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信息技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020-04-22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南华初级中学

天津教育 2020年9期
关键词:三棱锥重难点三角形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南华初级中学 李 强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已经得到了深度融合,成了教师教学的常规手段,科学、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能够打造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只要经过不断地探索与实践,就能够找到切合实际的具体的教学办法,总结出自己的教学经验,更好地提高教学的效率。运用信息技术可以突破教学重难点,让抽象的数学问题化为形象具体的问题,破解教学中的难题。

一、发挥信息技术的有效手段,化解数学抽象问题

有的教学理论家认为,学生在学习数学以前就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经验,教师的最大作用就是唤醒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让他们在经验的基础上,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总结出更好的学习经验。数学新大纲也指出,学生学习的数学内容应当具有现实意义,富有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在独立自主的探究中掌握数学知识。传统的教学方法都是教师在讲台上讲,一边讲一边在黑板上写写画画,这样的课堂气氛显得比较死板,学生容易疲劳,学习兴趣提不起来,效率就不高。遇到有些非常抽象的数学概念或者是公式,则需要教师反复讲解,学生才有可能听懂。信息技术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这个问题,它可以通过图片以及动画的形式,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从而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例如教学《三棱锥的旋转动图》时,教材上只有平面化的静图,学生只能看到眼前的而看不到背后的东西,更无法感知棱、面旋转的轨迹。而我们使用多媒体几何画板后,问题变得非常简单。对所有三棱锥进行旋转,并演示其过程(顺时针转和逆时针转),这样学生就会更容易观察到,三棱锥的旋转都有一个基本的图形组成,都有中心点,旋转方向有顺时针和逆时针两种,为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打下了基础。多媒体的演示,使学生形象、生动地了解了三棱锥的旋转,把一个抽象复杂的问题形象简单化了,有效地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让数学问题变得丰富多彩

新课标指出,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动手实践能力,独立自主的探究与教学的重点,要经过长期的培养才能形成。在实际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有些实践性比较强的基础知识,由于教学设施的限制,教师无法进行实际演示,如果教师凭借口头讲解,学生很难以理解教学内容。有了信息技术的辅助,这些抽象的问题就能够轻而易举地解决了。让学生在观看动画演示的过程中实现手脑并用,达到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稳定性”这一章节内容时,利用课件展示各种形状的图形,配合生活当中的一些实际图片,学生基本上就能猜出哪个图形的稳定性强。比如生活当中信号塔、高压线电杆塔的结构,都是由大大小小的四边形和三角形组成。从大的图形看,好像都是由四边形组成,但仔细看,就能发现其实都是由大大小小的三角形组成的。这样学生就会得出一个结论,是不是四边形和三角形的稳定性强呢?通过动画演示,学生最后明确了三角形的稳定性最强,四边形的稳定性最不好。通过对比学习,学生对三角形的稳定性有了深刻的印象,从而就能够明白所有的铁塔都是由大大小小的三角形构成的原因。在实际生活当中,人们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来加固板凳,就会明白为什么长条板凳时间长了,板凳腿就会松动,人们加一条木棍就稳定了的原因。信息技术的多样化,丰富了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简化了很多教学过程,学生能够利用大量的时间进行有效的学习,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特长,突破教学重难点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由于年龄的限制,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并不是很好,有些数学概念和公式显得非常抽象,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有的时候虽然记住了概念、公式,但是对概念内容的理解不够深刻,公式的应用不够灵活,这样就导致了他们学习效率的下降。信息技术手段具有随意增补、调换的功能,能让一些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变得简单、直观。例如教学《圆的面积计算》时,许多教师喜欢用割补法来讲解其中的原理,但割补成的长方形也只是近似,而不是精确,因此很难让学生理解圆的面积公式。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可以用信息技术来进行圆的割补演示,即把圆可以2等分、3等份、4等份…N等份。当我们把圆分切割成更多的小扇形时,它拼成的长方形就更接近于长方形。这样,在演示的过程中就突出了教学的重难点,学生能从课件演示的推导过程理解公式的含义,在以后的计算过程中,能够正确理解和计算。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于一些通过增补调换来进行知识推导的内容,学生可以自己进行演示推到了。

在数学教学当中,逻辑推理往往是教学的重难点,抽象思维不强的学生,学习起来就比较吃力,通过信息技术的推理,学生能够形象、直观地了解推理的过程,这样就能更容易理解。科学、正确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不是能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数学的思维能力,正确的思维计算能力,为他们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利用信息技术让数学问题生活化

数学知识虽然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但在课堂教学中,受资源的限制还是非常明显。教师、教材呈现的大多是平面化、静态化的知识,无法与生动鲜活的生活结合起来,致使数学教学显得单调、枯燥、陌生、复杂。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正好有这方面的优势,它可以将整个世界、生活引入课堂,用最形象的方式呈现生活的本来面貌,将知识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让数学教学更加贴近生活,更容易将看不见、摸不到的知识用具体的生活实例演绎出来,让学生可感、可听、可视;能从不同视角、不同方式,形象、生动地呈现知识的内在规律,让课堂不再受时间、空间、抽象、宏观、微观的限制,让学生充分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开拓学生视野,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也让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了信心,真正体会到数学其实是来源于生活的,并不是高大上的象牙塔,从而更好地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和价值,也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信息技术已成为改变这个时代的重要因素。无论如何发展,数学教学都必须依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和课程标准进行。多媒体手段的选择使用更以实用为标准,这样既能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又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真正做到“为我所用”。实践证明了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但同时也反映了许多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时出现的问题。因此,我们只有对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有一个清醒、正确的认识,把握好课堂运用原则,解决好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不断加以改进、提高,才能有效破解数学教学中的难题,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更好。

猜你喜欢

三棱锥重难点三角形
三棱锥中的一个不等式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画一画
化学平衡重难点知识突破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Units 1-3重难点预习
两道三棱锥题目的探究
Units 13—14重难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