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省《法律生活》主观题复习建议

2020-04-21李伟

考试与评价 2020年1期
关键词:金某主观题考点

李伟

浙江省自2015年新高考改革以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作为选考必考内容已经考查了六次。其中,第42题作为法律生活的主观题,在命题形式上坚持了“以稳为主,稳中有新”的特点。现将近六次浙江省选考法律问题作一规律的探寻,以期对学生的复习提供一些有效的建议。

一、浙江省选考法律主观题特点

1. 紧扣考纲,相对稳定

从近六次的法律主观题纵向对比看,浙江省法律主观题基本保持稳定,六次考试命题均以2小问模式设置,总分值均为6分。设问以c级考点为主,紧扣考试大纲要求,除2016年10月和2017年11月各小问分值不同外,其他年份题型、分值保持稳定。

从上表中不难看出,选考法律生活主观题设问C级考点出现频率最高,合计出现九次,占比高达75%。且并不回避已经考查过的知识点。有些知识点屡次出现。如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考点,出现过三次。

2. 联系实际,重视应用

从浙江省的法律生活主观题命题来看,六次主观题材料选取均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重视对学生法律生活知识的学以致用,侧重于可操作性和应用价值内容,体现法治精神。

如2016年10月试题:2014年6月,小明向小聪借款5万元,并向其出具借条一张,约定在一年内还清。2015年2月小明还款2万元,但余款一直拖着未还。多次催要未果后,小聪于2016年6月10日将小明诉至法院,请求法院判令小明在10日内归还余款3万元,并支付一定的违约金。

结合本案,运用生活中的法律常识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指出法院对小聪诉讼请求应持的态度。(2分)

(2) 从合同履行的角度,说明小明的做法存在的不当之处。(4分)

本题以生活中常见的借款行为作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如何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对学生将来的生活有着现实指导意义。

又如2016年4月试题:2010年,金某申请的“非诚勿来”商标被国家商标局核准注册,核定服务项目为“交友服务、婚姻介绍所”等,随即他以“非诚勿来”为名开设婚姻介绍所。同年,S电视台婚恋交友节目《非诚勿来》开播并收取大量广告费,影响了金某商标正常使用,金某将其告上法庭。在诉讼过程中,S电视台进行了抗辩并向法院提交版权登记证书、《非诚勿来》视频内容等。终审法院判决该电视台构成侵权。

运用《生活中的法律常识》的知识,结合本案,回答下列问题。

(1) 简要分析法院判决S电视台侵权的理由。(3分)

(2)指出在本案诉讼过程中S电视台是否应承担举证责任,并说明理由。(3分)

本试题改编自江苏电视台《非诚勿扰》节目商标侵权案,本小题递进考查学生相应的实践能力,使学生通过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分析、理解和判断,提升自己法律知识的应用能力。

二、选考复习建议

1. 研究标准,明确方向

从考点分布图表中的可以看出,浙江省主观题在命题过程中紧紧围绕考试标准,以纲为纲,因此,在选考法律复习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认真研究学业水平考试标准中的知识条目,明确各考点的具体等级要求,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挑选、组织练习题,引导学生在重点考点上多花时间,果断排除教材中涉及但考试不做要求的内容。提高复习效率。所特别是面对各地的模考试题,要大胆取舍,坚决摒弃超纲内容。

2. 夯实基础,规范答题

从试题所提供的参考答案来看,答案均来源于教材,但又不照搬教材,是学生经过分析理解能作出正确判断和表述的,但又是要经过思考才能做到正确解答的。因此,我们的复习课不能只是不断重复昨天的故事。而是要探寻相关知识点的有机联系。

例如2016年主观题答案:(1)金某“非诚勿来”商标处于法定保护期内,S电视台未经其许可,在营利性婚恋交友节目上使用该商标,属于以营利为目的在同一种商品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金某相同的商标。(3分)

(2)应该承担举证责任。(1分)在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的平等地位决定了“谁主张,谁举证”的一般原则。在诉讼中,S电视台进行抗辩,有责任向法院提供证据。(2分)

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商标权和证据的有关知识进行分析和表达的能力。考生要提高分析和表述能力,除了熟悉教材基础知识 和基本的法律条文外,还必须结合材料进行具体的分析。同时表达的层次性和逻辑性都应该有所考虑。从阅卷情况看,学生在答题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课本的基础知识大多考生都能完整的回答出来,但是未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的同学较多,或者是个别同学习惯将法律术语口语化,答题欠规范、严谨。

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强调学生熟悉教材内容,同时还要训练学生的答案组织能力,规范学生答题,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做到卷面书写规范化、语言表达专业化、组织答案完整化、答题思路条理化。找出法律主观题的答题规律:即三步走,第一步,先表明观点。观点要明确,是就是,不是就不是,切忌模棱两可;第二步,明确设问范围,写出法律依据。即课本中关于本考点的论述;第三步,结合材料进行深入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3. 抓住关键,踩点答题

每次政治考试结束,总有一部分学生感觉良好,觉得该答的基本上都答到了。但最后发现,分数并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想的高度,甚至会出现自以为满分却只有1分或0分的现象。将这些同学的试卷拿来分析后,发现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学生抓不住答题的关键,不会踩点答题。而在高考阅卷中,往往都是踩点给分,因此,培养学生解答主观题时学会踩点非常重要。

例如2015年10月,主观题第(2)问:指出H公司应承担何种民事法律责任及承担方式。很多考生只死记硬背书本上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没有从材料出发,一股脑儿将教材上所列的违约责任承担方式全部写上,材料与理论“两张皮”。

4. 培养能力,举一反三

新高考命题更加注重对解题能力和方法的考查,并没有刻意回避已经考查的过的考点,相反,对于一些生活中经常出现的考点为反复考。因此,在平时的训练和复习过程中,要着力培养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无论主观题材料如何变化,只要我们能准确地抓住命题者考查的方向,答题时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所在平时训练和复习过程中,我经常以选考真题为模板,进行变式训练,变材料不变设问,变设问不变材料,引导学生总结规律,解题时就能得心应手,胸有成竹。

猜你喜欢

金某主观题考点
极坐标方程主观题考点分析
为省钱让代驾走 男子醉酒停车被起诉
韓男兌換貨幣騙同鄉20萬被捕
为了一句嘲笑 引来一场官司
统计知识考点解析
解读分子结构考点
集合考点例祈
男子在岳父家跷二郎腿 被两记耳光打成听障
例析诗歌鉴赏主观题解答五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