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转课堂中教师的转型

2016-04-15王慧

教师·中 2016年3期
关键词:角色转型传统课堂翻转课堂

王慧

摘要:目前,翻转课堂模式已在世界范围内开始了全新的探索和尝试,它的出现颠覆了传统教育观念,实现了教育模式的有效改革。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使传统课堂上的教师角色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这种结合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模式,决定了教师需要进行必要的角色转型。在翻转课堂上,教师要淡化自身的教师角色,逐步转型为微视频的设计者和制作者、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学后反思的辅助者,从而实现对传统教师角色的有力转型。笔者认为,只有真正实现教师角色的有效翻转,翻转课堂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教学的质量才能获得更高程度的提升。

关键词:翻转课堂;传统课堂;教师;角色转型

中图分类号:G4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08-0125-02收稿日期:2015-12-30

翻转课堂在课堂教学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对我国课堂教学改革有着深远的影响。无论是对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还是教学现代化水平的提高,翻转课堂都是一种值得深入研究的新型信息化教学技术形态。翻转课堂指的是教师借助微型教学视频让学生在课堂内外利用互联网学习课程,利用在线作业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通过网上社区研讨来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最终在课堂中提出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在课堂上师生通过讨论来解决问题,最终达到对教材内容深入掌握的一种混合式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有较大的优势,在翻转课堂中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已经不再局限于书本和固定的教室空间之内,教师的角色定位也不再是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教师将课堂主导权交还给学生,转变成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而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在翻转课堂模式的指引下,学生利用微视频来学习课程内容,并利用有限的课堂剩余时间进行问题的讨论和解决,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翻转课堂的出现对我国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冲击,改变着课堂教学的实践。翻转课堂将学生的主体地位无限放大,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由学生自己通过一系列的观察、体验和思考形成对知识的建构过程。因此,教师能否科学地进行角色转型影响着翻转课堂的实施成效,也成了翻转课堂能否翻转成功的关键。

一、淡化教师角色

传统课堂中,教师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教学设计当中,如制作精美的PPT课件。这些PPT课件中包含音乐、动画、视频等各种内容,教师希望通过这些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效果却恰恰相反,学生常常被五彩斑斓的画面元素所深深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大部分被用来欣赏课件本身,没有真正积极参与到课件内容的学习中去。同时,虽然教师在课件的配合下声情并茂地讲解和提问,但与教师进行互动的学生总是固定的几个,整体教学效果不佳。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源自于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其禁锢了教师的思想,将教师死死地定位成了课堂的主角,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该有的重视和提升,而且所有教学工具只是一种装饰,没有发挥好其应有的教学辅助作用。

现代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有当学生在课堂中获得主体地位时,他们潜藏的学习兴趣才有可能被激发,进而愿意通过自我学习和探究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即所谓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不同之处在于课堂的教学目标由原来的知识传授转变为能力促进,正是这一特点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淡化自己的角色,将课堂时间交还给学生。在课堂上,教师仅仅充当辅助学生进行知识探索的“引导者”,而非传统的“主导者”,把锻炼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作为首要问题来抓,积极促进学生在教师主导教学的范式之外,寻找到适合自己独立学习或与同学协作学习的科学方法。

二、微视频的设计者、制作者

传统课堂要求教师成为一名具备充足知识量且能够驾驭课堂的主导者,而翻转课堂则要求颠覆传统课堂教学的“先教后学,以教导学”的构架,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构建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的学习环境。传统课堂中,板书、粉笔、PPT成为知识传授的重要媒介和工具。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提高,教学微视频、网上教学平台等成为知识传授的主要媒介和工具。教师熟练地制作微视频、网上上传练习题、更新网络学习资源等成为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传统课堂一节课需要45分钟,而在这个时间段内学生的注意力并不是整节课都是集中的。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一节课中学生注意力完全集中的时间是上课后的第5分钟至第20分钟,这也是整节课的最佳授课时间。翻转课堂要求知识学习和传授的载体由教材向教学微视频转变,要求教师从传统课堂中的演讲者、板书者身份,转变为微视频设计者、制作者。翻转课堂中所使用的微视频一般都需要控制在10分钟左右,这种短小的微视频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紧紧抓住,进而在短暂的时间内提升学习质量。在授课前教师需要针对课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系统、整体的分析,把握住课程教学的重点内容,然后通过图表、动画、音乐、视频等方式将课程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呈现出来,最后配上教师的分析讲解,制作成简短的教学视频供学生自主学习。此时的教师作为“翻转课堂”的课程视频制作、设计者,不仅需要充分考虑到所使用的图表、动画、音乐、视频的吸引力方面,还需要考虑课程的重点内容是否通过课程微视频有效传递给了学生,更重要的是在微视频中是否有生动形象的问题情境,能够促使学生积极置身其中寻找答案,微视频的制作要求教师不能像传统教学那样将知识点、重点、难点都进行简单的罗列呈现,而是要将教学的内容和学习场景相结合,通过对场景的体验、感受,思索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从而促进能力的提升。

