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养育
2020-04-21王露諝
王露諝
摘 要:在现今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每天不是在对身边的人产生正向影响,就是负向影响,潜移默化中累积的影响从量变到质变。所有社会问题都可归结为“人”的问题,而人的问题可归结为早年,早年问题可归结于家庭与教育。所有的生命都是一个过程,所有过程都有其开始,生命发展的过程是轨迹式的,人的命运取决于其人生早期。0—6岁是孩子人格、性格、品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孩子是在经验和体验中成长的,教育就是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因此为孩子建立正向的家庭氛围,帮助孩子建立正向的自我价值认知非常重要。
关键词:健康家庭 自我认知 同理心 4F沟通法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的这首美文常被用来描写教育者们在潜移默化之中,将莘莘学子培养成人才。孩子就像一株小树苗,一位优秀的教育者对于一个孩子是如此重要,而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所以父母们给到这株树苗怎样的水分和养分就至关重要。我们都希望孩子能成就大事,将来拥有丰富的物质条件与精神文明,稳行高处。然而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决定了你能做成什么样的事,也决定了能拥有什么。我们想要培育优秀的孩子,想要改变孩子,但其实最重要的是先改变自己,将自己变成“对”的人。因为你的心对了,所发出的东西也是对的, 我们每天不是在对身边的人产生正向影响,就是负向影响,潜移默化中累积的影响从量变到质变。所有社会问题都可归结为“人”的问题,而人的问题可归结为早年,早年问题可归结于家庭与教育。所有的生命都是一个过程,所有过程都有其开始,生命发展的过程是轨迹式的,人的命运取决于其人生早期。0—6岁是孩子人格、性格、品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孩子是在经验和体验中成长的,教育就是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因此为孩子建立正向的家庭氛围,帮助孩子建立正向的自我价值认知就非常重要[1]。
一、建立正向的家庭氛围
健康正向的家庭是怎样的呢?有以下六种特质
(一)承诺
指家庭成员间,能彼此珍视并愿意为彼此尽最大的力量,建立无可取代的关系。
(二)感激
指家庭成员间,常常对彼此表达感谢与赞赏。但需要注意的是,一个人懂得感恩不是自然而成的,是需要通过学习获得的。
(三)共聚
指家庭成员间,愿意花时间相聚在一起,共享家庭活动且愿意付出,努力讲求相聚时的力量。共聚、陪伴能提升亲密关系,拉近心与心的距离。
(四)沟通
指家庭成员间,透过各种方式学习良好的沟通技巧并尝试了解彼此的心情、分享遭遇、学习有效地解决问题。
(五)精神慰藉
指家庭成员间,在精神上互相支持或共同拥有坚定虔诚的宗教信仰,通常能凝聚家人的共识与增进彼此间的亲密。在遭遇风暴、挫折时能彼此信任,共同面对的能力。
(六)应变能力
指家庭成员间,愿意并有能力处理生活中大大小小的考验与危机并从中成长与成熟。
二、建立孩子的正向的自我价值认知
(一)个性我与人际我
你认识自己的孩子吗?当然大家都会说自己的孩子什么样的脾性最清楚,但是你的孩子有自我认识的能力吗?我们要知道,每个人的自我有五个方面,分别为生理我、兴趣我、人际(社会)我、个性我、能力我。其中生理我不能改变,而其他四方面可以通过良好的教养培育而改变,但往往我们最重视的是能力我,却不知实际上最需要培养的是孩子的个性我和人际我,它比能力更决定命运。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真正重要的是他的人格、性格、品格这“三格”。有责任感、能与他人合作、有自制能力、愿意付出和奉献,仔细观察下身边的成功人士,第一要学习的不是他们的成就,而是他们身上这些优秀的品质,头脑的聪明会让我们在人生道路上走得快,而优秀的内在品性却能让我们走得更远。我们过多地注重了孩子的智力,却忽略了一个人最重要的个性我和人际我。
那么个性我与人际我是怎样的呢?
