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主旋律下口语传播的发展现状分析

2020-04-21魏如玉

传媒论坛 2020年2期
关键词:主旋律

魏如玉

摘 要:口语传播指的是有声语言创作主体进行语言传播的过程。通过语言的编码到解码全过程将语言信息传送给接收者,用口语传达思维的传播方式。语言是人类独有的功能,早在公元前500多年就已经出现语言,语言的口语化传播能够在人类的劳动的过程中起到沟通交流的作用,人类在语言的口语化传播帮助下进行劳动、分工、合作,形成有序的人类社会。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口语传播,就目前而言,国内口语传播的发展缺乏一定的学科构建,并没有形成完整的学科系统,是一门有待完善新兴学科。

关键词:主旋律;传播与媒介;状态分析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02-00-02

自古以来,语言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际方式产生着影响。人类对语言的运用是组成人类社会的重要条件,也是人类进行社会交际的基本条件,是所有社会成员需要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人类在劳动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语言符号用来进行口语传播,大大提高了社会成员之间的沟通效率和劳动效率,例如,社会方言中“行话”的出现,医生观察病人症状,会用到“舌苔” “左扁桃体” “脉象”等词语进行口语传播;播音员主持人会使用“传播” “舆论监督” “播音发声”等词语进行口语传播。很好的证明了口语传播促进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时至今日,口语传播凭借其十分强大的交际性为新语言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语言中的词汇量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增加,表达内容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丰富。例如“老铁” “走你” “厉害了我的哥”这些新词的出现,被人们广泛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特别是根据新词语而命名的歌曲及电影《厉害了我的国》,这体现口语传播使得语言在不断地进行革新,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流方式。

一、人类社会中口语传播的重要性

语言表达能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物理属性。人类作为一个生来对语言基本性质毫无所知的机体而言,能够学会语言使用的规则,并将语言用发声器官表达出来,这种语言习得机制使人类区别于动物,是本身带有的物种属性。研究证明胎儿在母体内就已经具备了语言能力,这是由于外界的语言对其潜移默化的影响,胎儿能够分辨出自己所熟悉的人的声音和说话的语气,在没有出生之前就已经具备语言的学习能力。婴儿在8个月前具备了学习所有语言的能力,能够准确识别语音的不同差异,但在8个月以后这种能力会逐渐退化。语言习得机制被科学研究证明是人类大脑遗传而来的一种物种属性,语言并非全部是后天习得,这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大前提。我们人类的左脑有着语言功能区,掌控着人类听说读写的功能,布洛卡区也就是“说话中枢”,它对语言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由此证明,人类的语言功能是与生俱来的。

口语传播的发展贯穿人类文明发展的始终。在19世纪初,语言被加以运用到各个领域,语言历史研究成果表明了人类对语言的认知取得了空前的进步。在20世纪中下叶,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在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中产生了重大影响,促使形成众多交叉学科,这些交叉学科都与口语传播息息相关,并且促进着相关学科的发展。到现在为止,以口语传播发展较为成熟的美国为例,“口语传播学”一直以来都是美国传播学的重要研究方向,多数大学都开设了独立的口语传播学,对口语传播学以及相关学科不断进行深入研究。而我国的口语传播发展相对缓慢,从利玛窦到钱玄同到国家语委,都在试图让汉语的语音体系统一并成熟起来,让语言的口语化更好地进行信息交流与传播。口语传播的内容常常会对人的思想产生冲击,表现为人们对信息的编码到解码过程中,事实上,口语传播贯穿了人类社会的始终,而我们需要去将它建立起来,形成一门完整的学科体系。

二、口语传播与媒介的融合

现如今,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口语传播发展现状在多元化的媒介环境中体现最为明显,以广播电视口语为例,要求口语传播的效率和传播的质量,弘扬时代主旋律,符合当下主流价值观。如果没有快速敏锐而逻辑清晰的内部语言组织能力,就不会有流畅自如的外部语言表达。如何发展口语传播成为了一项新的工作,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类对语言的研究方法再次有了新进展,尤其是在互联网方面。

首先,科学技术的进步形成了口语传播与媒介相融合的新常态,让二者紧密相连。特别是人工智能的出现,使得机器人成为我们的得力助手,但前提一定是语言互通,能够完成口语传播的过程。任何服务于人类的科学技术,都必须符合人类的语言,让人类能无障碍使用;例如科大讯飞推出的纪录片《创新中国》,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再现已逝配音员李易的声音来作为纪录片的配音;再如新华社推出的首位A I合成女主播,是被赋予了口语传播的能力的机器,能够模仿现实中的播音员主持人进行口语传播。但这些科学技术的产物都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也证明人工智能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不完善,始终无法与人类相媲美。与此同时也证明了口语传播者面临着极大的考验,在科学技术发展极为迅速的当下,这就要求口语传播者不断增强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自身的语言功力,而不是被机器所超越,成为科学技术的傀儡。

