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桑优12在石山区种植技术研究及效益分析
2020-04-22潘德健周世西李健伟文柳璎
潘德健,周世西,李健伟,文柳璎
(1.百色市蚕业技术指导站,百色市533000;2.那坡县蚕业技术指导站,百色市533900)
弄汤村位于百色市那坡县平孟镇东部,东与靖西市相邻,南与越南接壤,全村边境线长达5 km,地处海拔700 m的大石山区,属典型的“老、少、边、山、穷”地区。弄汤村人多地少,是深度贫困村,自然环境条件恶劣,深度石漠化,土地基岩呈半裸露状态,土层浅而瘠薄,长年干旱,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系统失衡,是那坡县石山区环境条件最为恶劣的地区之一。根据桂桑优12适应性较强,生长旺、长叶快、壮枝多、节间密、发芽早、落叶晚、抗旱力较强、再生能力强等特性[1],在弄汤村示范推广种植桂桑优12品种,初步了解该品种在石山区的种植产量及效益,对该品种在百色其他石山地区推广种植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桑园种植及管理
1.1 桑地选择及整理
在弄汤村附近相对连片的6.67 hm2玉米地,清除原来种的玉米杆、杂草,顺应石山地形相对按行距80 cm、株距20 cm划线开沟或开穴,施足农家肥作基肥。
1.2 苗木选择及处理
桂桑优12桑树品种:根须直径0.3 cm以上的检疫合格实生桑苗。对桑苗进行修剪,然后按15~18 g生根粉加上15 kg水后与黄泥搅拌配制并将根部浸泥浆后种植。
1.3 种植规格及方法
桑树于2017年2月种植,按照开好的沟或穴种植,泥土雍过根茎3 cm左右并用脚踩实。
1.4 桑园培肥
桑芽长至3片叶时每667 m2施用45%复合肥(N∶P∶K=15∶15∶15)20 kg、尿素5 kg,待桑树长到13张叶再施复合肥(N∶P∶K=15∶15∶15)20 kg、氯化钾5 kg,6月开始饲养第一批蚕,当年养3批,于9月底结束,每批蚕沙喷菌种进行无害化集中堆沤处理,留作桑园冬伐基肥。
1.5 树形培育
当年冬季期间进行冬伐,采用根刈即当年生长健壮枝条留3~4个芽,离地面10~15 cm剪伐并剪除弱小枝条或侧枝,全园翻耕并开沟或穴施入按照1 500 kg/667 m2用量当前堆沤腐熟的蚕沙和农家肥,立春期间每667 m2施入复合肥(N∶P∶K=15∶15∶15)80 kg、尿素25 kg、氯化钾20 kg,覆土压实。
1.6 桑园管理
翌年4月下旬开始饲养春蚕,全年采片叶作为收获方式,饲养蚕4批,夏至前后3 d进行夏伐,夏伐采用低刈方式即留上半年健壮枝条芽4~6个,离地面30 cm左右剪伐,剪除枯枝、弱小枝,夏伐后在桑行中间开沟或桑穴边施入化肥:每667 m2复合肥(N∶P∶K=15∶15∶15)60 kg、尿素20 kg、氯化钾10 kg,覆土压实。8月中旬开始采片叶养蚕3造,全年可养蚕7造。
2 饲养和调查方法
2.1 蚕饲养技术方法
2.1.1 蚕种选择 全年选择两广二号家蚕品种饲养,由小蚕共育户提供合格3龄商品小蚕。
2.1.2 饲养模式 选择用竹、木搭成2~3层蚕台采片叶饲养。
2.1.3 养蚕技术 按照片叶育养蚕技术标准进行饲养[2],采用每日3回育,定期进行蚕座、蚕体消毒、添食抗菌药物预防蚕病等,做到良桑饱食。熟蚕自动上蔟,采化蛹茧。
2.1.4 蚕沙处理 蚕沙无害化堆沤返还桑园。
2.2 桑园产量调查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法,上半年、下半年各调查一次,分别选择3个地块,每个地块选择3个区,每个区随机选择高、中、低3个点测产,每个点调查4 m2面积内有效枝条数和有效叶片数,调查20片桑叶重量算出平均单叶重,计算全年每667 m2桂桑优12产叶量。
2.3 蚕茧产量调查方法
待全年养蚕结束后,随机对弄汤村9户养蚕示范户全年蚕茧产量进行统计,分别计算出每667 m2桑园养蚕量、产茧量、产值。
3 结果与分析
