游背景下乡村旅游问题研究以河南新县为例
河南省新县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
红色新县秋意浓 文、图
新县全域旅游发展模式、问题与对策分析
年轻人渐成红色旅游主力人群
证监会“扶贫”
管仲“扶贫”
红色旅游市场营销与红色文化传承
信阳红色旅游带动6.5万人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