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批评何必逆耳

2020-04-21潘蔼维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批评初中生

摘 要:老师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经常不被学生接受,当学生感到老师用批评的方式指出错误时,会认为老师是既怀疑又不满,容易激发师生矛盾,逆耳的批评失去教育效力。要批评达到老师想要的教育效果,需要老师在批评学生时注意场合、言词和语气,设身处地帮助学生,努力做到与学生心灵融合,让学生响应老师的心灵召唤,润物细无声地启发学生自我教育,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成长。

关键词:批评 初中生 批评的艺术

老师特别是班主任教育学生不仅是表扬鼓励,还包括批评教育。学生违纪或犯错时,予以批评教育是老师的职责,但很多老师语重心长地指出学生问题,学生却不以为然,甚至与老师对立起来,学生用沉默来抵制说教,用反叛来对抗批评。老师以“为学生好”的出发点进行批评教育,结果使师生关系变得更糟。批评学生前,老师要思考指出问题的场合、时间、方法、言词是否得当,尤其是面对处于青春期的初中学生更要讲究技巧,逆耳的批评不能真正使学生有所触动,只会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老师的批评不是责备,有效的批评是基于尊重、友好和真诚,可以使犯错的学生从心里接受。

一、批评不宜错一责众

初中阶段学生对同龄人间的关系比较敏感,没有得到学生间的认同会有明显挫败感,如果在其他学生面前被老师批评,往往不能接受老师的教育,甚至会对老师产生怨恨。如果一个学生犯错,全班都批评更是使老师在学生心目中失去威信,因为老师无能才会无故批评全班学生。我教的班三番四次出现教室后面张贴的资料被撕,我就在班会上询问,究竟是谁乱撕张贴的资料,没有学生承认,僵持了一段时间,只能以我失败告终,因为我不想用威胁全班留下或者每个人写字条检举的方法,这件事后我非常懊恼,因为在全班面前我先是批评了撕资料的行为自私,没有集体观念,但是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学生都知道我没有办法查出是谁,更不会有学生会主动站出来承认错误,既没有起到教育学生的作用,又使学生的心远离了班主任。当一个学生违纪,如果老师为了省事直接就批评全班学生,违纪的学生感觉有其他学生陪着被批评,起不到應有的教育效果。对于撕课室张贴资料的个别行为,不及时教育的确有可能引起其他学生会模仿,所以发现就要立即进行调查,找到违纪学生根据其性格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或者是问计于班干部,而不是问责班干部,让班干部一起想办法解决,有时候班干部甚至能做到无痕批评就起到教育效果。

二、批评不宜简单粗暴

学生绝不会认为声色俱厉的批评是为了自己好,只会觉得老师跟自己过不去。批评学生时要注意方法,触动到学生的心灵,认为老师是与自己有相同看法、共同承担的人,教育才有效果。我班有一位学生,性格冲动,时常违反课堂纪律,老师指出问题时还对老师充满了敌意,刚开始我和他闹得很僵。后来,我发现他很喜欢打篮球,下课后我就找他一起打篮球,拉近距离。一次他在校门口因为把校卡借给了其他学生而无法离校,并且与门卫大声争论,我被通知到校门看到他后非常失望,很想把他拉过来上纲上线地批评不遵守校规校纪还不服从管理,然后打电话向家长告状,但理智告诉我,面对学生冲动的行为这样做只会火上浇油,也许我以后都不能再走进这位学生心里。我向这位学生表示,今天我可以给你证明并让你离校,但是把校卡借给其他学生、与门卫的矛盾你自己处理。第二天,这位学生把写好的反思交给我,并主动向门卫道歉了,我用宽容和等待代替呵斥和责骂,换来了学生的反思和成长。

三、批评应能启发自我教育

当学生犯错,处于自责和愧疚的时候,需要的不是批评,而是走出心理困局的,这时老师应当把细致的关怀和真诚的帮助送到学生的身边,让学生自我心灵教育。一次班上一名男生想向一位女生借纸巾,但女生不同意,男生直接拿走了女生整一卷纸巾走了,女生没办法拿回来,就去拿男生的书想交换回纸巾,男生仍然不归还纸巾,在争抢过程中把女生推倒在地,女生委屈地哭了,这时候我刚来到课室,了解情况后,我没有批评这名男生,因为看到女生哭了这名男生被其他同学说欺负女生,内心肯定已经比较难受,如果我还说“你为什么还不去把纸巾还给女生”这种命令式的语句,男生反而觉得女生也有不对的地方,而这时我用商讨式、启发式的语气和男生说“如果我是你,我会马上道歉并归还纸巾”,这时男生立马意识到自己应该做一个有担当的男孩,不应该欺负女生。要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接受老师的批评,应该启发学生的自我教育。

四、批评应换位思考

相信每一个人都曾经有被批评的经历,老师批评学生前应考虑,假如自己是被批评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所处环境,会有什么想法,会怎么面对?这样设身处地与学生换位思考,就能使自己的批评真诚且友善,有如朋友般的建议和帮助,学生就不会有抵触,学生就算被批评,仍然会感受到老师是想帮助自己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斥责,从而不会心存防备和敌意。老师常常会因为学生学习态度上的懈怠而批评学生没有上进心,但是教育效果几乎为零,学生不会因为老师的批评变得积极。有一次一位学生上课开打瞌睡,我没有批评他,反而先说自己今天的课没有备好,不够有趣,每个环节过度有点生硬,这时候学生的兴趣就来了,在我自我检讨后学生反而和我评论如何吸引学生们在课堂更认真。这种以退为进的方法,从学生感受出发,反而得到学生的接受,学生明白应该怎样对待课堂,同时也会想办法改正打瞌睡的问题。

老师的批评应该是促进学生成长而不是为了发泄老师的愤怒,老师真正地帮助学生是能感受到的。亲其师才可以信其道,只要师生间距离走近,双方加深了解互信,批评也能变成沟通。

参考文献

[1]彭小眉.批评教育学生的技巧分析[J].亚太教育,2019(11): 33.

[2]孙振先.让忠言不再逆耳:如何对青春期的初中生进行批评教育[J].基础教育论坛,2019(05):52-54.

[3]李勇.班主任日常管理中的语言技巧[J].甘肃教育,2018(19):45.

作者简介

潘蔼维(1982.9—),男,汉族,广东佛山,本科,广东省佛山市顺德一中实验学校,初中物理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中的应用。

猜你喜欢

批评初中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初中生代数学习探究
初中生培养英语自学能力的几种有效途径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做个“用心”的班主任
“挫”而不“折”,逆风飞扬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印媒:克里访印“批评”莫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