3.1 桑园产量调查
分别于2019年5月20日、9月26日采用随机抽样法对桑园产量进行调查,调查各调查点4 m2有效枝条数和有效叶片数,计算出每平方米的平均数,每个调查点分别测20片叶片重量,算出平均单叶重,分别算出上、下半年每667 m2产叶量,得出全年产量。从表1中可以得出,每667 m2桑园全年产叶量最低为2 554.99 kg,最高2 749.31 kg,平均产量为2 659.04 kg。
表1 2019年弄汤村桂桑优12测产统计表
3.2 蚕茧产量调查
于2019年10月25日随机对弄汤村9户养蚕示范户全年蚕茧产量进行统计,从表2中可以得出,9户农户中,每667 m2桑园最高可养蚕4.29张,最低为3.81张,平均每667 m2可养蚕4.09张;每667 m2产茧量最高为172.80 kg,最低为158.80 kg,平均166.71 kg,那坡县2019年蚕茧均价为45元/kg,得出2019年每667 m2桑产值为7 501.95元。
表2 2019年弄汤村蚕茧产量调查表
3.3 效益分析
发展种桑养蚕前,弄汤村主要以种植玉米为主,通过调查养蚕户之前种植667 m2玉米的产值、纯收入,分别与种桑养蚕的生产收益作分析比较。从表3中可以得出,种桑养蚕的主要成本为种子种苗、肥料、农药、蚕具等其他投入(因人工出自农户,暂不计入成本),根据相关文献记载,2019年广西片叶育养蚕投入成本约为1 458.97元[3],根据对弄汤村村民调查,当地种植玉米的主要成本为种子、肥料、农药等投入,为265.00元。每667 m2桑园、玉米的产值分别为7 501.95元、1 020.00元,纯收入分别为6 042.98元、755.00元,每667 m2桑园产值、纯收入分别是玉米的7.35倍、8.00倍。种桑养蚕的效益远高于玉米。
表3 每667 m2种桑养蚕与种植玉米生产收益表
4 讨论
4.1 桂桑优12在那坡县石山区种植经济效益显著
在弄汤村种植桂桑优12品种,每667 m2桑园最高产叶量2 749.31 kg,每667 m2桑园最高产蚕茧 172.80 kg,平均产叶量为2 659.04 kg,每667 m2桑园可养小蚕4.09张、产茧量166.71 kg,每667 m2产值7 501.95元,显著高于传统种植玉米的经济收入。种桑养蚕各项指标与百色市其他水肥条件较好的地区基本持平。
4.2 石山区发展蚕桑产业具有很好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经过在该村示范推广桂桑优12品种的种植,辐射带动4个屯种桑133.5 hm2,鲜茧产值1 305.6万元,参与养蚕169户350人。政府积极配套产业基础设施,种桑养蚕为越南边境石山区农民提供脱贫致富之道。石山区发展蚕桑产业是治理和利用石漠化土地的一种经济生态模式[4],具有较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特别是在百色贫困石山区发展种桑养蚕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充分、合理利用土地等各种资源[5],可以最大限度发挥效益,为当地经济发展开拓更大空间,可加快培育发展更具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有力地促进石漠化地区贫困群众尽快整体脱贫致富,进一步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5 小结
桂桑优12在那坡县恶劣环境条件的石山区种植表现适应性强,有较强的耐受性,耐旱、耐寒、耐贫瘠、喜钙需钾,生长量大且再生能力强,产量高,叶质好。本次调查研究种植该品种获得较好经济收入,掌握该品种在石山区种植及管理技术,为今后百色石山区引进和推广新品种提供技术支撑,下一步将要继续深入研究探讨筛选出最适合该地区的桑树新品种,推广先进实用养蚕技术,不断提升石山区蚕桑产业综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