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南大学图书馆在作物学一流学科建设中的辅助作用

2020-04-22杨育红万颖萍

科教导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辅助作用图书馆

杨育红 万颖萍

摘 要 本文从海南大学图书馆基本概况出发,利用后台数据分析涉农学科使用文献资料情况;构建涉农外文数据库群,提高其利用率;推动图书馆由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的转型;开设讲座、普及知识,培养学生对农科专业的兴趣;加大文献经费投入来发挥图书馆在作物学一流学科建設中的辅助作用。

关键词 图书馆 作物学 辅助作用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20.01.051

Abstract Based on the situation of Hainan university library, in this paper, the data of agriculture-related disciplines was analyzed; the foreign languages data of agriculture was built to improve its utilization rate; also, promot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library from information service to knowledge service; providing lectures, popularize knowledge and cultiv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increasing the input of literature funds. The aim gives full play to the auxiliary effect of library to construct first-class crop science.

Keywords library; crops discipline; auxiliary effect

1 海南大学作物学一流学科介绍

“双一流”,即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我国继985工程、211工程之后又一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双一流建设,实现高校内涵式发展。目前,我国确定建设的一流大学42所,一流学科95所。[1]2017年9月20日,海南大学作物学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名单,成为95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之一。

作物科学是海南大学农业科学的核心学科之一,下设作物遗传育种和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两个二级学科。作物学隶属于海南大学热带农业学科群。该学科群以作物学、生物学、生态学为建设重点,带动园艺学、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林学等相关学科发展,长期服务我国热带农林产业发展,引领热带农林高等教育。

2 海南大学图书馆概况

海南大学图书馆由海甸总馆、城西校区分馆、儋州校区分馆以及31个二级馆组成。馆舍总建筑面积46296.7 m2,其中海甸校区图书馆建筑面积33206 m2,儋州校区图书馆建筑面积6506.7 m2,城西校区分馆建筑面积3200 m2,18个二级馆建筑面积合计3384 m2。共有阅览座位5178个(不包含二级馆)。

2.1 纸质文献资源

现有藏书628.8万册,其中,纸质文献(含纸质图书、期刊合订本)313.6万册,电子图书315.2万册,按目前折合在校学生人数42630计算,生均图书总量147.5册,其中生均纸质文献73.6册,生均电子图书73.9册。农科实际在校生人数为10927,约为学校人数的1/4。

2015年生均年纸质文献4.91册,2016年生均年纸质文献2.17册,2017年生均年纸质文献2.16册,2018年生均年纸质文献2.40册,四年生均年纸质文献2.91册。四年年纸质文献平均入馆量121999册(表1)。由于2015年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经费较多,在正常划拨经费的基础上,又追加567万,致使生均文献量多。

在购置的纸质文献中,图书的比重较高,近4年图书占纸质文献的平均比值为97.48%,远高于期刊所占比值(表2)。随着数据库不断完善,期刊电子数据库将发展为主要的文献资源,纸质期刊的订阅将会进一步压缩。

2.2 数字文献资源

数字文献资源包括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和学位论文等。[2-3]截至2017年,电子图书有2507815册,电子期刊有87118册(表3)。其中电子图书近年来新增较少,电子期刊和学位论文有较大增幅。由于数字文献资源更新与经费有很大关系,同时受学生阅读频次影响,在购置数字文献资源方面要结合大数据分析,这样既能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又能方便师生进行查阅。

2.3 数字资源下载统计

2015-2017年下载数字资源情况统计数据见表4。2017年,中文数字资源下载量为3711274篇(次),生均下载量为86.18篇(次);外文数字资源下载量为360161篇(次),生均下载量为8.37篇(次),与中文文献比较,还存在较大差距。其中外文文献下载量逐年显著增加,原因可能是折合学生数增加,表明硕士、博士及外国留学生数量明显增加,由于其开展科学研究,查阅大量文献所致。

具有代表性的SCI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SciFinder化学文摘数据库、EI工程索引数据库等的检索,反映出该校师生查阅追踪国际前沿、开展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从2015-2017年的检索数据来看,总的检索量不断增加,2017年达到121440篇(次),生均检索量为2.82篇(次)(表5)。

2.4 湖畔讲坛

自2010年来,图书馆“湖畔讲坛”广邀校内外专家学者、社会知名人士,面向广大教职工、学生以及社会大众举办各种学术讲座,提升图书馆为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深度与广度,旨在发挥图书馆作为学术交流平台的作用。

从湖畔讲坛创办以来,图书馆已开办的学术讲座有124期,其中,人文历史类讲座78期,时事政治经济类26期,自然科学类20期(其中涉农讲座7期)。围绕国家大政,及时安排“党的19大报告解读”,尤其是2018年围绕海南自贸试验区(港)建设,组织策划了10场专题讲座。专家100余名,学生5万余人次。

3 图书馆在作物学一流学科建设中的辅助作用

3.1 利用后台数据分析涉农学科使用文献资料情况

以往,外文图书购置的办法,图书负责人列出全部外文图书清单,分发给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教师,让其帮忙挑选合适各自专业的图书,汇总后再进行购买。该做法具有一定的片面性,由于教师的专业和学科性质,决定了这种方法很难全面覆盖。