其次,异彩纷呈的新興媒介促进了口语传播的发展和进步,与此同时,传统媒体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和冲击。如抖音App、快手、西瓜视频的出现,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和参与。据《2018年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近年来,热门短视频用户规模达到5.94亿,占总网民规模74.1%,三十岁以下网民使用率达80%。移动小屏高效地为人们提供信息、传播消息,不仅增强了观赏性,也增强了趣味性;就连央视《新闻联播》也走进了抖音APP,在新兴媒介中进行新的口语传播方式,使新闻以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模式走入寻常百姓家。以央视新闻联播主持人康辉为例,记录了自己在工作中的第一支Vlog,就是这样的一种充满亲切感的口语传播过程,吸引了众多受众的目光,这也体现了媒介多元化对口语传播发展的重要意义。传统媒体化危机为转机,借助新型媒介谋求新发展。例如“台网联动” “大屏+小屏” “多屏联动” “大直播” “直播上院线”等媒介融合新样态为传统媒体注入了全新的血液。2019年国庆阅兵仪式就实现了院线直播,带给受众全新的视听盛宴。

最后,在媒介与口语传播融合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新的问题。新兴媒介环境导致信息传播内容质量参差不齐,例如一大批“网络主播”泛滥,传播大量负面信息和低俗信息,不利于受众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特别是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一度导致新兴媒介的发展遭到质疑。再如网络综艺节目《吐槽大会》《奇葩说》等脱口秀节目,内容缺乏文化深度、节目质量低、传播不良信息而遭到国家广电总局的警告与停播。可见,口语传播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需要提升口语传播的质量,并且提高传播的效率。为此人社部正在将“网络主持人”职业纳入职业目录,推广《网络节目主持人岗位合格证》,来加强网络主持人的话语监管与思想道德的考核。这体现了新兴媒介发展过程中口语传播的重要性,作为口语传播者必须要以新闻工作者特有的敏感,把握国内外发展现状与人民群众思想变化,要准确、及时、高效率、高质量的进行有口语表达的内容传播,弘扬时代主旋律,传播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坚决抵制形式大于内容的问题出现,避免影响到传媒行业的整体形象,避免传媒领域过分娱乐化的现象。

三、结语

综上所述,当下中国的口语传播发展是当务之急。我们不能停留在“非地震带”上,在我国,各大高校在近几年才开始重视口语传播学的学科建立与发展。以最早建立口语传播学专业的中国传媒大学为例,播音主持艺术学院院长曾指出要从大众传播向新媒体和人际传播拓展,开拓口语传播疆域。例如最近热播的综艺节目《主持人大赛》,其中一个比赛环节就是“即兴口语表达”,口语传播能力不仅在考察一个主持人的文化知识储备,更是在考察其内在语言的组织,也就是思维能力,因为口语传播的实质就是将内在语言转化为外在语言。发展口语传播是当务之急,是我们建立人际关系社交网的必要前提,也是当今时代发展对我们每一个人提出的新课题。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必然带动口语传播的发展,通过科学技术为我们搭建的多元化媒介环境来发展口语传播,能够更好地实现语言的社会功能,造福于人类社会。口语传播的发展不仅是个人的发展,更是社会的发展。作為联合国通用语言之一,我们正在通过口语传播的方式将汉语普通话推广至全世界;近来,“一带一路”倡议国巴基斯坦又开启了全新的“汉语热”大潮,中巴两国的友好关系离不开语言的互通。由此可见,发展口语传播是我们当下最紧要的任务之一。

参考文献:

[1]雷瑛.打造亲子互动传播平台[J].声屏世界·广告人,2012(04).

猜你喜欢

主旋律
怎样提高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创新教育实操性探微
发挥新闻媒体业在弘扬主旋律中的作用初探
国内主旋律真实改编商业电影的艺术特征探究
《雨中的树》:一场突破“概念化”的主旋律洗礼
新时期地方影响力拓展:紧扪绿色主题整合传播力量
用现代舞表现“主旋律”的成功尝试
浅析当下中国历史传奇剧的成功之路
厦门广电:如何将“主旋律”唱进百姓心坎
报纸编辑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