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造林场羊肚菌自然发生处不同土层土壤情况分析

2020-04-22原佳敏李云霞柴美清张锁峰李素玲

山西农业科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羊肚速效土层

李 青 ,原佳敏 ,李云霞 ,柴美清 ,张锁峰 ,李素玲 ,刘 虹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试验研究中心,山西太原030031;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31)

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ta)又名羊肚菜、羊肚蘑等,属于子囊菌亚门(Ascomycota)盘菌纲(Discomycetes)盘菌目(Pezizales)羊肚菌属(Morchella)[1-2]。无论从营养价值还是从经济价值、社会生态效益等方面来看,羊肚菌都是一种价值较高的食用菌[3-5],因此,羊肚菌栽培成为食用菌产业的新方向。近年来,人工栽培羊肚菌是菌类科学家研究的热点之一,经过多年研究,羊肚菌栽培技术取得了阶段性成果[6-7],但是仍然存在产量、质量稳定性差等技术难题,商业化生产有很大风险[8-9]。因此,继续研究羊肚菌发生与气候、生态、土壤等环境的关系非常必要。

本研究在山西临汾地区一片封闭的人造杨树林场(林场内连续3 a自然发生较大量羊肚菌)进行,从土壤pH和主要养分入手,研究该地能够连续自然发生羊肚菌的原因,以期为解决生产中存在的产量、质量稳定性差等实际问题提供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地概况

研究地位于山西襄汾县新城镇丁村汾河边一个深沟里的林场,当地村民称其为滩里。林场海拔438 m,其前身为盐碱荒地,主要种植杨树,树龄11 a,面积约8 hm2,林场自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试验研究中心“羊肚菌栽培基质筛选”课题组成员发现羊肚菌开始,连续3a都自然发生较大量的野生羊肚菌。

1.2 试验材料

2016年在该林场随机选取5处羊肚菌发生处(编号分别为 XF1、XF2、XF3、XF4、XF5),在距离羊肚菌生长处 0、50、100cm处分别采集0~5、5~10cm土层土壤样品,带回实验室进行分析测定。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对土壤样品进行pH值、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的测定。土壤的pH值测定采用精密数显酸度计;有机质测定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稀释热法);有效磷测定采用钼锑抗比色法;速效钾测定采用火焰光度法;碱解氮测定采用扩散吸收法[10]。

1.4 数据处理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3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SPSS软件进行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羊肚菌生长处土壤pH情况

从图1可以看出,在0~5 cm土层,羊肚菌生长处土壤pH值为7.68~7.88,随着采样点与羊肚菌生长处距离的增加,土壤pH升高;在5~10 cm土层,土壤pH无明显趋势。在距羊肚菌生长处相同距离的地方,不同土层土壤pH值有所差别,其中,在羊肚菌生长处(0 cm),5~10 cm土层土壤pH值高于0~5 cm土层;在距羊肚菌生长处50 cm处,5~10 cm土层土壤pH值高于0~5 cm土层(除XF1外);在距羊肚菌生长处100 cm处,0~5、5~10 cm土层土壤pH值无明显规律。

2.2 羊肚菌发生地土壤养分含量变化情况

由表1可知,在0~5 cm土层,羊肚菌生长0 cm处土壤有机质含量在28.64~35.66 g/kg;随着距羊肚菌生长处距离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逐渐降低,除XF2、XF3的0、50 cm处有机质含量差异不显著外,0、50、100 cm处土壤有机质含量之间差异显著;在5~10 cm土层,0、50、100 cm处土壤有机质含量之间差异显著,但无明显趋势。从表1还可以看出,在羊肚菌生长处(0 cm),0~5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5~10 cm土层;在距羊肚菌生长处100 cm处,下层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上层土壤。

表1 羊肚菌生长处土壤有机质含量分析 g/kg

从表2可以看出,在0~5 cm土层,羊肚菌生长处(0 cm)土壤中碱解氮含量为160.7~237.2 mg/kg;随着距羊肚菌生长处距离的增加,土壤碱解氮含量逐渐降低;在5~10 cm层,5个采样点土壤碱解氮含量无明显趋势。由表2还可以看出,在0 cm处,上层土壤碱解氮含量均高于下层土壤碱解氮含量。

表2 羊肚菌生长处土壤碱解氮含量分析 mg/kg

从表3可以看出,在0~5 cm土层,羊肚菌生长处(0 cm)土壤有效磷含量为15.77~20.52 mg/kg,显著低于50 cm处土壤有效磷含量,高于100 cm处土壤有效磷含量(XF2除外),且在XF1、XF3采样点间差异显著;5~10 cm土层,0 cm处的土壤有效磷含量均高于50 cm处,且在XF1、XF3、XF5采样点间差异显著,0 cm处的土壤有效磷含量也均高于100 cm处,除采样点XF3外,其他采样点间差异显著;在羊肚菌生长0、50 cm处,0~5 cm土层土壤有效磷含量低于5~10 cm土层土壤有效磷含量(XF3除外)。

