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德育融于体育教学的方式及途径

2020-04-22樊彩霞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方法途径体育教学德育

樊彩霞

[摘  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体育方面的理论知识、机械锻炼的技巧,还要与德育紧密协调,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教学是德育一个直接、有效的载体,将德育融于体育教學,通过一定的思想方法渗透,可实现教学上的相辅相成。本文将对两项教育的教学方式和途径进行研究,从当前体育教学的一些问题出发,分析德育在体育教学上的功能和优势,然后提出可供参考的策略,以及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具体实施德育的途径,以期达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体育教学;德育;方法途径

引  言

德育问题在教学工作中一直处于重要地位,备受关注。在当今时代,部分学校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只注意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的进度,而忽略了其关于人生观、价值观及正确道德取向的问题。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学生走出校门之后要面临社会上各种利益驱使和潜规则,会在心灵和道德上遭遇各种考验。如果学生只顾及个人利益与得失,就会产生相当严重的后果,甚至给集体、社会乃至国家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对此,本文讨论了德育工作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到位的问题,经深入分析研究后提出了相应的有效措施和途径。

当前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集体主义观念淡漠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很多活动都应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一些具体的运动项目更是离不开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相互配合,比如篮球、足球等球类项目。另外,还有一些游戏活动,需要学生分组协同作战,根据一定的规则集体完成。

当前,我国独生子女家庭占比较多,他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过程中比较缺乏集体观,一旦发生与自身利益产生冲突的情况,可能会有不顾全集体利益的行为。在一些体育活动和赛事中,很少有人愿意积极参与,部分学生没有为学校或者班级争光的意识,没有信念夺取名次,甚至还会拖班级后腿,这些都是德育缺失的现象,学生严重缺乏集体主义观念。

2.缺乏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一般是指遵纪守法、爱护公物、助人为乐、文明礼貌等。在体育课中,经常会用一些体育器械辅助教学,这时候就需要学生在使用过程中乃至平时生活里充分爱护公物。但是,笔者在一些调查中发现,很多学校的体育设施在体育课期间并未得到妥善使用和保护,甚至有个别学生蓄意破坏。另外,还有的学生不按体育课规定穿戴、上课走神、嬉戏打闹,这些都是不遵纪的表现,没有达到一个合格的、有道德的学生的要求,是非常不尊敬教师的行为。

3.体育道德意识淡薄

体育课程是学生在学校的必修课之一,可以锻炼学生的体能,提高其身体素质。一项体育运动在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演变为一项体育竞赛,而竞赛自然会伴随着一些道德问题。有的学生为了在竞赛期间取得好成绩,不惜违背规则使用一些手段;还有一部分学生在体育竞赛中与对手、裁判发生冲突,有肢体摩擦或者辱骂行为;甚至有少数人为了胜利而使用违禁药物,这些都是严重缺乏德育的现象。出现此类状况,不仅是学生单方面的因素,也和教师的教育方式及道德素质培养密切相关。因此,教师既要时刻注重学生的德育培养,又要保持良好作风,树立好的榜样。

德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功能体现

1.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学生阶段正是塑造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在当前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网络媒体铺天盖地,人们被巨大的信息量所裹挟,大学生会接触到各种信息,甚至会受负面信息影响而不自觉地沾染恶习,走向错误的人生方向。所以,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锻炼好身体,还要注意学生的思想动态,时刻与德育保持同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2.利于学生调整心态

现代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当他们在学校和生活中遇到难题时,容易产生挫败感,心理波动较大,会增加不良情绪。学生可以通过运动很好地排遣不良情绪,调整心态,再经过教师德育知识的引导,会使其鼓舞信心、增强斗志,迅速恢复良好的心态,顺利走出阴霾,摆脱挫败感。

3.利于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有些学生在体育课上较胆小,不敢勇于拼搏、竞争,责任心不够强烈,对此,教师要注意细心观察,及时鼓励学生,引导他们走出困境。比如,在比赛或训练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思想变化和情绪,适时鼓励并激发学生的获胜欲望,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将德育融入体育教学的策略

1.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体育教学

体育教学中会涉及各种运动,有的运动比较休闲,有的就有比较强的竞技意味。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将课程项目安排和爱国情怀、社会责任很好地串联,把爱国主义贯穿其中,通过一些优秀运动员或运动员团体的精彩表现进行生动的实例讲解,使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的同时,还能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心,以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爱国意识。学校还要适当组织一些竞技类的体育活动,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指导,不断提升其综合素质和体能。

2.将德育与体育教学同步进行

在学校中,进行体育课程的主要场所是体育课堂,课堂不仅是提高学生体育素养和体育技能的重要场所,也是提升素质教育的主要环节。在体育课堂上,教师要将德育与体育教学同步进行,使两者相融合。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度适当设计一些互动教学环节,让学生有充分的空间发挥自己的才能,领悟体育活动中所包含的德育知识,以促进其良好体育思想的形成,使身心健康成长。

