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编辑角色转型与功能拓展

2020-04-21李文军

传媒论坛 2020年2期
关键词:角色转型电视编辑媒介融合

李文军

摘 要: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媒介融合的不断深入,而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如何应对日渐消亡的窘迫局面,是当前电视媒体人所必须慎重思考和紧急应对的问题。本文从电视编辑的角色转型与功能拓展的角度,论述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编辑角色定位的转型内容,并从电视编辑的创新思想、媒介融合环境、信息技术的应用、文化导向作用的发挥等方面为电视编辑的功能拓展指明方向,进而促进电视媒体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媒介融合;电视编辑;角色转型;功能拓展

中图分类号:G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02-00-02

信息技术发展和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对于人们的生活、工作等各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电视编辑必须认清当前新媒体发展的现状,以时代气息为走向,重新审视自身的角色定位、岗位职责、思想观念、工作内容等方面的众多变化,才能更好地通过角色转型与功能拓展,进而让自己更好地适应媒介融合新时期的工作内容,提升电视媒体的竞争力。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编辑的角色转型

电视媒体编辑随着网络技术发展,其自身的成长和转型是一个技术不断叠加、角色不断地转变、内涵不断丰富的蜕变过程。关于媒体内容的生产和智慧传播的转型,一方面表现在各类媒体之间在传播方式、信息内容、思维理念等方面相互借用,从而促进了各类媒体的发展进步。另一方面在新旧媒体之间、新媒体之间的整合与并购趋势加剧,各媒体在信息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正在发生变化,因此媒介融合背景下要有效推动跨界信息的有效整合,精确定位个性化目标,实践多向度互动的参与性,针对不同受众需求和终端形式进行内容定制,从而实现媒体融合。另外,互利网技术使得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媒体以及与手机、网络媒体的界限逐渐模糊,就电视媒体而言编辑的工作内容以及在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工作内容,不再是单纯地进行文字、图片和视频的编辑,更要掌握各类信息化、网络化编辑技术,具备在现场进行采写编播的能力[1]。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编辑不仅要适应新时代电视新闻素材的采集和整理方式,熟悉整个电视节目的制作流程,而且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户外采访,并从台后走向台前参与到节目录制中,因此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编辑承担更多任务,扮演更多角色的同时,也对于其职业能力、综合素养也具有更高的要求。面对融媒体环境下的激烈竞争,电视编辑只有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运行思路、表现方式相融合,完成角色转型,才能有效增强电视媒体的发展动力。因此,电视媒体编辑必须要借助新媒体形势不断地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的思想,才能更好地顺应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2]。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编辑的功能拓展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由于广大受众对节目需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媒介渠道和传播方式的增加,使得受众资讯获取频率逐渐增加的同时,各类媒体节目质量也在不断提升。作为传统的电视媒体必须认清当前媒体发展趋势,通过创新理念、拓展编辑内容、创新编辑手段、优化编辑语言等,实现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编辑的角色转型与功能拓展。

(一)创新理念,丰富思路

融媒体时代电视编辑的工作岗位、换工作内容以及在电视节目生产中所扮演的角色发生了重大转变,这也促使电视编辑的理念和思维不得不发生转变。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电视编辑必须兼具培养信息“把关人”和论坛“主持人”意识,必须要具有受众意识,根据观众需求的满足和各类疑问进行有针对性的对外答疑和协调观点,甚至在一些微信公账号、微博、抖音等网络平台当中要充当主持人的角色。电视编辑理念创新和思想的變化也为电视编辑在节目制作中的功能发挥和节目内容质量的提升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但是其思想和概念的变化必须建立在时代思想潮流、主流价值观念以及媒体人固有的岗位指导思想的基础之上,深入分析受众心理,更加准确地掌握媒体市场需求变化,才能够更好地进行信息传播形式的创新、丰富传播内容,将以人为本的新媒体理念应用于电视节目编辑实践[3]。

