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机融合
2020-04-22李涛赵辉蔚燕舞
李涛 赵辉 蔚燕舞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国家对社会创新力度的重视也越来越大。近年来,国家为了提高社会创新力度,不断加强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但是,由于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开展较晚,高校在这一方面的教学投入不多,所以,高校对于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意识的培养还不够,未能将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培养与相关专业课程教学相联系。高校要加大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就必须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生的专业课程教学进行有机融合,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能培养创新创业意识。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专业课程教学
在新时代下,社会各界对于大学生的要求不断提高,不仅要求大学生有过硬的专业素养,还需具有创新创业意识。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专业教育时,也要不断完善教育方法,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以便培养一批专业课程好,又具有强烈创新创业意识的大学生。高校只有将专业课程教学与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相融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增加大学生创业的数量,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使其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更好地推动社会发展。本文根据相关文献,分析了当代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对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有机融合的途径进行了探索。
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1.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较为生疏
很多高校一直都比较重视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有的认为学生学好专业知识就是大学学习的重中之重,也是最为关键的一部分,但是,它们绝大多数都缺乏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认为学生的意识培养没有学习专业知识重要。这部分高校在设计学生专业教育方案时,不会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其中,导致很多大学生出现专业知识能力很强,但却没有创新创业意识的局面。这样的学生会将自己困在以前的专业知识领域中,追随前人的学习方法,甚至在毕业之后也没有创业意识,只是渴望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而已。近几年,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要求注重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鼓励他们毕业后进行创业。对此,各高校都开始将创新创业意识培养融入教学,但是多数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仅局限于课外的一些创新竞赛,独立于专业课程教学之外,这就导致很多大学生的创新作品与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不符,甚至一些参加创新创业比赛的大学生会因完成一个创新作品而影响专业课程的学习;大多数学生都是一个人参赛,创新意识不够强烈,团队的合作性较差,创新的水平也不高。而且,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一些专业的创新创业比赛较倾向于走流程,并没有真正起到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作用。
2.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不融
为了促进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我国教育部规定各高校都应当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学校在教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投入。大学生在学校不断受到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毕业后才更有可能去创新或创业。对此,各高校积极响应国家相关政策,在人才培养计划中加入创新创业教育,但是,大多数高校都是将创新创业教育单独设立为一门课程,或者是将其设为选修课供学生选择。这一方面有可能导致部分学生因没有选择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而难以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另一方面,当前创新创业教育没有一个特定的课程,教师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也没有一个整体的教学方案,教学方式较单一。同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不足。由于高校教师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就很难在这一方面正確地教育和指导学生,以致影响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养成,不利于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发展。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有机融合的优势
近几年,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为了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我国各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不断完善。社会如果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要不断创新,只有对事物或是工作进行创新,才有可能取得更好的成就。在竞争力越来越大的社会中,企业为了提升自身竞争力,就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只有进行创新,才能不断提高产能,提升产品质量,在行业中获得一席之地。然而,要想培养社会整体的创新创业氛围,还需从大学阶段抓起。高校在对学生进行高等教育时,不能仅局限于专业课程教学,还要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学生在大学期间接受创新创业教育,可有利于提升他们的创新创业意识,激发他们对创新创业的兴趣,促进其全方面发展。大学生走出校园进入社会后,会更多地选择自主创业,能进一步促进社会发展。
由此可见,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课程教学相融合,能够培养大学生在本专业的创新能力;大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后,也会因为较高的创新意识而进行更多的创新。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有机融合的途径
1.提高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重视力度
往常,我国高校教育的重点主要集中于对学生的专业教育,而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培养没有给予足够重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人才创新方面的要求日益凸显,高校都纷纷开展了创新创业教育。但是,由于经验不足,高校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未能进行很好的安排,只是单单将创新创业教育引入教学,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效果不是很明显,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不够。要想更好地提高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效果,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创业意识,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方面就不能仅有表面功夫,而应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高校不能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门单一课程供学生选择,要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加入创新创业教育,使学生在专业学习时也能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只有将创新创业教育融于专业课程教学之中,才可以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这些大学生步入社会后,会在自己熟悉的专业领域不断创新,这样的创新是质量较高的创新,能快速促进社会发展。高校应全面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和专业课程教学的融合,转变自己对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不正确的态度。
2.加强师资力量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近几年新加的一项教学工作,它具有特殊性,是对意识的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没有一个固定的教学方案,也没有一个规范的教学程度评价。在此之前,没有人去系统学习创新创业意识如何培养,虽然高校都开展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但是却没有一个专业教师去系统培育、教导学生应如何培养自身的创新创业意识。因此,高校在改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时,要不断加强师资力量,完善师资团队,引进政治教育、心理教导等方面的优秀教师,群策群力,深入研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使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课程教学有机融合。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意识培养时,应与其相应的专业课程相结合,所以,教师要懂得相关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对此,教师要保证有足够的才能,以便于大学生在创新创业时能随时得到教师的建议和专业指导。高校在引进相关创新创业教育师资时,还可以邀请一些优秀企业家对学生进行创业指导,给想要创业的学生提供一个可行的途径。优秀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不仅对创业有充分的认识,对整个市场需求也有充分了解,这样,在指导学生创业时就可以直接点出学生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决创业路上的困难。
3.在专业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增加创新活动
在现代大学中,学生不仅仅忙于学业,校内还有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充实学生的校园生活。为了促进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提高,高校应在专业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有关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的活动。通过各项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兴趣,在全校形成一个浓厚的创新创业意识培育氛围。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是当代的一个热门话题,部分高校引入创新创业教育,但却不懂得如何将其与专业课程教学相结合,导致一些学生的创新能力很强,但却选择了与自己专业不相符的领域。面对竞争时,即使这些学生的创新能力很强,但与始终在这一领域发展的学生相比,他们仍有一些劣势。所以,各高校在举行相关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时,应尽量在专业课程的范围内进行,这样既能提升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也培养了其创新创业意识。
4.创建新的教学模式
创新创业教育和一般的教育不同,它是一个关于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没有一个规定的定义,也没有一个规范的教学方法,甚至也没有一个统一评判标准。高校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时,不可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应随机应变,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导致高校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时难度很大,所以,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教师不仅要夯实自己的专业基础,还要加强学习,了解国内外前沿的创新创业信息,以多种方式将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课程教学有效融合,使學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时候,创新创业意识也不断提升。
结 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下,各种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创新创业意识的重要性越来越大,需要更多的大学生相应国家号召,顺应经济新趋势,进行创新创业,推动社会发展。虽然专业课程教学是各高校教学的首要任务,但学生仅掌握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培养他们的创新创业意识。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课程教学相融合,可以推动学生在专业领域不断研究、探索,进一步创新,用创新推动专业更好发展。高校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时,应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敬煊、李思学:《新时代党的建设理论创新的三重审视》,《探索》2018年第2期,第115-120页。
[2]柳宝军:《新时代党的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与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十九大报告关于党的建设的文本比较研究》,《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8年第2期,第39-45页。
[3]陈立:《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行政管理改革》2017年第11期,第9-13页。
[4]李斌雄:《试论习近平新时代党的建设思想——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体会》,《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年第21期,第4-8页。
作者单位:西安思源学院 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