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留守儿童,促进教育教学
2020-04-22张霞
张霞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选择到城镇、以及发展程度较快的城市务工,造成农村出现一批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因此,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和教育问题,也成为当前农村教师开展教学的主攻方向。基于此,笔者从自身的实践教学经历出发,提出“及时给予疏导”“促进家校共建”“开展有效活动”等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教育教学辅导的策略,希望能够对其他农村教师在教育留守儿童的过程中,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 家校共建 有效活动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1-0015-01
留守儿童的特点是长期远离父母,大多数由老年群体照看。而照看留守儿童的人员往往因为文化水平有限,因此不能够及时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变化,也不能对留守儿童进行有效的心理引导和教学指导,从而制约了留守儿童的成长。那么如何发挥教师的职责,对留守儿童进行指导,促进留守儿童更全面、更健康的成长呢?
一、及时给予疏导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种隐性教育。处于小学阶段的农村留守儿童,在心智的发育上还不健全,较为容易受到不良诱惑的引导,从而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同时,由于缺乏父母的关怀,当留守儿童的心理出现不健康的心理问题时,不能够及时地纠正,从而影响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在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发挥为人师者的价值,对学生进行健康心理的引导。
例如,由于缺少父母的关怀,在班级中的留守儿童常常出现不善言谈、不愿主动与人交流的现象,究其根本是这些学生内心自卑、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造成的。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向留守儿童说明,每一个学生都是相对独立的存在,生活背景和学习的背景也不相同,所以会呈现不同的发育结果,学生应当正式这种结果,意识到自己在学校中、在社会上存在的价值,从而让学生正确地看待自己存在的意义,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对自己的信心。
显而易见,在对留守儿童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情况,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教师要及时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促进家校共建
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并不是教师单方面的责任,学生家长在这其中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虽然针对留守儿童而言,他们与父母之间的距离相距甚远,但是科技技术的发展,使得即时通讯技术被开发出来。因此,当教师在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利用即时通讯技术,构建与留守儿童家长之间的沟通渠道,从而与学生家长及时取得联系,在与家长的通力合作下,共同辅助学生的健康成长。
例如,在教学中,当学生出现“早恋”的问题时,教师就可以应用微信与学生的家长取得联系,并与家长进行远距离的沟通,从而与家长一同协作,对留守儿童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促进“早恋”问题的解决。
三、开展有效活动
课堂活动是实现教学价值的形式,有效的活动安排,不但能够深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知效果,同时能够直击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从社会对人才提出合作能力的要求之后,教师就将合作学习法引入课堂之中,用于满足当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在对农村留守认同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当积极法会合作学习活动的优势,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与同伴之间的关怀,从而促进自身健康心理的成长。
例如,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先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将学生分为学习能力较好、一般和较差的学生等三个等级。之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优势互补的原则,对学生进行组员的合理分配,使得每个小组中既有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也有学习能力一般和较差的学生。随后,教师让学生以分好的小组形式,共同对本节课中的知识进行讨论,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互帮互助中,共同完成对知识的学习,使得留守儿童能够在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中,感受来自同伴的关爱。
从上述案例中不难看出,在对留守儿童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活动设计,让学生在参与课堂的过程中,逐步感受到教师与同伴的关怀,从而促进自身健康心理的发育。
总而言之,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促进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教学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逐渐積累的过程。在当前小学阶段,教师应当针对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结合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进行教学策略的优化设计,从而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陈碧波.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教育的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18(29):6-7.
[2]梁大钧.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