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服务经济视角对现代职业教育建设和发展途径的探索

2020-04-22李忠岘冉启伟周蕾

高教学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途径内涵

李忠岘 冉启伟 周蕾

摘  要:文章通过对现代职业教育的内涵及发展现状研究,揭示了现代职业教育建设促进地方经济及发展的重要作用,经过总结,提出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和发展路径。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内涵;发展途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12-0064-04

Abstract: Through the research on the connotation and development status of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article discovers the important role of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construction to promote local economy and development. After summarizing, it puts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path of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Keywords: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connotation; development path; research

现代职业教育始于18世纪中期,是当前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较为集中和热门的话题。经过长期积累和沉淀,其自身已发展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体系。文章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概念及性质进行了界定,进而对其发展建设现状作了归纳,发现了现代职业教育对地方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价值,最后提出了职教体系未来建设和发展的途径。

一、现代职业教育的内涵

1. “现代”,字面解释为现在这个年代,它是通过与过去的某一时间段比较作出的相对性的定义和概括,所以在不同的研究领域里面,对现代这个词包含的意义又有不同的所指,其所研究的时间段则是不一样。[1]职业教育是随着人类生产实践的发展而应运而生的一种教育形式,职业教育研究界的学者们把“现代职业教育”定义为工业革命以后以学校本位为主体的职业教育。结合我国当前政治、经济及文化背景和社会发展实际状况,职教界的研究者把职业教育定义为“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一种教育活动,也是一种与人的成长和谋生有关的教育活动,它是一种自然社会向前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职业教育从产生之日起,其目标定位就是要立足于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它通过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而存在,也随着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得到发展,并以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确立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类型和教育宗旨,从而确立了与地方经济之间的紧密关系。本文探索的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体系,就是当前社会发展背景下与地方经济发展关系较为紧密的职业教育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直接指导和服务于国家层面自提出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直至当前经济社会转型期、产业结构调整期、国家总体实力保增长时期的职业教育发展的理论体系。

2. 现代职业教育作为工业革命之后出现的一种教育现象,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各领域生产服务一线所需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让全体适宜就业人群可持续个体职业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教育类型。一方面,我们也可以说职业教育理论是普通教育或是通识教学理论转化在职业教育层面上的一种实际体验或者说是一种教育理论模式的社会实践与推广应用;另一方面,还可以说职业教育理论是职业教育实践这块沃土中生长结出的智慧之果。

二、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

20世纪80年代,以短期职业大学成立为标志,国家明确提出发展高职教育,1985年中共中央制定和颁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决定的文件,政策的颁布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的方向,文件明确提出我国应“逐步建立起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这个政策的颁布实施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和进一步健全完善职业教育体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96年国家颁布《职业教育法》、2014年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10年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建立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到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或简称职教改革二十条中提出:“完善国家职业教育制度体系首先是要健全国家职业教育制度框架,把握好正确的改革方向,按照‘管好两端、规范中间、书证融通、办学多元的原则,严把教学标准和毕业学生质量标准两个关口,将标准化建设作为统领职业教育发展的突破口,完善职业教育体系等。[2]”

(一)课程建设方面

20世纪80年代初产生以短期职业大学为代表的高等职业教育,传统的专科教育90年代初期完成改革,形成了今天占全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高专院校为主体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这一历史变革的过程中,升格的中专学校未能真正理解和解决高规格人才培养的内涵和培养途径、模式,沿用以往的初中后职业教育课程思维和课程体系模式,或借用传统专科学校的课程体系,形成了课程体系建设的重点放在技能培养和专业知识传授上,这种现实状况符合当时高专学校教育改革的目标和社会实际需求,不足之处是这样的课程体系各块之间独立存在、相互独立、条块不清、教学呆板、课程单一等问题,导致教育改革不能有效发挥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对推进现代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的作用越加不明显。直到目前,職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建设中依然存在过分重视政策、学制、政府职能痕迹较明显等,导致现代化的贴合市场需求实际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难于建立,从而职业教育为地方经济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作用未能有效发挥。

(二)教学考核方面

目前,职业教育还未形成统一的国家质检标准,所以难以保证教学质量,学生是否合格仍由学校说了算。我们的“产品”是否合格,使用者——用人单位才有发言权,按德国双元制教育的做法,评判学校培养的人是否合格,由行业协会按工种标准要求来组织相关理论考试和实践动手能力的考试,合格才准予毕业,这将大大提高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使我国的职业教育更上新台阶。

