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信息环境下提高高职思政课亲和力与针对性研究

2020-04-22杨玉娥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高职思政课提高策略

杨玉娥

[摘  要]伴随网络科技的高速发展,对国内高职思政教育造成的影响是双面的。网络信息环境下,教师对于理论问题、实际问题的讲述缺乏亲和力与针对性,未能实现理论结合实际的教学理念,导致高职思政课缺乏吸引力。本文基于网络信息环境下,探析提高高职思政课亲和力与针对性的教学改革策略,以求提高高职思政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网络信息环境;高职思政课;亲和力与针对性;提高策略

形势要求与政策依据

1.网络信息环境下高职思政教育的形势所迫

当前,互联网无处不在,深入国民生活,国内网民数量与日俱增。截至2017年上半年,我国网民人数已达8.54亿,其中手机用户人数就有8.47亿,占全球网民总量的1/5,而国内的手机上网比例也在持续上升中,从2016年末的95.1%上升至99.1%,数据显示网民大军的主力多为高校大学生。

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发展,为高职思政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是巨大的。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于高职思政课教学中,尽管提升了教育资源及信息的传播速度,促使高职思政课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向着多元化与多变性的方向改革,并实现了资源共享,可见,网络信息技术已在高职师生的日常生活中生根发芽,对思政教学的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但是网络信息技术的超强互联网功能也是一把双刃剑,提供了便利的同时也是不良信息进行肆意传播的有力载体,对高职生造成了极其不利的身心影响。网络信息环境下的高职生,其思想、心理、行为、道德、意识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尤其在思政课堂中,学生的课堂行为习惯都产生了不良倾向,有“低头族”越来越多、课堂专注力低等现象,如此种种无形中加大了思政教学的难度系数。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中明确指出,要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首先要提高思政课的亲和力、针对性,遵循青年学生成长的身心发展规律,满足他们对思政课的需求与期待。

2.增强高职生对思政课“获得感”的重要渠道

提高思政教学的亲和力、针对性是增强高职生对思政课“获得感”的重要渠道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师座谈会中曾明确指出推进思政课进行改革与创新的几个重要目标,深入详细地阐明务必坚持思政课革新的几个重要原则,为今后思政课的改革与创新的顺利推进给出了明确的指导方向,对于网络信息环境下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与立德树人教育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全力推进思政课的改革与创新,需要我们始终坚持和贯彻“八个相统一”,因为每一个“统一”都蕴含着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唯有思政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创新思政课的教学方式及方法,方可使得思政课更具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继而能让高职生对思政课更加喜闻乐见,提升“获得感”。综上可见,要获得高职思政教学改革的胜利,提高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针对性,增强高职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方是上策。

3.解决高职思政课现存共性问题的客观需要

共性问题主要体现在:授课班额过大,对比上课学生人数而言,思政课教师人数偏少,高职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致阑珊与动力不足,部分高职生不善提问,缺乏互动交流,缺乏自主探究发言的习惯等。所以高职思政教学实践,在遵循教材要求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下,也要瞄准高职生关注的热点,为其解答疑惑,作出相应的深度解读。换言之就是教学内容设计不但要紧密结合教材,还需符合高职生的成长发展规律,联系他们高度关注的问题热点,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懂得以问题为导向,引发他们的自主思考,及时掌握反馈,带着他们的疑难困惑设定教学重点,以便提高思政教学的亲和力、吸引力、以及针对性。

提高高职思政课亲和力与针对性的策略建议

1.基于“专题授课+”的新型教学模式提高思政教学亲和力与针对性

(1)瞄准专题热点解答学生困惑

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将每章内容变成一个专题,每周由一名教师对应一个专题进行深入解读,如此便实现了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的科学转变,专题内容从道德和法律层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其内容应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现实生活中,很多网络暴力都兼具道德、法律两种属性,如“逼捐”现象,本来是道德层面的不合理评价,但若任由其发展,很可能上升到法律的层次。网络“键盘侠”大都喜欢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指责他人,有时言论已经侵犯到他人的合法权益而不自知,而我国在网络方面的法律尚有很多不足,这就容易导致网络暴力事件层出不穷,造成很恶劣的社会影响。通过学习,把道德和法律联系起来,结合当前网络环境,让学生能够加以区分,并不断提高道德品质,学习更多法律知识,做一个文明、合法的网民。

(2)线上专题学习适应学生学习的个性化需求

线上开放式课程MOOC具有鲜明的专题特点适应绝大部分大学生找到符合自身需求的个性化学习内容进行选择性学习,有效提升了学习效率,同时MOOC课程的开放性也更加增添了时间与空间的灵活性。例如武汉大学在“爱课程网”上进行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线上教学,学生可先通过注册获取教学体验机会,再利用网络多媒体设备在线观看教学视频并体验测试、讨论区等互动板块,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此种教学方式通过网络的便利性与资源广阔性实现了教育的覆盖性,这对于一些缺少一定学习环境或具有一定学习需求的学生是极大的补充,其视频教学具有反复观看的网络特性且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这种先进的学习模式吸引着学生好奇、求知的心理因此更能激起他们自学的主动性,同时线上的互动功能更满足了学生对学习的交流渴望,因此更加符合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3)线下专题学习实现针对性辅导