3.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在教学环节处于引导者的重要地位,对学生来说是指路人,担任的是人生导师的角色,因此,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一方面,要注意思想政治水平的提升,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在自身素质不断提升的前提下为学生作出良好榜样;另一方面,要在体育课上起到标准的示范作用,保持良好的自信心和技能,发挥体育精神的感染力,以实际行动号召学生向高水平、优秀运动员和团体看齐。

体育课程中德育渗透的方法和途径

1.体育课程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方法

(1)游戏比赛法

体育游戏一般需要多個人共同完成,是最具标志性的群体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意识,还可以使其锻炼身体,愉悦心情。但是,既然是比赛,就会有胜负,胜负尚未分出时,学生要奋进拼搏,全力争取胜利,还要严守相关规则。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游戏比赛法就可以达到这个目的,学生在规则之内进行比赛,互相之间努力配合,会体现出尊重、拼搏、协作等优良品质。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引导者的作用,使学生在游戏比赛中收获一定的思想教育,如果赢了比赛,要戒骄戒躁;如果输了,也不应气馁,要再接再厉,越战越勇;不同团体之间要互敬互爱、公平竞争。

(2)评比激励法

巴甫洛夫曾说过,若外界的刺激使人原有的活动得到维持和发展,人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和情感。然而,在体育教学中,虽然评价、激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学生在这一外界刺激下获得满足感,适当增强学习信心,但是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尤其要注意场合。教师在不失时机地教育学生的同时,也要注意结合事情的严重性,留意语言的缓和度,更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对那些表现优秀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他们继续保持和发扬这种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教师一定要做到客观、公正、公平,这样学生才会信服,进而将教师的鼓励或批评转化为前进的内在动力。

(3)善取时机法

高校体育教学一般是教师与学生面对面进行示范教学,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随时观察学生的情况,当他们出现道德类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德育引导;应留意学生的言行举止,当其有不符合道德教育的行为时,要立即制止,耐心引导他们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并告诉学生出现类似状况时应如何作出正确的选择,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2.体育课程中进行德育渗透的途径

(1)教师树立德育榜样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保持言行的正能量,时刻作出表率,以便于学生参照,培养良好的习惯。教师在以身作则的过程中,要不断学习理论知识和技能,提升专业知识和综合素养。新时代,体育教师要积极转变陈旧观念,采取有效策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纠正,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注意传达乐观向上的思想,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努力强健体魄,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进而实现道德教育的目的。

(2)评价中注意德育的配合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及能力因材施教,奖惩分明。学生应在体育活动课中遵守一定的纪律,如果某个学生倚仗自己技能好而违反规则,那就应该受到惩罚。教师不仅要顾及学生的运动积极性,还要及时给他们提出改进建议和意见,并对其错误的观念、做法给予批评指正,以便让学生顺利、健康成长。每一个学生都有优秀的发光点和一点小毛病,所以,教师要善于从全面的角度看待问题,把学生的思想工作和德育培养放在首位。

结  语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培养的同时,也要注意德育意识和体能素质的培养,身心兼顾,平衡发展。在目前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仍然存在德育方面失范的行为,未能很好地把德育理念深植入心,长此以往,会引发连锁反应,波及学生的学习生活。因此,体育教师应将德育与体育教学相融合,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德育培养。此举不仅对学生现在的发展有重要影响,还会影响学生未来的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教师要认真分析部分学生德育失范的原因,在究其根源的同时,一方面强调德育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总结德育的功能,使学生摒弃集体主义观念淡漠、缺乏社会公德、体育道德意识淡薄等不良观念。教师在引导时,要用正确的方法,既要客观公正,又要不失时机,以起到有效鼓励学生的作用。另外,教师的言行举止是学生学习的榜样,会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教师应以高度的责任感严格要求自己,努力为学生做好榜样。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可以培养团体协作、体现互敬互爱的游戏或比赛,借此宣讲德育思想,鼓励学生拓展德育新思维。在当代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教育不能仅注重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除了成绩之外,还要看到学生更多的闪光点和优秀的品质。在体育教学中融入德育培养,不仅可以有效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还可以完善学生的道德品质,为祖国培养更多的优秀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陈美勇:《强化德育功能 转变教育观念》,《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S3期,第25-26页。

[2]刘旭、杜冰、张帆 等:《高校体育教育德育现状探析》,《中外企业家》2015年第9期,第182页。

[3]马姣:《湖北省高校体育教学中德育现状及对策研究》,学位论文,武汉体育学院,2010。

作者单位:西安音乐学院  陕西西安

猜你喜欢

方法途径体育教学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作用
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的有效运用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途径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