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

2020-04-21鲁林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7期
关键词:综合素养数学教学思维能力

【摘要】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创新和完善教学方法,以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品质和综合素养。本文分析了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一些弊端,以及培养思维能力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思维能力;综合素养;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7-0154-02

引言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新课改背景下对数学教学的要求。但目前在我国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等,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首先,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改变了以往的受限制情况。由于一些学生不具备较高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环境的约束,从而导致这些学生学习情况不是很理想。但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从而改变了以往学习受限情况,大幅度的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其次,可以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众所周知,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思维性,因此,一些数学知识点要通过进行实际的计算以及画图分析才能够了解和掌握,并且有的知识点涉及到生活案例或者需要构建相关的教学情况,学生才容易领会,因此,要通过对数学知识点进行计算以及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况来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有助于锻炼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存在的弊端

(一)教师解析教材的水平有待加强

小学数学学科相对于别的学科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抽象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容易理解。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没有充分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以及结合学生的特点对教材进行科学合理的解析,从而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二)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待提高

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依旧采用以往的教学手段,学生处于被动学习数学知识的状态,从而使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降低,不能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从而影响数学教学的效果,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数学教学的复杂性

小学生在小学时期要理解和掌握12本数学教材,数学教学没有结合学生思维模式的培养情况以及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设计,教学内容在设计上都是内在的关系联系在一起的,并且教材内容存在一定的不足,如知识重复、复杂等,针对这一情况,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特点,科学合理的对教材内容进行简化,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但目前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到数学知识的复杂性,而是直接进行数学知识的教学,从而使学生很难理解数学知识,学生不能自主进行学习以及积极进行思考,从而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教师自身素质有待加强

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越来越注重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然而,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时,大部分教师由于不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专业技术能力,没有考虑到数学知识点的繁琐性,依旧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如,灌输式等,从而不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学生容易对数学知识失去兴趣,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不能真正落到实处。

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

(一)提高教师对教材解析的水平

小学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对刚接触数学知识的小学生来说不容易理解和掌握。教师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中,这就要求教师对新课改背景下的教材内容进行充分的了解以及透彻的解析,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例如,教师在讲解“20 以内的进位加减法”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首先要对个位以及十位的特点以及规律进行充分的讲解,让学生充分了解和理解十位数字进位增减的规律等,教师再进行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如在7+9的进位加法计算时,教师首先给学生对十位数字的含义开展透彻的解析,这样学生可以理解其中的含义并得出结果。与此同时,教师再对学生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利用反向教学方法,16减9或7的教学,这样学生可以充分理解和掌握“20 以内的进位加减法”内容,也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首先,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前,要结合学生的特点以及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要求制定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内容,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进而不断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为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提供良好的环境。其次,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起到引导的作用,学生通过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理解问题,从而自己解决问题,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这样学生可以领悟到数学知识的奥妙,不断加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热情。最后,教师要把理解和实践相结合。数学知识的逻辑性很强,教师在理论知识的教学后,要结合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如互联网教学,积极开展实践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完善和创新教学手段

教师在进行數学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且要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教学要不断完善和创新教学方式,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充满兴趣,愿意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所以,教师要结合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要求以及教学目标,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以及掌握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提高学生学习热情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法、理论与实践法、互联网+数学知识教学法等,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技巧和思维能力。

(四)建立完善的数学教学结构

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充分结合学生的思维方式构建完善的教学结构,从而学生能够容易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充分掌握数学教材的不足,在实际的教学中,结合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从简单到复杂对知识点进行讲解。与此同时,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要构建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具有连续性特点。从而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也容易理解抽象的知识结构,进而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所以,数学教师要构建完善的教学结构,教学内容也要结合学生的思维方式、特点以及理解能力等情况开展设计工作,从而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不断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总结

总体来说,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要不断完善和创新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对教材的解析水平,建立完善的数学教学结构,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从而不断提高数学教学效率,促进数学教学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小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A].教育理论研究(第四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3.

[2]王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8(37):122-123.

[3]于宗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8(04):111.

[4]周智春.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J].学周刊,2018(05):126-127.

作者简介:

鲁林(1964.5-),男,甘肃武威人,中专学历,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

猜你喜欢

综合素养数学教学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浅谈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童诗”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