(二)顺应时代发展,拓展编辑内容

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函和强大的市场求催生下,多种类型媒体的逐渐融合是当前媒体发展的趋势,并且传播渠道的多元化和传播空间的不断增大,导致了人们对于信息类型、信息容量的需求也在不断地提升和增长。而对于传统电视而言在融合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新媒体时,必须要充分保留和发挥自身媒体的核心优势,将电视编辑方案和内容方面充分礼仪新媒体编辑技术,从节目内容的采集、素材甄选和编辑、受众需求的调研、节目内容建构、后期节目剪辑、与观众的互动交流等都要顺应时代发展,让电视节目编辑从结构、流程、内容方面完成转型和创新发展。比如在电视与PPTV、爱奇艺、腾讯、优酷等网络媒体以及抖音、西瓜视频、斗鱼等手机媒体的竞争和融合当中,可以让电视编辑在认识到自身所存在的局限性的同时,也能让电视编辑内容的发展目标更加清晰。另外在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优势于观众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可以从编辑的内容与质量入手,根据电视编辑的自身特点和观众个性化的受众需求不断的升级和改良电视节目编辑内容质量[4]。

(三)利用信息化技术,创新编辑手段

媒体融合背景下,媒体信息的传播模式不再是自上而下或者上下并行的单一传播方式,而是通过全民参与的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传播。因此在融媒体背景下的电视编辑肯定不能仅仅掌握和局限于传统电视台的各类设备和技术要求,要顺应网络时代的发展变化,电视节目编辑实践中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传播优势,将传统电视媒介与信息化传媒资讯实现提升电视节目收视率的目的。比如在新媒体环境下随着网络技术逐步升级以及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各类新闻、娱乐、直播、微视频等APP客户端的开发,让受众可以随时随地的观看、编辑和播报各类信息。传统电视媒体编辑在信息采集、信息编辑和播报方式等方面,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快捷的编辑效率、播报随性、互动性强等优势,提升新闻信息的实效性,扩大电视节目的传播范围和受众人群,为传统电视媒体营造一个全新的发展空间[5]。

(四)发挥文化导向性,优化编辑语言

无论何种媒体形式所传播的内容都是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成呈现,因此电视媒体编辑内容的创新的同时,需要对于电视编辑语言进行调整和创新,以此来保证电视媒体自身特色的基础上,通过编辑语言的创新来适应不同受众思维和欣赏方式的不断变化。由于媒介融合背景下传播方式的变革,使得电视编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产生了巨大转变,因此对于电视编辑语言的优化,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文化导向作用,针对时下流行的文化价值观念、语言习惯进行编辑语言的创新,提升电视编辑的素材收集、筛选甄别、凝练提取能力,将原本碎片化、冗长性的各类信息材料经过编辑语言的加工和凝练,变成能够为观众所喜闻乐见、言简意赅的新闻信息,并借助各类媒介渠道进行有效传播,并最终展示在公众面前。另一方面在电视编辑语言的优化不要仅仅局限在文字语言的范围之内,要借助新媒体传播的环境和氛围烘托等表现手法,以及影视剪辑手法等丰富编辑语言、提升编辑语言严密的逻辑性、表达的清晰性。

三、结语

现如今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的兴起和普及,媒介融合已经成为当前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新的信息生产方式和传播形式彻底改变了传统电视观众对于信息、节目内容的理解和消费方式。而作为传统大众媒体的电视媒体编辑,应该清楚地理解和把握这一媒体发展的现状,树立创新理念、明确岗位职责、优化编辑语言、丰富编辑内容、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角色的快速转型与功能拓展,实现电视编辑工作的全面升级。

参考文献:

[1]宋毅.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内容生产的转型路径[J].中国电视, 2012(5):88-92.

[2]尹心航.创新、融合、承担: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综艺节目的转型与升级——以《朗读者》和《见字如面》为例[J].视听,2018(2):33-34.

[3]来玉峰.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传统媒体新闻编辑转型研究[D].新闻研究导刊,2016,(4):208.

[4]费航.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编辑内涵的变化[J].戏剧之家,2014 (9):157-158.

[5]刘晶.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编辑转型策略初探[J].神州,2014 (5):242.

猜你喜欢

角色转型电视编辑媒介融合
全媒体时代广播电视主持人的转型发展
全媒体语境下电视编辑的角色转型与功能拓展
试论广播电视编辑角色的定位与转变
全媒体语境下电视编辑的角色转型与功能拓展
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记者素质的要求
2011—2016我国媒介融合研究综述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业务流程再造
浅谈电视节目画面编辑的艺术性
翻转课堂中教师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