具有针对性的线下答疑一直是普通线上教学和课堂教学的难点,MOOC通过对线上平台的开发实现了对教学内容的跟踪教学,密切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特点通过讨论板块实现对知识疑问的答疑,学生可在课堂讨论板块中找到相应专题板块发布自己对知识的疑问与话题,经学生与相关教师的转发与回答收获不同的答疑记录,有效地实现了针对性解答也增强了专题的互动性。通过教师与学生进行的互动,给予学生一定的资料与相关信息的补充,扩宽了学生知识面的视野,同时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去整理问题、分析事物、寻求真相实现了从源头培养学生求真的思想,让其自主形成辨别能力与道德意识。线下针对性的辅导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考验,教师要能够由问题引出深层思考的内容,引导学生去探索、去求真,借助方法论引導学生以理性的思维去思考、去看待事态,教会他们客观地观察、分析与总结。

2.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教学创新提高思政教学亲和力

思政课教师应勇于尝试新方法,学习新技术,提高信息素养,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的积极作用。比如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可以把枯燥的内容用多种方式呈现出来,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课堂翻转是一种新教学方法,相比传统课堂,把更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教师必须能够找准自身的定位,与学生一起探讨新媒体下思政教育工作,与学生进行更加紧密的沟通,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同时,应该能够利用QQ、微信、微博等工具,结合职业院校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切实有效的教学方式,了解学生真实思想,解决学生心理、生活中困难。当然,更需要重视新媒体,利用新媒体技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职业院校也需要建立相对完善的思政教学评价机制,鼓励广大教师学会正确使用新媒体,尊重学生,推动教学创新。

思政理论课教学贯穿于整个高职教育,除了课堂,课下也要注重思政教育的渗透和相关知识的普及。方法很多,网站建设、微信公众号等应用较多,很多高职院校都建有自己的思政主题网站,学生输入个人信息可注册自己的账号,网站不仅有教学资源共享,令学生自主学习,还有校园新闻、国内外大事件、国家政策、就业指导、专业动态等版块,学生可根据需要获取相关信息。微信、微博等软件有着广大的用户基础,学校可开通公众号,每天推送一些有用的信息,让思政教育进一步渗透。当然,这需要学院、各系部、宣传部、团委、网络信息中心、思政部及教师通力合作,各负其责。

必须注意的是,互联网有利有弊,教师在应用网络信息技术时,清楚各种技术和软件都是为教学而服务,切莫本末倒置。同时,还要注意净化校园网络环境,以免低俗恶劣的信息影响到学生,并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合理使用网络资源。

3.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一般来讲,师资建设主要是从教师的观念意识、能力素养、职业道德几方面进行。

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增强亲和意识,在教学中敢于放权,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多与学生沟通,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教学。尊师重道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但有些教师可能陷入误区,认为教师比学生高一等,这种陈旧的观念显然不符合当前的教育理念。因此,思政课教师要正确理解“以生为本”“师生平等”等概念,与学生建立起亦师亦友的关系,特别是面对学生的差异性,一定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及时调整策略,尽可能关注照顾到每一位学生。

其次,提高自身的亲和能力。只有意识远远不够,教师还要在实际教学中体现出亲和性,这就要求不断提高此方面的能力。专业能力是基础,身为思政课教师,必然接受过系统的思政教育,具有扎实的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比如,坚决拥护党的方针路线,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多看多学多思考,树立终生学习意识,在专业课之外,还要对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领域有足够的了解,不断扩充知识结构。教学能力既是教师专业水平的直接体现,也是其综合能力的补充和延伸。比如,掌握多种教学方法,并能灵活运用;提高信息素养,熟练使用某些计算机软件。

结  语

网络信息时代,新媒体与智能终端的高速发展,对高职教育的冲击是巨大的,尤其是高职思政教学,急需高职思政课教师结合应用当下的网络信息技术,让其在教学实践中扬长避短,满足高职生的成长需求与期待,提高思政课的亲和力、吸引力以及针对性,进而全面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及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国网信网:《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ac.gov.cn/2019-08/30/c_1124938750.htm.

[2]张根福、朱坚:《亲和力和针对性: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与水平的重要途径》,《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年第3期,第151-153页。

[3]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2016年12月9日。

[4]刘震、曹泽熙:《“慕课”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挑战和机遇》,《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年第11期,第57-61页。

[5]顾钰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慕课热”以后的“冷思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年第1期,第115-122页。

[6]李梁:《“慕课”视域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年第12期,第68-71页。

作者單位:宝鸡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宝鸡

猜你喜欢

高职思政课提高策略
工学结合背景下的高职思政课“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探讨
关于高职思政课微课教学的误区与思考
高职思政课问题及对策
提高青海牧区物理教学水平的思考
效益最大化
全面推进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措施
初中语文教育中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策略探究
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略
强化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