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实践
2020-04-21庄静辉
庄静辉
摘 要:探究式教学的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探究能力,对此有必要予以高度重视。本文结合高中化学教学做了深入研究,探讨了探究式教学的实践应用,希望可以更好地强化学生的化学能力。
关键词:高中化学 探究式 课堂教学
近几年来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逐渐无法满足实际所需,在这样的背景下探究式教学得到了广泛应用,对高中化学教学来说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对此教师必须要重视起来,结合实际需要创新理念,合理应用探究式教学,从而构建高效有趣的化学课堂。
一、探究式教学概述
探究式教学模式一种特殊的教学方式,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很多的不同之处,这种教学模式整个过程都是以问题探究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激发其学习兴趣,随后根据实际教学内容提出探究性问题,并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以及合作探究的方式解答问题、完成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合作交流和分析中获取新知。总而言之,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合作意识以及创新思维,有助于学生日后的发展。
二、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设计问题探究
对于课堂学习来说,问题是主要的核心。因此教师必须善于提出问题,并结合问题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主探究机会。在课堂教学中尽量根据实际教学内容提出合理的、有价值的问题,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争取在激发学生探究欲的基础上帮助其开阔思路。
例如在学习高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一课的时候,可以进行如下设计:
提出问题:“想必我们都见过黄铜吧,很多人都知道黄铜和黄金看起来比较相似,也正因如此社会上总有一些不法商贩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用黄铜来冒充黄金,那么对于这种问题的存在,你知道应该怎样快速的辨别二者的真实身份吗?”
这个问题是建立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基础上的,很多同学都比较熟悉,因此很容易便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探究兴趣,并使其回忆起之前学过的知识,想到可以通过测密度或者灼烧的方式来辨别。通过这样的引导让学生自主探究和思考从而找到答案。在引出新知教学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学习热情。
(二)结合生活探究
对于化学课的学习来说实践应用占据重要位置,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探究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化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其开发思维,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对此教师必须要予以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探讨化学知识,了解化学应用,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有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例如在学习高中化学“从铝土矿到铝合金”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积极了解工业生产中的化学知识,并能够将所学知识灵活的运用到其中去,适当的提出问题:“在无机化学中三酸两碱指的是什么?化学性质是怎样的?在实际生活中拥有哪些用途呢?”
通过这样一个实践探究活动的设计,引导帮助学生感受化学知识与实际生产之间的联系,不仅可以开拓视野,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化学核心素养。
(三)开展实验探究
实验在化学学习中占据很大一部分比例,关于实验教学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此教师应该意识到这一特点,积极组织实验探究活动,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提供一个思考和探究的机会。并鼓励其积极参与到其中,在激发实验探究热情的基础上实现全员进步。
例如在教学高中化学“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这一章节时候,会涉及“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这个实验的教学,对此笔者组织学生一起参与实验的操作,设计如下:
1.准备好实验器材:容量瓶(多规格)、烧杯、量筒、滴管、蒸馏水、NaCl固体等;
2.划分学习小组,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实践操作。过程中教師注意引导和指点,同时讲解实验注意事项:注意腐蚀性物品的称量、注意器皿的洗涤、定容后不可以再继续加水等;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自主实验操作,并做好相关实验记录;
3.提出问题:你在实验中出现了哪些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的操作符合实验要求吗?应该怎样改正呢?
4.最后讨论实验,交流问题和感想。
通过这样一个实验探究活动的设计,不仅强化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严谨的习惯,实现了动手能力的提升。
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期教育背景下,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十分重要,在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上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有着很大区别,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思维以及良好的合作精神。对此,教师必须要合理应用,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合理应用,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争取在培养学生良好思维能力的同时实现化学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糜红叶.高中化学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2010.
[2]吴发群.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17(52).
[3]付小勤.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11(3):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