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阅读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探讨
2020-04-21雷梦娇
雷梦娇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阅读习惯逐渐被手机等智能设备所取代,导致阅读呈现浅显化、碎片化趋势。小学阶段是学生夯实知识基础和培养阅读习惯的关键时期,通过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融入拓展训练,能够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提升学生文学素养,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因此,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实施拓展训练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拓展阅读 小学语文 高年级 实践研究
在语文学科教学中,阅读是提高学生文学鉴赏、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阅读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积累词语知识、文章表达技巧,为学生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对学生文学素养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小学语文教学中,虽然部分教师认识到拓展阅读的作用,并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开始实践拓展阅读,但实际应用效果不佳,并呈现拓展阅读流于形式、开展形式混乱、拓展阅读过度等问题,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拓展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现状、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措施,以期提高拓展阅读教学应用有效性,促进学生语文知识积累与应用。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拓展阅读应用现状
(一)拓展阅读流于形式
长期以来,为了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教师一般采用“题海战术”方式开展语文教学,缺乏对拓展阅读的关注。当前,虽然部分教师将拓展训练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但在实际教学中对拓展阅读重视程度不足,拓展阅读流于形式。例如,在人教版教材中,教材文本后附有许多优秀的拓展阅读材料,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升大有裨益,如四年级《麦哨》教材附有《可爱的草塘》,五年级《草船借箭》后附有《三顾茅庐》《火烧赤壁》等,这些优秀的阅读材料能够加深学生对教材文本的理解。然而,小学语文教师对拓展阅读材料重视程度不足,更多地让学生抄写、背诵课文,要求学生必须背过、记住知识点。虽然,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语文成绩,但从长远来看对学生文本鉴赏、理解能力无益,不利于学生文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二)拓展阅读教学形式混乱
在拓展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将教学目标与阅读文本脱离开展阅读教学,虽然课堂教学形式有所丰富,但学生并未真正掌握文本相关知识,例如,在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丝绸之路》教学中,部分教师侧重于讲解拓展阅读内容,在阅读过程中引入大量有关丝绸之路史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丝绸之路的认识,调动了学生对阅读的积极性,但该方式脱离了教学文本,并未体现拓展阅读本身的作用。
(三)拓展阅读开展过度,加重了学生学习压力
在拓展阅读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提高学生阅读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融入较多拓展阅读内容,一定程度上了加重了学生学习压力。例如,在五年级《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教学中,教师为了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学经典的兴趣,选取林黛玉初进贾府作为阅读材料。该方法虽然提高了学生对文学经典名著的认识,但由于阅读材料本身难度较大,不适于小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无疑增加了学生学习难度,给学生产生额外的学习压力,甚至产生相反作用,导致学生拓展阅读兴趣下降、丧失。
二、拓展阅读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实践探讨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实践拓展阅读,应结合导入阶段、分析阶段、运用阶段不同特点采取针对性拓展阅读教学策略,提高拓展阅读教学有效性。
(一)导入阶段拓展教学实施策略
在拓展教学实施前,应从两个方面实施开展课程导入。(1)精心设计导入语。课程导入作为拓展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精心设计导入语,能够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求知欲与探索欲。例如,在《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学中,教师先鼓励学生思考已学习过的《陶罐和铁罐》,鼓励学生思考陶罐和铁罐在外形的差别,并从长、短的角度引入新课,实现新旧知识的有效衔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2)穿插作者介绍与写作背景。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受学生生活经验、情感体验的局限性,学生对部分拓展阅读文本传递的情感、思想难以理解,需要教师适时穿插作者的介绍和写作背景讲解,加深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和把握。例如,在《再见了,亲人》教学中,学生对战争的残酷、人民的苦难缺乏直观的认识。为解决该问题,教师可播放多媒体课件,借助抗美援朝战争影片加深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直观认识,为拓展阅读教学奠定基础。
(二)分析阶段拓展阅读教学
在拓展阅读教学中,教师可通过不同的节点进行分析、拓展,实现阅读材料的全方位拓展。具体而言,教师可从知识点、兴趣点、疑问点、情感点进行多层次、多结构拓展。在知识点进行拓展,是以阅读文本为基础,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知识、阅读技巧、写作技巧的拓展、补充,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阅读、写作方法;在兴趣点进行拓展,是针对小学生感兴趣的阅读材料进行补充和拓展,如生活技巧、生物知识等;疑问点拓展是对阅读材料疑问点进行重点分析,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视角、思维方式进行研究,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情感拓展是将阅读材料情感投射到学生身上,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加深对阅读材料的情感理解,从而与作者形成情感共鸣。针对拓展阅读材料,教师应结合其特点和阅读要点综合运用拓展阅读方式,提高学生对拓展阅读文本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
(三)运用阶段实施拓展阅读
在拓展阅读教学运用阶段,教师应通过三种方式进行教学指导,提高学生拓展应用能力。首先,基于文本材料进行类似阅读材料拓展训练。例如,在《鸟的天堂》教学中,可对比研究巴金先生的相關作品,深刻领悟巴金先生的精神世界;其次,以片段引领全篇,实现阅读材料主旨的拓展。例如,在《普罗米修斯》教学中,教师可引入希腊神话中的人物、体系,加深学生对希腊神话的了解;最后,开始比较性拓展。例如,在《新型玻璃》教学中,教师可将童话版《新型玻璃》进行对比阅读,引导学生对比研究语言的艺术魅力,提高学生主动探究语言艺术的积极性。
结语
新时期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尊重教育教学规律,结合小学生认知特点开展拓展阅读教学,通过在导入环节、分析环节和运用环节进行拓展阅读教学,加深学生对拓展阅读材料的理解,提高小学生文学素养,推动小学语文教学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艳艳.小学语文第三学段拓展阅读调查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8.
[2]何静娴.语文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语文课堂拓展阅读教学模式的建构[D].苏州大学,2018.
[3]杨素丽.小学中高阶段语文课内拓展阅读教学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6.
[4]陈淑华.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