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农村小学美术手工课教学的探讨

2020-04-21徐魏巍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手工课美术课程农村小学

徐魏巍

摘 要:新课标改革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全面进步,同时也对小学美术教学提出了崭新的要求。尤其是对于农村小学美术课来说,设备不齐教学资源欠缺等,都是当前农村小学美术课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小学 美术课程 手工课

美术手工具有很高的灵活性,而小学美术中的手工制作课,更符合儿童好动的天性。在现阶段的手工制作课程,教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能够利用手边的材料甚至是废弃的材料,结合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手工技巧进行再制作。

一、小学美术手工课教学中的问题

(一)小学美术课中存在的问题

美术课堂中的问题主要包括学生学习美术缺乏主动性,教学形式缺乏新颖性等。还有部分小学美术教师认为,美术课其实就是带着学生们一起玩,也只会关注那些美术天赋较高的学生。对于那些对美术一窍不通,甚至浪费了许多材料的学生不需要再继续学习美术。家长认为孩子上学是为了让他们接受教育,而不是每天画几张画,剪几张剪纸。这也直接导致了学生对美术的积极性不高,缺乏动手操作的主动性,美术教师让上课带齐的材料永远备不齐,而相应的手工操作或者其他绘画教学任务也不能顺利完成。

(二)手工材料的准备

手工课就是利用物质材料进行实践创作的课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手工材料的准备。材料是手工课教学的前提条件,更是手工课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在上课之前,教师就要告诉学生下堂课的主题。与此同时,教师也必须要做到因地制宜,将农村项目资源与美术教学相结合,选择学生常见,易取的教学主题和教学材料,能够做到资源的有效利用。

二、农村小学美术手工课教学探讨

(一)在手工课中融入自然资源

农村蕴含着大量的资源,就像是树叶,泥沙,稻草石头等等。这些资源在孩子们看来司空见惯,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都很难注意到。但是如果将这些材料运用到美术手工课堂中,将会是一份意想不到的手工资源。这些来自大自然的材料很容易就能够融入美术课堂中,学生们也会感觉到熟悉。同时,这些自然资源也可以节约美术手工课的成本,更能够提高学生热爱家乡的意识。而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运用,运用手边的材料以及大自然中的材料资源,创造出一幅幅新颖的美术作品。教师还可以为学生美术素材的积累和灵感的激发,为学生的美术作品注入更多的活力。

比如在《神奇的树叶贴画》这一课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剪贴画的形式,运用收集到的树叶材料进行作品创作。而通过对树叶的剪和贴的制作过程,也能够体现出剪贴画别具风格的美感。在课前,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自然,去大自然中搜集各种各样的树叶,并引导学生发现自然神奇的色彩。而在回到教室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先了解树叶的特点,然后让学生各自展开想象。

(二)在手工课中融入生活细节

农村生活中有许多事物都蘊含着美丽,像是清晨荷叶中心的一滴露水,或者是好心人在树丛中为流浪猫带来的食物,抑或是空气中一丝吹走燥热的微风,这些都是生活中看得见或者看不见的美好事物。将这些事物带入到手工课中,能够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感受到了生活中事物的美丽。

例如在《魅力的盘子》中,这一课时的内容,就是要让学生通过接触多种多样的盘子,可以先带领学生了解盘子都有哪些种类,然后在不同的盘子上进行绘画创作。盘子对于学生来说是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事物,而将盘子带入到美术课堂中,通过对比不同种类盘子的差异,也能够让学生逐渐欣赏到盘子的美。教师还可以收集一些生日蛋糕盘,这种纸质的盘子非常适合学生绘画和创作,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各种各样的创作案例,有些作品是利用树叶粘贴而成,有些作品用彩色铅笔绘制而成,有些作品用到了水彩笔,还有些作品是用圆珠笔画成的青花瓷或者各种各样的形状图案。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充分愿用自己手边的工具,以个人或者以小组为单位取一个盘子进行创作,这样不仅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同样也让学生真正领悟到了《魅力的盘子》这一课的内容。实际生活用品随处可见,无论是生活中还是课堂上,一件衣服,一支笔,哪怕是一个挂钩,这些细小的事物都可以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而这种生活中事物的有效运用,可以让学生不断培养自己的观察力。这样也打破对日常生活用品的既有定义和印象,对日常用品这个概念赋予新鲜的活力,赋予创新的血液。这样的展示同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够让学生真正理解日常生活用品的本质属性。利用日常生活用品使学生捕捉设计灵感,在未来进行相关创作时这个想法就会被调动出来,丰富学生的美术创作。

(三)在手工课中结合人文资源

农村地区的人文资源不仅包括建筑和风俗,同样还包括食物和服饰等等,这些人文资源也能够运用到小学美术手工课堂中,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贴近生活实际,运用手边的材料进行手工制作。

比如在《荷包蛋》制作的过程中,运用到的材料有泥土和棉花。有的学生用泥土加水做蛋黄,还有的学生用棉花做蛋白,然后将做好的荷包蛋贴在盘子里。在故事评价的过程中,学生们都能够说出自己的制作方法。教师问:“同学们做了这么漂亮的荷包蛋,可以用来干什么呢?”有的学生说:“可以挂在墙上,看起来很漂亮。”还有的学生说:“还可以放在家里。”教师说:"看来同学们的想法还有很多啊,我们自己做的荷包蛋肯定能够派上大用场。"因此,在评价的过程中,不论学生做出作品是什么样子,它都拥有自己独特的含义,教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读懂作品中蕴含的故事,同时要启发学生发挥积极的形象,将作品中的延续功能和隐藏功能发挥出来,让学生产生继续创作的欲望。

结语

综上所述,在农村小学手工课当中,充分利用手边的材料进行作品的创作,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动手兴趣。农村地区手工课强化了地域特点,同样也能够突出个性,提高学生对美术手工作品的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兴华.浅谈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中华少年,2015(11).

[2]唐宇.多元化美术教学评价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才智,2013(30).

[3]欧龙明.农村中小学美术课中的手工制作教学[J].艺术探索,2011(04).

猜你喜欢

手工课美术课程农村小学
小学美术手工课教学中自主学习的误区与对策探究
废旧材料在美术手工课中的有效应用
小学美术手工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难忘的手工课
中等师范学校美术课中的素描教学研究
浅谈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