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初探

2020-04-21张成全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深度阅读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张成全

【摘要】深度阅读属于一种新型的阅读方式,与之前阅读的轻松有趣不同,深度阅读的开展目的在于学生知识层面的拓展,促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取有用信息,锻炼学生的思维,从而促进他们创造能力、学习能力以及语文素养等各方面不断提高。对此,笔者通过分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深度阅读的重要性,提出了几点个人对深度阅读教学的见解,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  深度阅读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3-0084-02

在新课改背景下,深度阅读已经成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一大趋势。然而,如何更好地开展初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就需要各语文教师认真进行钻研,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深度阅读意识,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一、初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的必要性

深度阅读就是指,阅读者在阅读文章时,要深入文本核心,全面把握并解读文本内容。很多专家学者也对这一问题有不同认知:有的人认为深读即为“深识”,就是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刻的解读,并在阅读中不断地增加自身的知识积累和学识修养;还有人认为,深读就是通过文本阅读,获得大彻大悟的效果,即为“深悟”;也有人认为,“深思”就是深读,即通过阅读文本内容,达到升华思想的目的,通过学习和思想的相互结合,促进新知的形成。

但是,不管专家学者对深读阅读进行怎样的界定,它都是学习语文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因此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在通过阅读实践,建立自己的阅读认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全面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深度阅读教学

1.立足语言,走向深度阅读

语文属于语言学科,是作者思想表达、情感传递的主要载体。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必须要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熟悉文本,阅读文本,并能明确文本的重点,使学生能力沉入语言之中,从而顺利开展深度阅读。但是,很多教师为了节省教学时间,保证教学速度,通常都不会留给学生太多的阅读时间,导致学生由于没有理清文本思路,而无法回答教师的提问,降低教学效果的同时,还会浪费教学时间。这是对学生的一种不尊重的行为,无法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导致阅读教学效果低下。

基于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必须要结合文章的主要特点,设计多种语文体验活动,如朗读、练笔等,让学生在分析、揣摩和感悟中品味其精妙所在,从而加强学生的阅读体验,使其在阅读中获得乐趣。

朱自清的《春》是散文名篇,最大的闪光点就是它的语言的运用,这也是本篇文章可以展开深度阅读的最大价值之一。基于此,筆者在教学时,为了加深学生对语言感悟,让学生沉入语言当中,就设计了各种形式的语言体验活动。

第一,让学生自己朗读作者盼望春天的部分(第一段),其中对两个“盼望着”、“着”“了”几个词语的体会是这一部分的重点。同时,还要让学生认真揣摩“盼望着”的叠用效果,体会后两个“着”和“了”的表达效果;

第二,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重点在于后三个段落,引导学生通过扮演其中的角色,感受三个比喻的精妙,加深对作者对于“春”的感受;

第三,引导学生参照最后三个段落的造句法,对事物特征进行详细描绘,并将自己的情感蕴含其中。

这种多样化的朗读方法的使用,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对作者表达急切心情的感悟有更加深刻的体会,并感受语气词用于词尾时所体现出来的那种亲切感。同时,学生通过角色朗读,还会对文中优美语言辞藻有更加深刻的感受,从而体会到将比喻用在描绘事物、体现景物特征、表达情感等方面的精妙所在。最终将阅读写作相结合,使得学生的阅读更加深入。

2.发展思维,演绎深度阅读

深度阅读就是让学生与文本进行有效对话,帮助学生掌握分析和批判事物的具体方法,从而发展学生的思考能力,促进学生判断能力的提高。基于此,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善于引导学生对文本意义进行探索与思考,从而促使他们成为生成和创造文本意义的人。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善于寻找文本内容中的差异性,根据文本、字、句三者之间的不同,设置相应的问题,促使学生打破固有思维模式,培养他们敢于提出问题的良好品质。这种方式的使用,能够促使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思考,并对文中的事件、人物及其内涵产生更深一层的理解,从而充分展现出语文深度阅读的全过程。

在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一课的学习中,笔者让学生进行示范朗读,其中就有一位学生因为朗读的速度过快,将课文结尾的“这就是冬天的济南”误读成“这就是济南的冬天”了,引得其他同学哄堂大笑。笔者就顺势提出了问题:“这算是作者在创作本文时留下的笔误吗?本来这篇课文的题目就是《济南的冬天》,为什么到了文章结尾,却变成了“冬天的济南”呢?”这一问题的提出,引发了学生的深思。之后,笔者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合作,根据课文比较“冬天的济南”与“济南的冬天”两者的区别所在,从而引导学生感悟作者在本篇课文中的独特“匠心”,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将语文课堂推向了高品质。

3.思维碰撞,引发深度阅读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由于每个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个体认知,因而经常会造成思维冲突,导致学生因为产生困惑而在困顿之中有了挣扎与焦灼。这也为学生的深度阅读提供了条件,教师也要对这一思维碰撞进行巧妙利用,点燃学生参与语文阅读的“热情之火”,从而促进学生语文思维的发散,让学生在与文本、同学等多元化的互动过程中,步入阅读的“深渊”。

在我国古代传说中,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充满了悲剧的色彩。而在郭沫若的诗歌《天上的街市》中,他们的生活却是自由的、幸福的,这也让学生对课文的认知产生了冲突。笔者就在这时,引导学生探究诗人这一独特构思的意义,明白了诗人是借此表达对自由、幸福的理想生活的向往,更是对诗人不满当时社会的黑暗与压迫的折射。学生在解决这些认知冲突的过程中,对诗歌主题思想的掌握也越来越清晰、明朗。

4.角色转换,实现深度体验

教师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时,应该引导学生沉浸于文本及其角色之中,让学生在阅读文本过程中进行角色转换,不再是以读者的角度浸入文本,还将自己置身于文本角色之中,加深对文本角色的体验,从而促进学生快速进入文本情境之中,通过不断变换的思考角度,对文本的认识也会更加丰富和全面,进而更加透彻、深入的了解文本,加深学生的阅读体验。

“因为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所以我陷入了两难选择的困境中。”这是莫怀戚在《散步》一文中所写的话。笔者为了加深学生对“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一句话的理解,就引导学生将自己代入角色,感受母亲在看到“我”对儿子的要求不假思索就答应时的心情。通过这种角色代入的方式,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孝”,也有了更加深刻的体验。同时,学生通过这一角色转换获得了全新的体验,从而在无形中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品质。

语文阅读就像是一次旅行,学生若想不断走向胜景,深入文本内核,就必须要通过深度阅读之“路”,走入文本之境,在阅读“美景”中与文本、与作者进行深度互动,获得丰富体验,从而促进高品质语文阅读课堂的构建,在深度阅读中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品味和审美,进而促进学生语文技能及修养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朱巧彬.初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03):241.

[2]向博琦.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实践策略[D].湖南师范大学,2018.

[3]关秀姝.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深度阅读[J].语文教学之友,2016(02):13-14.

猜你喜欢

深度阅读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戴着镣铐起舞
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深度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