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食用农产品监管面临的挑战
2020-04-22王鹏超
王鹏超
【摘 要】 国家非常重视食用农产品的安全和质量,但是在实际应用和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尤其是农产品的安全问题。再者,也是为了避免质量不好的农产品流入市场,影响食品市场正常运营。因此,食品监管局要承担自己的职责,对食品监管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确保食品安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
【关键词】 食用农产品;监管;挑战
中图分类号:S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2096-1073(2020)02-0131-132
On The Challenges Facing The Regulation Of Edible Agricultural Products
WANG Pengchao
(Beijing China Organic Food Certification Center Beijing 100081)
[Abstract] The country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safety and quality of edible agricultural products,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which seriously affect people's health, especially the safe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Moreover, it is also to avoid the poor qual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to the market, affecting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food market. Therefore, the food regulatory bureau should assume its responsibilities, carry out effective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of food supervision, ensure food safety, and provide better security for the masses.
[Key words] edible agricultural products; regulation; challenge
現在社会和国家非常重视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性问题,而且在食用农产品质量监管过程中还要不断创新安全质量监管,深入挖掘,使其能够有效提升各项监管质量,防止发生食品安全问题,进一步提升农产品安全质量。但是在实际发展中食用农产品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一定要严格监管,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确保国民食品安全。
1 食用农产品质量监管中所面临的挑战
1.1 生产环境与产品质量安全要求严重不符
要知道,良好的产地环境时确保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影响食用农产品的安全质量。其一,现在有很多农产品的产地受污染比较严重,而且在短时间内无法改变,污染治理难度相对来说也比较大。其二,大多数农产品的产地环境相对来说比较差,而且各项检测数据信息也无法公开,还有很多从事基层农业生产指导人员和生产主体对自身产地环境并不了解。其三,在实际工作中,无法针对相应的产地、生态区、农产品质量和污染物进行分类控制,无法对其进行科学规划,各项监管措施也难以实施,而且这些情况在短时间内根据无法得到改善[1]。
1.2 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无法得到更好的应用
目前,我国农业产品技术和生产体系大多数都是围绕着增加产品来展开的,在一定程度上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相对来说比较落后。虽说近年来,政府部门正在不断加大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建设,但是因各项起步相对来说比较晚,农产品生产周期还比较长,所涉及领域也比较宽,在一定程度上与安全监管全覆盖的“四严”还有着很大差距。简单来说,科技支撑能力不足,因不同污染物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和要求也有着一定的差距,而且各项研究时间比较长,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安全数据资源,面对污染治理和质量监管还存在不足现象。农技推广体系无法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目前,农技推广的工作重心还没有转移到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上,对绿色生产技术集成的示范能力不足,虽说在某些项目或地方去的成功,但是在推广模式上还存在不足之处。因缺乏有效的宣传,各项检测信息传递不及时、推广部门对各项标准和问题也不了解。
1.3 执法能力与监管责任不能实现无缝对接
因农产品监管对象相对来说比较复杂,其监管范围还比较广泛,鲜活的农产品还比较容易变质、腐败,且生产规模和流通性比较小,从业人员也比较复杂等,种种因素都决定了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将会面临很多困难。其一,相关法律法规之间的协调性还不够强,经常会发生执法错位或越位的现象,导致各项监管工作不能实现无缝对接。其二,各项监管权利的配置在某种程度上不协调,实行分级管理,或由当地政府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影响监管部门的执行。其三,各项法律所赋予的权利只能是在农业部门对生产企业和合作组织对其进行监管,但是对于散户农民只能是以教育为主,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尤其是乡镇部门,检测实用性并不高,而且执法能力也比较弱。
2 食用农产品质量监管的有效策略
2.1 實现基层检测数据信息共享
在信息化时代,食用农产品的检测技术手段也在不断地提升,需要各级食品部门设立相应的技术部门,并且还要重视相应检测技术,以此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更加有效。目前正是各项法律法规过渡阶段,农业系统还需要长时间的磨炼和发展,相应的检测机构也需要延伸到镇级单位,建立有效的食品和农业部门,同时还要实现检测资源共享,使其能够弥补检测能力滞后的问题。
2.2 注重食品监管部门与基层农业的合作协调
因缺少各个部门之间的有效合作,基层监管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在某种程度上导致各项农产品监管活动无法顺利开展,甚至还会造成其他部门重复采集的现象。再者,还要清晰各个部门之间的责任和权限,使其能够降低各个部门出现问题相互推诿的概率。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要适当规避一下法律滞后的问题,若是出现新的问题或旧问题时,一定要重视农产品和食品监管部门的沟通和协作。
2.3 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体系
若是想要对农产品进行有效的监控和控制,那么就要从生产流程、加工以及流通等各个环节制定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同时还要完善各项生产技术、完善产地环境、完善产品质量和卫生等。再者,对经营农产品的企业或者中介,对各项食用农产品进行有效的抽检,并且根据各项抽检的结果完善各项数据信息建设,再针对不足之处完善各项食品安全制度管理。
其一,法律层面。食用农产品质量监管部门要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等各项法律法规,根据相应的法律安全准则来管理各级部门,使其能够做到分工明确,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并确保工作质量。再者,农产品安全监管部门作为最重要的部门,在实际工作中还要与食品药品部门及农业部门做好各项沟通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避免出现各项监管漏洞,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促使食品监督管理部门能够明白自身职责的所在[2]。
其二,制度层面。食用农产品质量监管部门应将各个部门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分配到地方各级食品安全监管当中,而且要能够做到随时随地抽查。为了能够有效提升食品安全管理质量,还可以使用对比的管理制度。以省级为单位,每年对各市级、县级进行有效评估,筛选出成绩最好的队伍,并给予相应的鼓励,并且要将成绩公布出来,对不合格部门进行相应的惩罚,促使各个部门能够重视该工作,提升各项监管力度,为人们的生命安全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2.4 加大食用农产品质量监管的力度和资金投入
为了能够有效提升食品安全监管力度,我国应加强对相关部门的扶持力度,使其能够有效提升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其一,要加强人力扶持力度。我国食用农产品监管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其主要原因就是监管人员的监管力度不够严格,缺少专业的技术支持。因此,政府部门要招揽更多的专业性人才,使其能够有效提升安全质量监理。其二,对监管设备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对各项农产品生产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同时政府部门还要根据相应产品对其进行有效的数据信息收集和整理,定期检查各项设备并做好各项维修工作,对不好的设备进行有效的更新和替换,确保食品监督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下去[3]。
3 综上所述
食用农产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关系到数千万人的身体健康。因此,各级政府部门一定要重视使用农产品的安全质量问题,严格监督、监管,督促各项管理制度和责任制的落实,确保食品安全万无一失。作为人们“舌尖”安全的监管者,我们要以最严格的标准和监管力度,做好各项监管工作,落实食品经营者的责任,绝对不能抱着敷衍或无所谓的态度去面对,坚决不能让有问题的食用农产品流入市场,做好各项农产品安全质量的监督和管理,为人们的生命安全提供最基本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李宜珈.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管现状分析[J].食品 安全导刊,2019(29):80-81.
[2] 李香庭. 我国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完善研究[D].烟 台大学,2019.
[3] 刘顺字,林双娣,郭淑贞,余其峰,赖秀桃.新《食品安全法》视角 下基层食用农产品监管现状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7, 45 (17):228-230+233.
(编辑:赫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