表3 羊肚菌生长处土壤有效磷含量分析 mg/kg

从表4可以看出,在0~5 cm土层,羊肚菌生长处(0 cm),土壤速效钾含量为389.8~545.1 mg/kg,随着距羊肚菌生长处距离的增加,土壤速效钾含量逐渐降低,且不同距离处土壤速效钾含量间差异显著(XF3除外);在5~10 cm土层,距羊肚菌生长处不同距离土壤速效钾含量无明显规律。由表4还可以看出,在羊肚菌生长处(0 cm),0~5 cm土层土壤速效钾含量高于5~10 cm土层(XF2除外);在50、100 cm处,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

表4 羊肚菌生长处土壤速效钾含量分析 mg/kg

2.3 羊肚菌发生地土壤pH值与各养分含量及不同养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由表5可以看出,土壤pH与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碱解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有机质含量与碱解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其余养分间及养分与pH间相关性不显著。

表5 羊肚菌发生地土壤pH值与各养分含量及不同养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中,在羊肚菌生长处0~5 cm土层,土壤pH值为7.68~7.88,有机质含量为28.64~35.66g/kg,碱解氮含量为160.7~237.2 mg/kg,有效磷含量为15.77~20.52 mg/kg,速效钾含量为389.8~545.1 mg/kg,随着距羊肚菌生长处距离的增加,土壤pH逐渐增高,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含量逐渐降低;与0~5 cm土层相比,5~10 cm土层土壤pH值较高,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含量较低;土壤pH与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碱解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有机质含量与碱解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土壤pH值对土壤的化学性质和生物的吸收有显著影响[11]。现代研究形成的共识是羊肚菌生长适宜的pH值略高于一般真菌。有研究认为,中性或微碱性的土壤适合羊肚菌的生长,但不同的地区会略有差异[12-13]。赵永昌等[14]研究表明,云南丽江、剑川羊肚菌发生区的土壤pH值为中性偏弱酸性,而伊平昌[15]研究表明,青海省大通县羊肚菌发生区土壤pH值为中性偏碱性。对于山西羊肚菌,有研究表明,pH值在7.0~7.6时发生最多[16]。本研究中,羊肚菌生长处土壤pH值在7.68~7.88,偏弱碱性,与韩鹏远等[16]、李毅等[17]的研究结果一致。

土壤养分及其生态环境是制约羊肚菌生长的重要因素[18]。目前,在羊肚菌栽培中,利用土壤中的养分来满足自身的生长或通过营养袋补充所需营养,这些都充分证明土壤元素对羊肚菌生产的重要性[19-20]。李莹霞[21]研究认为,羊肚菌的发生依赖一定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其中,磷、钾、锌的适宜含量显得尤为关键。赵永昌等[22]研究表明,土壤富含磷、钾、锌是羊肚菌发生的重要条件。何培新等[23]研究表明,郑州市粗柄羊肚菌特别是体积较大子实体下方的土壤有机质比较丰富,总氮含量较高。本研究结果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认为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速效磷含量高的土壤环境发生羊肚菌的可能性更大,但是与高小朋等[24]研究得出的野生羊肚菌的生长对土壤条件并无特殊的要求的结论不同。

本研究还对不同土层土壤pH及养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羊肚菌生长处0~5 cm土层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均高于5~10 cm土层土壤。这可能是因为羊肚菌营养积累阶段菌丝主要活动区域在表层,菌丝会从土壤深层向表层富集营养,从而将土壤中养分由深层转移至表层。此结果与黎智文等[19]的研究报道中钙、钠、钾在表层土壤的含量高于深层土壤含量的表现相同。但有效磷含量表现为0~5 cm土层低于5~10 cm土层,与黎智文等[19]研究中磷含量的表现不同,这可能是因为在子实体生长阶段,羊肚菌对表层土壤中有效磷吸收量较大,而菌丝此时已不能从下层土壤中有效富集磷元素导致。

本研究还对土壤pH值与各养分含量及养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H值与土壤有机质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碱解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土壤有机质含量与碱解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可以通过适当调节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含量来调节土壤的酸碱性,达到改变土壤pH值的目的,从而使栽培环境适合羊肚菌发生。

猜你喜欢

羊肚速效土层
小小羊肚菌 拓宽致富路
土钉喷锚在不同土层的支护应用及效果分析
如何合理使用速效救心丸?
土层 村与人 下
土层——伊当湾志
土层 沙与土 上
《羊肚菌“喝水”有学问》
羊肚菌药膳之“扬眉吐气”
别把急救药当常用药
土壤速效钾测定方法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