三、课堂活动的组织者

在信息时代,翻转课堂更注重的是学生如何利用信息工具、学习资源来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课堂中能够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教师则转型成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在教师的组织下参与各种各样的课堂活动。在课堂中,教师的工作是帮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自主有效地学习知识,并通过师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深度互动活动,实现知识的探究。因此,在教学微视频的设计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由此及彼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有效的自主学习来掌握新知识。课堂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表演舞台,而需要其积极投入课堂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去,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遇到的难题给予及时、到位的解答,使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课堂活动中得到一站式完成。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的获得过程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通过人际协作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翻转课堂的实施,就要求教师在制订一定教学目标的前提下,通过有效的课堂活动,完成教学的过程。翻转课堂中的教学活动既包括以微视频为首的虚拟课堂活动,也包括帮助学生巩固学习成果的实践情境模拟活动。无论是虚拟课堂互动还是实践情境模拟,教师在其中的角色都需要从传统课堂的主导者过渡到课堂活动的组织者,真正让学生自主参与、自主发现,在独立思考和实践中使知识化为能力,促进学生独立发展意识和素养的提升。因此,活动的内容设置和组织形式至关重要,要紧贴学生的专业特点,依托既有的知识架构,循序渐进地通过一次次课堂活动提升专业能力。

四、学后反思的辅助者

教学是教师在教育的情境当中,以知识传授、品格培养为前提,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的实践活动。在传统的教学实践当中,教师是教学实践的主体,教学目标、内容和过程的设计、实现均需要教师来完成。翻转课堂的实施要求教育工作者转变观念,要求教师从实践主导者转变为实践反思者,对日常教学工作进行积极的思考和反思。反思作为教师教学的一种行为和意识,需要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使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累积经验、更新观念、积极改进教学方法。

传统课堂上,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完成课程教学目标,并通过布置课后练习来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这样一来,在课后巩固这一阶段,学生与教师是分离的,教师无法参与到学生课后练习的环节。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常常不能够得到教师及时的指导,因此容易造成教学效果不佳的结果。而翻转课堂包括三个环节:课前学生自主学习知识,课上教师引导深化知识,课后进行学习反思。如果说课前的微视频是翻转课堂的基础保障,那么课堂上的交流互动则是翻转课堂的核心内容,而学后反思自然成为翻转课堂的升华。杜威曾指出,反思是一种连续的、主动的、有依据的思维习惯。教学反思不应是某个教学行为的诊断手段,而需要应用于整个教学过程,确保其整体性和连续性。通过不断的教学反思来使教师形成一种自我表达、自我实践、自我评价的习惯,进而激发教师的活力和热情,促进教师的发展。因此,在翻转课堂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后反思的重要性,要充分利用微博、微信、QQ、论坛等新媒体工具,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好课后学习反思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这些措施也同样需要落实在课前预习阶段,不管在课后何时,教师与学生都有可以随时进行交流的平台和机会,使学习效率不断得到提高,不必非得等到课堂中才能解决问题。因此,教师要做好学生学后反思的辅助者角色,使学生通过学后反思来将一些模糊的、可疑的、无法解决的问题转变为清楚的、明确的、能够得以解决的问题。

五、结束语

互联网的普及拓宽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也促进了学习方式的不断变革。随着翻转课堂在我国的兴起,教师因其特殊的教学地位自然成为这场教学改革运动的主力军。教师对翻转课堂的理解程度,如何对自己进行合理的角色定位,在翻转课堂中采用何种应对方式,都决定了翻转课堂的质量和效果。在翻转课堂这种新型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角色转型势在必行。教师要努力成为微视频的设计者、制作者,课堂的引导者、组织者,课后反思有力的辅助者,要跟上信息发展的步伐,运用最新的信息工具和平台来革新陈旧的传统教学模式,通过角色转型,实现更高水平的教学。

参考文献:

黄金煜,郑友训“翻转课堂”与教师角色转型上海教育科研,2014,(6):49—51.

叶波超越技术:翻转课堂实施中的教师作为中国教育学刊,2015,(8):82—85.

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远程教育杂志,2012,(4):48—50.

猜你喜欢

角色转型传统课堂翻转课堂
浅谈网络新闻的正能量传播
全媒体时代广播电视主持人的转型发展
全媒体语境下电视编辑的角色转型与功能拓展
解读我校“五字高效课堂”模式
全媒体语境下电视编辑的角色转型与功能拓展
翻转课堂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