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不同阅读环节下的提问教学谈

2020-04-22陈海云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0年4期
关键词:课堂提问

陈海云

[摘要]课堂提问是阅读课堂中师生双边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初读、精读以及拓展阅读等不同环节的教学特点出发,设计适切的问题,以问题促进学生的整体感知,提升学生的语言品味,丰富学生的阅读视野,从而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升。

[关键词]阅读背景;不同环节;课堂提问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 10-0053-02

统编语文教材较以往教材有了很大的改变,把原来的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分别改成了教读课文与白读课文,另外还增加了课外阅读,形成了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在阅读教学中,课堂提问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有效的问题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悟和体验。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运用提问来引领学生阅读呢?

一、初读过程中的提问

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初读感知,可以幫助学生了解文本的大致内容,为接下来的精读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初读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恰当的提问帮助学生获取文本信息,表达阅读感受等。

(一)以提取文本信息为主的提问

在初读环节,教师要着眼于学生提取信息能力的培养,用提问帮助学生获得对文本的初步感受。

如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雪孩子》一课,教材首次提出了“默读课文,试着不出声”的要求。因此,在这一课的初读环节,基于语文要素,教师就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这个问题对学生来说可能会有一定难度,这时候,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搭建阅读支架:“课文讲了可爱的雪孩子陪_____玩,给_____带来了快乐。的家着火了,勇敢的_____从_____中救出了_____,自己却化成了____。”这样教学,促进了学生的整体感知,提升了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二)以表达阅读感受为主的提问

在初读环节,最重要的是对文本的整体感知。对于学生来说,一开始他们的阅读感受可能是零散的,不成熟的,但是,随着阅读进程的推进,学生的阅读感受会越来越深刻。这时就需要教师以恰当的问题来促进学生整体感知了。

如教学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雾在哪里》一课的时候,在学生初读以后,为了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感知,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雾都把谁藏起来了?为什么说雾是一个淘气的孩子?”在这个问题的引领下,学生通过阅读,发现雾先后把大海、天空、太阳等藏了起来,最后它把自己也藏了起来。在回答“为什么说雾是一个淘气的孩子”的问题时,教师还让学生用上“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的形式练习说话,感受雾的淘气可爱。

二、精读过程中的提问

在阅读教学中,只有精读才能帮助学生获得对文本内容的深刻理解。在学生精读课文时,教师可以通过恰当的问题来帮助学生发现文本的言语密码,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问题引领,发现言语密码

在精读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通过恰当的问题引领,帮助学生发现文本语言的精妙之处,提升学生的语言品味能力。

如在教学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项链》一课时,在教学第一自然段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边阅读边思考以下问题:“大海是什么样的?沙滩是什么样的?读着读着,你有怎样的发现?”在学生多次反复朗读文本的过程中,他们会发现第一句和第二句的句式相同,都是由“两个字,三个字,四个字”的形式构成,读起来特别有节奏感,还给人一种韵律美。在此基础上,教师又改变句式,让学生说说“蓝蓝的大海,黄黄的沙滩”这样的表达形式与原句有什么不同之处。这样的问题引领,不仅让学生学会了思考,还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文本语言的秘妙。

(二)问题补白,学习言语表达

统编教材中有一些课文留有大量的艺术空白,这就给学生的想象留下了大量的空间。教师要善于就这些空白点进行恰当提问,以使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表达能力得到提升。

如在教学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纸船和风筝》一课时,文中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写道:“傍晚,松鼠看见一只美丽的风筝朝它飞来。松鼠高兴得哭了……”教学时,教师可以从文本的空白点切入,启发学生思考:“小熊会想些什么呢?”让学生进行想象写话,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再如,二年级上册《朱德的扁担》一课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要想让学生获得对人物的深刻理解,教师就需要就文本的细节处提出问题供学生思考,如“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这句话,教师可以让学生想一想:“在大家藏朱德的扁担之前,肯定已经多次对朱德进行了劝说。那么,大家是怎样劝说他的?朱德又是怎样说的?”这样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真实的感受体验,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朱德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

三、拓展阅读过程中的提问

在现今的语文课堂中,最大的弊端就是学生书读得太少了,仅从课本中获取知识,对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教师以文本为例子,通过恰当的问题来丰富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留下悬念,激发阅读期待

在语文教学中,在课堂即将结束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恰当的问题引领学生去阅读一些与文本内容、体裁类似的文章,以深化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促进学生由课内阅读转向课外阅读。

如学完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雪孩子》一课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内容相似,鼓励学生关爱他人的文章《冬天里的弗洛格》,在学生读到“弗洛格一路滑到河边,再滑到河中”这个地方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出以 下问题:“惊慌的弗洛格躺在水面上,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你猜一猜。在读完故事以后再说说自己的猜想与文本中的哪些地方不一样。”这样具有悬念性的问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给学生栽下阅读的种子,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读物推荐,丰富阅读视野

语文教材中编排有许多儿歌、寓言、童话故事等,深受学生喜爱,这些作品都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载体,有着极高的阅读价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恰当的问题引领,对学生进行类似的读物推荐,以丰富学生的阅读视野。

如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一课,故事中的狐狸与学生读过的《狐假虎威》《狐狸和乌鸦》中狐狸的形象一样,都具有狡猾、奸诈的特点,这也是学生对狐狸形象的普遍认知。那么,是不是所有故事中狐狸都是狡猾奸诈的呢?为了打破学生对狐狸形象的固有认知,教师可以把《伊索寓言》推荐给学生阅读,以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狐狸的多元性格,如在《狐狸爸爸鸭儿子》这篇故事中,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在阅读的时候,遇到过许多狡猾的狐狸,但是也有这样一只狐狸,它温顺善良,竟然有一只鸭儿子,你们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这样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在拓展阅读中愿意读、乐意读。

综上所述,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能够随着教学进程以及根据课堂教学中各个阅读环节的特点,采取适合的方式进行提问。这样以问题促阅读,能够帮助学生整体感知,开阔视野,深化理解,从而使学生的阅读品质得到一个质的提升。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课堂提问
小学生数学课堂的提问能力培养之我见
数学课堂提问七要
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技巧
用问题打开学生智慧之门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