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数学知识 增长数学能力
2020-04-22张曜东张福连
张曜东 张福连
【摘要】数学不仅是一种方法工具,更是一种思维模式。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注重对转化思维的运用不仅是提升小学生数学知识学习能力的需要,也是发展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小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小学数学 转化思想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1-0145-01
数学转化思想是数学知识探究过程中常用的两种基本方法之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很多数学思想都可以看作转化思想的一种,而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很多教学内容也都是蕴含着转化思想想的。因此,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应用转化思想既可以提升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启发性和探究性,也可以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促进小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的完善。那么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该如何应用转化思想呢?下面我将结合我的知识教学实际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具体的阐述。
1.化旧为新,寻找知识增长点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旧知识不仅是提升学生的数学知识记忆效果的重要步骤,还是促使学生发现新知的有效手段。在数学知识体系中很多知识都是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延伸的,它们与旧知识之间有着千丝万缕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教师只需在带领学生温习旧知的过程中稍加提点,学生们就可以“无师自通”,发现新知识。故要想将转化思想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妨以化旧为新的方式帮助学生寻找新的知识增长点。
例如:在“多边形面积”知识点教学过程中,我就是以化旧为新的方式帮助学生们寻找新的知识增长点的。
在课堂的开始,我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求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转化成矩形的面积。”学生答。“那平行四边形是不是多边形的一种呢?”我问。“是。”学生答。“那你们会不会求多边形的面积呢?”我继续问道。“转化成学过的图形。”学生答。“那我们可以转化为哪些图形呢?”我问。“三角形、矩形。”学生答。“那我们试一下好不好。”我继续问道,随后利用多媒体电子教学设备展示梯形图片,并让学生们以小组探究的方式求出了梯形的面积。
在这一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以问题引导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回顾,然后在数学概念的帮助下对已掌握知识进行了总结与提升,在知识的总结与提升中发现了新的知识。
2.化数为形,提升教学直观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其人生发展的初级阶段,受其自身思维能力和心理特点的限制,他们对抽象化、符号化的数学符号感知能力较弱,故记忆数学公式一直是让小学生感到头疼的事情。而图形是一种形象化的事物,以图例讲解的知识是学生能够理解的知识。故在小学数学知识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妨以化数为形的方式提升数学教学的直观性,帮助学生记忆数学知识。
例如:在“乘法分配率”知识点教学过程中,我就是以化数为形的方式推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的。
首先,我先在黑板上写下了“(a+b)2=a2+b2+2ab”这一公式,然后我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个公式是怎么来的吗?”“不知道。”学生答。于是,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的正方形,并用一横一竖两条线段将该正方形分成了两个小正方形和两个长方形,随后设定小正方形边长a,长方形长为b并让学生们求出这个大正方形的面积。最终学生们从对大正方形面积的不同求法中,理解了乘法分配率。
在这一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以直观化的方式解释了乘法分配律,让学生们在对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中理解了乘法分配律的含义,强化了知识记忆效果。
3.化静为动,增强课堂体验性
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动手能力强。以实践操作的方式组织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活动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数学课堂参与,落实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而且可以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让学生们可以充分调动自身的各项感官能力去理解数学知识。因此,在小学数学过程中,我们不妨以化静为动的方式提升数学课堂的体验性。
例如:在“克、千克”概念的教学过程中,我为学生们组织了这样一个实践活动。首先,我让学生们准备了食盐、苹果等生活中常见物品。然后,我将学生们分成人数适宜的数学探究小组,并教给学生台秤的使用方法。随后,引导学生们操作台秤获得相关物品的重量数据并以掂一掂、议一议的方式说说自己对克与千克的认知。
在这一课堂教学过程中,我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概念教学方式,让学生们在操作中获得了对数学概念的切实感悟,提升了学生們的数学抽象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总之,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应用,是数学学科特性的要求,也是发展小学生数学思想,促进小学生数学能力提升的需要。因此,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应充分发挥自身主观积极性,理解该思想并将其应用到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
参考文献:
[1]薛枫.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与培养[J].科学咨询,2018(07)
[2]陆红芳.感悟转化思想 发展数学思维[J].数学教学通讯,20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