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究式学习的开展

2020-04-21孙亚平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小学阶段语文教学

孙亚平

【摘要】小学阶段正式学生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习惯以及生活习惯开始养成。在这一阶段开展探究式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基于此,本文重点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究式学习的开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阶段  语文教学  探究式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3-0046-02

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体系中,教会学生探究式学习,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而且,探究式学习的开展,还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语文知识的学习当中。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下,教师必须要结合学生的语文学习内容,科学合理的探究性学习方法;然后在学生探究式学习过程中遇到阻碍的时候再予以适当的引导。

一、探究式学习的概述

探究式学习,又叫作研究性学习,指的是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学习实践要求,为学生创建一个特殊的学习环境,然后在此学习环境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然后在对问题的研究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掌握相关的知识,提升自身的能力。由此可见,探究式学习的开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语文学科是小学阶段最基础的学科,也是最为重要的学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式学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还可以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以及个性化能力,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1]。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究式学习的开展策略

(一)构建探究式学习情境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究式学习的有效开展,应当以教学理念的合理创新为基础,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为学生发现问题并思考问题构建有利的学习情境。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讲台下听为主,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不会有效激发出学生的主观学习意识,还会对学生的主观学习意识产生限制,影响学生对教学时间活动的参与积极性。而探究式学习的开展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所以会进行相关学习情境的构建。而根据大量的实践研究,学生只有身处特定的情境中,才会更加容易发现问题,产生对问题的探究欲望。而要想构建有效的探究式学习情境,还必须要明确探究式学习目标,例如知识学习目标、技能学习目标以及情感态度培养目标等。只有明确了这些探究式学习目标,才能够针对性的构建出高质量的学习情境,保证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效果。

在构建探究式学习情境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设计出能够激发起学生探究兴趣的问题。第一,问题应当与学生当下掌握的知识水平相符合。如果问题设计太难,学生无法根据现有的能力顺利的展开探究活动,找不到问题的思考思路与思考方向,那么学生就会降低,甚至失去对问题的探究兴趣,甚至还会丧失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信心。第二,问题最好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相矛盾。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出学生对于问题的探究兴趣,使学生不由自主的拿起书本向教师、家长进行询问,或者通过互联网进行相关答案的搜索。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进行学习情境的构建,激发学生对于问题的探究欲望[2]。

(二)注重学生对文章深读与精读的引导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究式学习的有效开展,必须要注重学生对文章深读与精读的引导,让学生在深度与精读的过程中,产生更深层次的疑问。即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大胆质疑精神,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角度对文章进行分析,并发现其中的问题。只有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发现越多的问题,才能够带着问题展开探究式学习。所以,教师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即在语文课堂上分析文章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度。

首先,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并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发言,让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疑问。其次,因为很多语文问题的答案都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虽然一些参考书上给出了参考答案,但是个体的差异,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对待同一个问题,都有可能产生不同的理解。针对这一现象,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想法,肯定学生的个性化思维,进而让学生产生更多的主观想法。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仅可以提出很多具有新意的想法,也可以给到其他学生以及教师以全新的思路,实现各种思维以及智慧的交换和碰撞。最后,教师还可以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一篇文章的认真品读,通过多次、重复的阅读来发现其中的问题。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式学习习惯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究式学习的有效开展,必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式学习习惯。只有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探究式学习习惯,才能够保证探究式学习效率,发挥探究式学习效率。而探究式学习习惯的培养,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思维。

例如,在语文课堂上学习某一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应当在正式开始文章精读之前,先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精读文章,让学生一边精读文章,一边找出问题的答案,同时思考这篇文章的结构布局以及自己对这篇文章的看法和认识。而在整个精读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一些精读细节。例如,一边阅读,一边记录自己的想法,避免在阅读下文的时候遗忘自己产生的想法。另外,在精度的过程中,还要对自己无法理解的地方进行标记,等待后期教师的讲解,或者直接向教师提问。

需要注意的是,任何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带着充分的耐心开展工作,踏踏实实的做好当下的教学工作,不能因为短时间内没有看到自己预期的效果就急躁。同时,教师还要发挥好榜样的作用,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在学生面前,让自己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3]。

(四)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近几年来,新课程的改革不断深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动脑能力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视。而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的开展探究式学习,就必须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以及主动探究。对此,教师要在实际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做好以下几方面。第一,引导学生进行各种知识点的探究性分析,确保学生既可以掌握语文知识,又可以获得动手能力的提升,养成良好的动手习惯。第二, 教师要在讲解语文知识点的过程中,将相应的材料提供給学生,引导学生通过亲自操作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4]。

例如,针对《荷花》的教学,教师在完成文章精读之后,就可以让学生对文章中描写荷花的技巧与方法进行总结,并利用这些方法和技巧进行一次自由写作。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了解到《荷花》一文中使用到的各种写作技巧,还可以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方式加深学生对这些写作技巧与方法的理解与记忆,更加可以提升学生对这些方法与技巧的灵活应用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根据大量的实践教学经验,发现探究式学习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获得更多的启发,进而有效培养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而要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的开展探究式学习,就必须要构建探究式学习情境、注重学生对文章深读与精读的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式学习习惯、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李东宁.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究式学习的开展[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9,(9):119.

[2]魏建功.探究式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开展[J].新课程·中旬,2019,(6):131.

[3]胡五妮.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究式学习的开展[J].中外交流,2019,(18):229.

[4]罗亮.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究式学习的开展[J].南北桥,2019,(3):64.

猜你喜欢

探究式学习小学阶段语文教学
试论小学阶段开展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浅谈化学课外小组活动
初中历史探究式学习的教学途径
高中地理探究式学习的探索与实践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