随着大数据不断推进,图书管理人员可以利用数据库后台管理,统计分析涉农学科查阅、下载、检索文献情况,由此分析该学科对哪类电子图书、期刊、专题感兴趣;或通过涉农师生查阅或借出频次,分析农科类图书、期刊的查阅使用率。通过以上科学的数据分析,在外文图书购置、数据库选择方面将更加科学合理。可以了解涉农学科在图书、期刊和数据库的使用情况,将很少或者基本没有使用的数据库减少订阅;将使用频次高的数据库继续加大采购力度,从而优化资源,将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为作物学一流学科建设服务。

3.2 构建涉农外文数据库群,提高其利用率

随着国家对一流学科建设资助力度加大,学校在原有资源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投入,构建了中高端外文数字资源库群。[4]

3.2.1 构建涉农外文数字资源库群

引进一批外文数据库,填补了若干领域空白;搭建了一个包括Science Direct电子期刊数据库、SCI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EI工程索引数据库、Wiley Inter Science电子期刊全文库、Springer Link电子期刊、SciFinder(化学文摘数据库)、ACS(美国化学学会)数据库、InCites科研评价数据库、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等在内的中高端外文数据库群。

近几年来,先后购置了Ovid平台CABI电子图书、Emerald电子丛书、Springer电子图书、易阅通平台外文电子图书(Elsevier+Wiley),使我馆外文电子图书藏量初具规模。

先后购置了Tropag & Rural Database(热带农业和农村数据库)、ProQuest Biology Journals(PBJ)生物科学全文数据库、ProQuest Agriculture Journals(PAJ)农业科学全文数据库、EBSCO(ASC)综合学科全文数据库、AGRICOLA(最全面的覆盖美国农业生命科学信息的引文数据库)、AGRIS(由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建立,专注于农业科学技术的国际性信息资源系统)、BIOSIS Previews生物科学数据库等涉农学科数据库。

3.2.2 提高外文文献的利用率

本校图书馆外文文献生均下载量为8.37篇,生均检索量为2.82篇,其利用率较低。[5]由于外文文献受益对象主要为理、工、农专业师生,该专业发展与上述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有很大关系。近年来,这类专业发展速度较快,人才引进力度大,培养出的学生质量较往届有大幅提升,相信在外文文献利用率上会有较大增长。同时,图书馆不定期举办专业数据库检索讲座,培训师生充分利用数据库会有较大帮助。这些外文数字资源库群的引进优化了我馆资源体系结构,突出了建设特色,为作物学一流学科建设奠定基础。

3.3 推动图书馆由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的转型

本馆基本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电子文献信息资源,推动了本馆从信息服务到知识服务的转型。

近年来,本馆为学校提供了多份科研绩效评价分析报告,CSSCI的科研奖励分区表, SCI论文及影响因子分区的查收查引报告等。

2017年4月,针对海南大学各学院领导和学校机关管理层,开展了基于InCites和ESI的学科服务研讨;2018年4月,研究生处组织专题培训,由本馆资深馆员作了关于推动ESI学科进入全球前1%的报告。

文献信息服务是图书馆的基本业务,方便学校师生查阅、检索各种文献资料。然而这项服务只是为师生获取文献,更深层次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如师生查阅数据库的类型、频次、专业、方向等;哪些数据库是经常使用的?哪些数据库很少被使用?这些深层次的东西需要通过大数据分析,转化成知识服务型报告,传递给相关决策部门,方便决策者考虑订购电子图书、期刊、数据库的種类、规模等,为学校相关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为作物学一流学科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3.4 开设讲座、普及知识,培养学生对农科专业的兴趣

湖畔讲坛举办124期,其中涉农讲座7期。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农科的积极性,该讲坛可进一步增加农科讲授专家授课次数,发挥其作物学一流学科的辅助作用。

同时,近年来,图书馆引进了一大批新型数据库,以及新增数据库检索功能等,为了方便新入职教师,研究生、博士生等对文献的检索,图书馆积极开设文献资源利用讲座。聘请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以及数据库开发商专业人士,为大家进行培训辅导,从而提高在校师生对数据库的认知和检索。

3.5 加大文献经费投入

近年来,本校文献信息资源购置占学校教育事业经费的比例年均为1.2%左右,低于我国高校图书馆年度经费支出。[6]随着高校科学研究对文献资源的依赖,特别是对电子文献数据库的持续需求,现有经费难以维持。因此,希望学校重视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进一步加大对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投入。保证基本数据库能够持续地为学校教学和科研服务,最终构建完善的文献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 董同强,马秀峰.融入“双一流”建设的高校图书馆智慧型学科服务平台构建[J].现代情报,2019.39(05):97-103.

[2] 吴坤玲.海南省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3(10):44-47,57.

[3] 周珊.浅谈海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数据库的建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16):19-20.

[4] 黄海燕.新海南大学多校区图书馆期刊资源整合的思考[J].图书馆论坛,2009.29(01):91-93,97.

[5] 陈有志,杨西美.从“十二五”发展到“十三五”规划——以湖南省普通高校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2016(08):36-41.

[6] 吴汉华,姚小燕.我国高校图书馆年度经费支出现状分析[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7.37(04):60-67.

猜你喜欢

辅助作用图书馆
图书馆
气味图书馆
欢迎到图书馆做客
小学体育课堂中合理安排体育游戏的策略
英文歌曲对初中英语教学的辅助作用
试析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
试析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
电教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