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众传媒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有效应用

2020-04-21周潇

传媒论坛 2020年2期
关键词:公民道德大众传媒建设

周潇

摘 要:大众传媒始终是当前公民道德教育的主要载体,利用大众传媒实施公民道德教育工作是当前公民道德教育实施的重要方式。大众传统的发展为公民带来生活方式的改变,也使得公民道德观念和身心健康受到负面影响,对公民道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增强公民道德建设也就不能忽视大众传媒的作用。本文分析大众传媒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应用的现状,深入探讨大众传媒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应用措施。

关键词:大众传媒;公民道德;建设;应用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02-0-01

一、引言

改革开放政策落实之后,我国大众传媒得到比较快的发展,电视和网络及广播等大众传媒已经有效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对人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判断等方面也会造成直接影响。大众传媒属于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和途径,无论对社会进步还是公民个人社会化发展都具有积极推动作用。但是大众传媒中包含着的不当信息也容易对人们思想产生不利影响,对公民道德教育也会起到消极作用。因此,研究大众传媒的公民道德建设问题,能够促使公民道德意识得到更好的培养,充分改善社会的风气,推动大众传媒更好发挥公民道德教育的积极作用[1]。

二、大众传媒对公民社会道德影响现状分析

(一)大众传媒对公民社会道德的积极影响

首先,大众传媒低公民道德建设具备重要的载体作用,报纸和电视及广播等大众传媒逐渐成为促使道德教育主体和课题之间沟通的重要媒介及载体,在对道德文化信息传递和公民道德认知形成方面存在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此外大众传媒也具备搜集信息内容和传递信息内容的功能。大众传媒也能够对公民道德教育的开展提供必要的引导作用和监督功能。大众传媒在正面引导及错误纠正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效改善当前社会的道德环境风气,以达到道德教育的具体目的。再次,大众传媒包含着对公民道德教育评价的认知功能,大众传媒指导人们追求真善美,引导人们认知道德的规律和规范自身的行为。

(二)大众传媒对公民社会道德的消极影响

大众媒体的社会道德教育功存在着不断削弱的趋势,由于大众传媒本身具有的娱乐化功能需求明显,也促使其更加倾向于世俗化和物质化,而人们长期接收这些信息内容的时候,也容易出现过度沉溺通俗娱乐与表层信息的现象,无法凸显出道德舆论的教育引导作用,对人们道德观念的确定具有不利影响。另外也会使得大众媒体的公正性受到不利影响。由于目前社会阶层多元化特点突出,社会成员所具有的主观需求与选择也会造成大众传媒的内容和作用都受到直接影响,容易造成大众传媒迷失公正客观的态度,公民的利益与道德需求也就无法充分体现出来[2]。

三、大众传媒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具体应用

(一)强化政府对大众传媒的监管力度及示范导向

国家相关部门根据大众传媒信息内容发布和信息传播等情况,有效构建较为完善的立法,从而确定比较健全的大众传媒法律法规体系。同时有效完善当前行政监督机关的监督机制,对大众传媒活动实施规范化和法律化及透明化的监督管理,政府也要确定传播的具体方针和规范化要求,利用行政手段和法律方式,对媒体社会秩序有效规范,构建更加积极健康的大众传媒传播环境。对大众媒体实施比较严格的媒体审查,避免一些比较庸俗的内容进入到市场,尤其是在寒暑假阶段,更加要對大众传媒传递的内容严格审查处理,避免不良文化的流入,使影视作品内容可以保持积极健康的特点,和先进文化标准更加符合,满足大众的文化需要。对网络视频和网络游戏等也要加强监督力度,树立正确的经营管理理念,增强网络文化建设。最后也需要加强政府的社会意识及社会舆论的示范导向作用,构建舆论的相关示范宣传机制,政府部门需要对社会中和舆论界的热点问题组织专家学者实施针对性论证,组织媒体做到广泛宣传,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主流意识作为重要导向,更好地指导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和电视广播在进行热点事件和舆论报道及引导方面需要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加强大众对媒体信息的判断吸收能力

大众对媒体信息接收的时候,个人的判断吸收能力差异明显,尤其是其中一些青年群体在对不同媒体的不同信息接收的时候,通常缺乏正确判断,对信息中包含着的糟粕成分和负面成分往往无法做出正确判断,容易迷失自我,使得这些群体更加容易成为有毒有害信息的受害者。对此需要对大众进行媒介教育,促使大众对媒体提供的低水平庸俗文化内容具体更强的抗拒意识和能力,鼓励受众能够认清并抵制大众传媒所具有的负面影响,有效保护大众媒体中所包含着的一些较为优秀的传统文化理念及观念。高校和大众媒体要发挥自身的主流作用,对学生思想加以引导,培养大众对信息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帮助青年群体能够吸收更多的精华信息内容,提升大众接受媒体信息素养和道德素养[3]。

四、结束语

大众传媒始终是党领导的媒体,其大众性的特点要求其具备社会影响和社会效益,政府及大众媒体需要床身更好的传媒环境,为大众思想道德教育创建更加良好的舆论环境,促使其公民道德教育功能有效发挥出来[4]。

参考文献:

[1]张松.手机媒体的公民道德教育功能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 2016.

[2]金帼.大众传媒的时代变革对公民政治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安庆师范大学,2016.

[3]冯小胜.提升大众传媒对公民道德影响力的思考[J].视听纵横, 2015(06):99-101.

[4]葛长青,寿可.发挥大众传媒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作用[J].传媒观察,2002(1):59-60.

猜你喜欢

公民道德大众传媒建设
寒露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中国语境中的公共道德与公民道德辨析
浅析大众传媒对当代文学的影响
大众传媒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学的困境与对策
浅谈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的缺失
巴州纤检所开展第十四个“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
论公民道德教育的普世性与民族性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