(三)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职业院校新进教师大多是理工类学校的毕业生, 纯粹师范类的毕业生比例不高,故其教学基本功夫有所欠缺,导致职教师资逐渐变得既缺少企业经历又缺少教学专业知识。虽然从国家到高校都大力提倡和推进双师型教師队伍的建设,且鼓励年经教师参与企业实践或到生产一线进行间断式短期锻炼。高校扩招,学生增加后老师也增加了教育教学任务、科研任务,自主学习的时间所剩无几,其困难可想而知。另外新教师普遍存在这边出校门那边进课堂,造成其教学与科研水平不够高,理论基础不牢固,对自己学科领域内的实践动手能力不强,再就是学校对专业教师的激励机制不健全,考核的要求不高,造成了其教育教学水平提升较慢,束缚学校的发展,也限制了职业教育发展。

三、现代职业教育建设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是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

从世界范围看,发展职业教育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一种趋势,现代文明社会的多层次、多领域、行业交叉,这就使各个不同行业领域出现多层次与多种模式和结构,这就形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层次岗位需求中出现较细致的社会分工与形式各异、种类繁多的职业,而现实社会中职业或岗位的载体是人,这些分工较为细致的操作技能要求较高一线生产力,又必须依靠职业教育,如果没有职业教育对各行各业连绵不断地培养输送出企业所需从业人员,现代社会的经济秩序也将不会正常维持和良性运转,更谈不上高度的人类文明与发展;职业教育对现代适学人群的智力开发、不同行业与不同层次人才规格的培养、对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科学技术创新与进步、对地方经济结构建设与社会发展的远景目标以及信息技术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地方经济增长方式与模式得以转变、地方社会经济及产业结构与层次提升最为迫切的需求,也是促进当地社会充分就业、实现地方社会和谐发展、繁荣昌盛、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途径。国家职业法中还明确规定了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以上种种从国家层面,从法律的高度充分确立了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

(二)促进了地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从根本上说都要依靠教育来提高劳动者素质、来培养各级各类社会需要的人才。另外,职业教育可以将从古至今人类千年积累起来的各种智慧、技术知识,不同领域和层次的生产劳动经验进行传播与传承,它将传统的智慧与现代信息化有机结合起来,将不同层次与结构的生产力转化成为现实的生产力。因此可以说职业教育的发展关系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三)提升地方经济社会人力资源配置效益

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的配置,而人力资源开发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当地劳动者的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也取决于人力资源配置结构合理与否。在现代社会经济结构调整中最困难的步骤就是人力资源结构调整,而我国各种教育类型中,职业教育在新型人力资源配置中是最能满足现代社会对新型人力资源结构调整需求的,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就业教育或说是一种就业准备教育,它与地方经济与产业结构联系紧密,所以产业结构调整与变化的效应最先体现在职业教育上而不是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不仅有培养人才的功能,还有选拔人才和分配人才的功能,它通过对就业个体心理分析、职业与社会分析以及职业指导等,将不同个性、兴趣、能力、价值取向的人群导向相应的职业岗位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实现个人能力与职业岗位相匹配,个性特征与社会需要相结合,从而达到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益。因此说职业教育是实现社会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推进器,在社会人力资源配置中起到关键性作用,使国家的人力资源构成一个知识结构合理、运转高效的智力群体。

(四)有效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通过国家几轮对职业教育的改革,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日渐完善,中高职教育实现衔接贯通,专本科晋升渠道通畅,本硕通道正在打开,这使各层次学生获得高层次学历的愿望得到实现,一方面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消费,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我国职业教育面向低收入者和农村农民等群众子女入学门槛相对较低,收费低廉,回报较快,通过3-5年的培养就能造就一个有专业知识和专业特长的人才,说大点它可以发展地方经济,说小点它对提高劳动者个体素质,提高普通家庭的生活水平起到重大作用。

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和发展途径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和产业结构调整加速时期,国家提出了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战略。国家对经济发展变革与产业调整转型政策的变化侧重于“转方式、调结构”,经济结构从低级向高级转变,产业结构是基础产业向规模化发展,支柱产业向技术化发展,第三产业向内涵化发展。从国家对发展地方社会经济总体布局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看,我们可以看出在这样的社会发展形式下,要求高校举办高层次、高要求、高标准的职业教育就更加迫切了,这也确定了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发展的方向:

