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分析
2020-04-21刘彦德
刘彦德
【摘要】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通过多种方法的实施使得学生自主探究实验、自主探索知识,进而使得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有效开展物理学习,在实验操作中逐步提升其物理创新能力。基于此,笔者将结合实际教学案例,就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策略谈谈自身看法。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7-0189-01
实验在物理学科教学过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部分,借助实验的教学,能够使学生进一步透彻理解物理现象背后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故而,教师应当积极借助实驗教学的契机,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逐步提升其综合物理素养。
一、鼓励自主设计实验,培养创新思维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结合所学的物理知识动手设计实验,并不断调整自身的实验操作步骤,逐步在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体而言,教师在讲授某一物理知识点之后,应当结合实验要点进行展示,让学生在系统理解实验原理的基础上,自主进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教师在此过程中,应当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准备与操作,让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提升创新能力。
例如: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这一节课的实验教学时,为了进一步让学生了解浮力以及浮力产生的条件,并探究及验证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一系列物理操作方案。首先,让学生选择相关的“实验器材”进行操作,让学生自主选择带橡皮膜的直通玻璃管进行试验;之后让学生进行创新,有的学生叠了“小船”,并逐步往上边添加重量……学生通过这些各式各样、简单易行的小实验,进而得出:“浮力是一种能使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这些知识点,所以说,教师要注重让学生自主设计,进而在实验操作中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二、借助小组合作实验,强化创新意识
物理实验的顺利完成也离不开小组之间的默契配合,所以,教师还应当重视小组合作开展物理实验,并借助让学生在小组之中畅所欲言,来进一步发生思维的碰撞,让学生学会从他人的观点中汲取创新点,进而强化自身的创新意识。具体而言,教师在为学生布置好一项物理实验之后,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以小组的形式来探索实验操作步骤是否正确,实验现象所反映的原理等,并及时记录要点,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最终,借助小组合作的形式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与物理综合素养。
例如:教师在开展《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这节课时,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通过实验操作归纳出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师可以以小组形式开展教学。在实验教学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分为两部分: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具体而言,老师在演示相关实验时,借助基础的实验器材,如“蜡烛、凸透镜、火柴”等进行组装,演示实验,吸引学生也动手去操作;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也可以借助“光具座”等器材进行创新操作,并让学生在小组操作中相互交流,通过多种方式的尝试来探究小组实验的创新方案,借助观点的碰撞进一步深入探究物理奥秘。
三、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提升创新能力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还应当注重物理知识的应用,换言之,即让学生在一系列的物理实践中验证物理原理以及巩固物理实验的操作流程,并让学生在物理课外实践中能够进行创新,结合生活现象进一步提升其综合创新能力。具体而言,教师应当根据物理知识点开展课外实践,如“物理小竞赛”、“物理模型创新大赛”等,综合提升其物理学习能力。
例如:在讲授完《检验气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这一节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气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也为了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可以开展:“机翼模型创意大赛”制作竞赛活动,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采取易得的实验素材进行制作,逐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原理,当实践任务一经布置,学生在课下便积极搜寻“实验器材”进行组装,在最后的展示过程中,有位学生用硬纸板制作了“机翼模型”;有的学生将制作的“机翼模型”穿在一根铁丝上,在铁丝上下段各挂一个弹簧测力计,进一步检验气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以此来验证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学生还借助多种方案有效巩固了与此部分相关的知识,最终有效提升了其能力。
总而言之,创新能力不仅对学生开展物理实验有重要的作用,还对学生之后的学习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教师应当借助相关教学方法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借助实验的有效开展,有效培养并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而,提升其综合物理素养。
参考文献:
[1]王百玲.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路[J].课程教育研究,2018(51):168-169.
[2]陈桃桃.完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