(一)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

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应主动适应地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结合当地产业转型升级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需要,专业课程或教学大纲要求和行业(岗位)标准一致,有效地推进专业设置、专业课程内容与行业企业职业(岗位)标准衔接,为了保障各类职业院校办学层次的生源数量与质量,实现国家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过程等方面合理有效的衔接,形成紧密对接、动态调整、独具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全面高效地推行素质教育,科学地对不同类型的专业设置合理的课程,实实在在地将职业道德素质养成、职业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涉世处事规则等素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工作的全过程。

(二)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强化教学、学习和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活动。依据《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通知》,技术应用型高校应将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大小学期制等贯穿职业教育的全过程中,让学生从进校时就接触到所就读专业或相近专业的训练实际动手能力的实践课程,分阶段、分步骤实现毕业生就业需求与人才培养做到合理有效衔接。[3]另外,还要进一步加大实习(验)动手能力提升环节的学习力度,加强学生技术思维和实践能力理论与实践性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高校要加大对专业实践中心、实训基地和企业实习基地的人财物的全面性建设投入,提高管理效率与能力,让学生获得高质量的实习实训条件保障;让有条件的企业和学校试行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或构建混合制二级学院,即企业根据自身的用工需求与学校实行联合招生或招工、联合培养或企业独立培养。[3]

(三)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制度

以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技术能力水平和就业质量为核心,建立现代职业技术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完善学校、行业(企业)、协会、第三方机构和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其他社会主体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机制。教育部门加强督导和评估与绩效考核。各类办学主体则应建立和出台适合自身发展特点的人才质量评价机制和管理制度,持续并深层次推进学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深度与广度。另外,各类型、层次的学校也要定期开展办学水平和专业教学质量的评估,着实推进学校教育质量的年度报告制度,积极支持教育主管部门或各类社会组织等官方或民间的第三方机构对学校的“产品”开展质量评价。充分发挥行业、企业、用人单位等社会主体作用,邀请他们参与毕业生就业质量、工作满意度或幸福感等评价,形成适应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多元化的质量评价机制。

(四)改进与提高教学技术与方法

总结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经验,邀请企业专家或工匠参与专业建设,实现校企共同探讨人才培养方案,真实地将行业(企业)生产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规范和新理念纳入专业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及课程标准中,加大学生实习实训(动手操作能力提升)教学环节的比例。采用现代积极行动教学法、典型行动导向教学方法等,在专业实习实训过程中实施,让学生在实践学习中增加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教学中通过老师讲解、师傅演示、学生模仿、岗位体验四个环节,让学生更全面或全方位地掌握所学专业理论知识与操作技巧。班级设置为小班教学(30-45人)。具体步骤为——讲解:讲解知识点或核心问题的全部内容,讲解要点过程中适度提问;演示:示范问题解决全过程,在知识或操作的重点和难点上要放慢速度,实施过程中多次示范;模仿:根据教师(师傅)的示范练习,由学生在教师(师傅)的指导下进行模仿试做,让学生理解,弄懂道理;体验:充分练习课堂知识点和操作点,分析总结,在实训室或模拟工位上体验理论知识,达到纠正错误。如此反复操作,让学生通过多环节认真学习与多过程的严格训练,铸造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成为企业青睐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唐林伟.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体系:样态与超越[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19(02):61-66.

[2]中国政府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EB/OL].http://www.gov.cn.2019-2-13.

[3]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教发[2014]6号)[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3/moe_1892/moe_630/201406/t20140623_170737.html.2014-06-23.

[4]李強.职业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7.

[5]程宜康.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新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6.

[6]百度知道.如何建立现代化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DB/OL].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746268530808103692.html.2016-7-24.

[7]刘伟伟.德国职业教育“立交桥”体系及其借鉴意义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

[8]中国政府网.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EB/OL].http://www.gov.cn.2014-6-22.

[9]曹晔.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几点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3,5(14):5-7.

猜你喜欢

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途径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试论现代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机制
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环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少林武术发展途径及建议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农民发展致富途径
论现代职业教育的本质
贵州布依傩戏传承发展研究
语文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在外语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改革中的运用
产学研相结合:新建本科院校发展途径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