1.正向的个性我:热情、有創意、冷静、有毅力、幽默、坚忍、怜悯、诚实、忠心、和善、谦虚、自制、负责、乐观、勇敢等。
2.负向的个性我:自大、自私、自卑、没耐心、没同情心、容易放弃、嫉妒、散漫、草率、冲动、爱计较、贪心、小气等。
3.正向的人际我:乐于助人、乐于分享、有领导力、情绪管理佳、遵守纪律、合群、有礼貌、常怀感恩、常有笑容、外表整洁等。
4.负向的人际我:自我中心、坚持己见、不喜欢交朋友、不听别人说话、不注意卫生、容易责怪别人、看不见别人的需要、乱发脾气、没有礼貌、好争辩、不愿分享等。
个性我和人际我的形成与家庭环境和正向教导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家庭环境与正向教导能影响孩子的自我认知,从而形成正向或负向的个性我与人际我。负向的自我认知会引发心理坐标转移症[2],如怀疑别人排斥别人其实是不能接纳自己、论断别人其实是缺乏自我肯定、喜欢欺骗其实是自己受过伤害、喜欢指责别人其实是掩饰自己弱点等。
(二)内在自我价值与外在人际关系的应对
相应的内在自我价值又会关联到外在人际关系的应对。如你能真诚地肯定自己,就会更有雅量肯定别人;你真诚地爱自己,就能更真诚地爱别人;你拥有自尊,就更能尊重别人的自尊;你真诚地接纳自己就更能真诚地接纳别人。所以帮助孩子建立正向的自我价值认知非常重要。那么首先,我们就要了解孩子的认知方式,儿童是通过体验活动,然后觉察发现,经历到好的体验和改变,并且强化,形成新的技能和品格。请注意,没有先学习把事情做好,孩子不可能对自己感觉良好的,只有透过学习经历,真正懂得处理日常生活事情的孩子,才会拥有真正的自信。所以事无大小,只要是他们做得好的事情,都可能成为帮助他们正面看待自己的契机。
(三)培养同理心与坦诚表达能力
从家长角度看,父母越有能力去清晰感受孩子的内心世界,就越能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就越能理解孩子和教育孩子。从孩子的角度看,他们对父母的同理心不是天生具有的,而是在父母对他们的同理心的过程中,伴随年龄的增长及生活的积累逐渐形成的。父母给予孩子的同理心几乎就是孩子同理心产生的土壤[3]。所以在日常与孩子交流接触中,父母们就要会同理孩子,并且也要帮助孩子建立同理心和坦诚表达的能力。
同理有三步骤:
1.注意看、注意听
2.用心找出他的感觉
3.放下自己的情绪,走进对方的心
请注意,如果否定孩子的情感世界,就难以打开他的心,你与他的关系就难以进入更深的层面, 因为当孩子觉得父母不理解自己时,就会认为父母不关心自己,随之会感到失望、沮丧,对父母的信任度降低,向父母敞开心扉的愿望就会很快消失。所以父母对孩子的同理心是开导孩子内在心智世界的钥匙,是与孩子有效沟通的基础,是教育产生效能的前提[4]。
除了同理孩子,我们也需要教导孩子学会好好表达他的感受与想法,同样也有三部曲:
1.说明遇到的事情,客观描述事件
2.表明当下的感受
3.说出期待
最后感谢对方的倾听。举例:当你说我批评别人是错的时候,我觉得很委屈,我希望你可以先安慰我。
三、心灵转向之真爱谈心
在教育过程中,越聪明的孩子,我们越要注重人性的教育,人性的核心是情感,所以人性的教育就是心灵的栽培,柏拉图说教育非他,乃是心灵转向,即是心灵转向,我们先要进入他的心,那么如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呢?首先要与他建立亲密的关系,而一段好的关系是需要经营的。经营关系中有一种能力很重要,就是谈心的能力,谈心的能力需要内省智能(照顾自己的心)和人际智能(照顾别人的心)。
表达心声的人有一种被爱的需要,他要理清自己的心,坦诚表达自己的情绪、想法、需要、选择。倾听者需要培养自己爱的能力,接纳对方的心并给予回应。有时我们发现大人们在与孩子沟通过程中因为孩子的表现与回应不是自己所期望的而产生责怪与批评,甚至到最后变为在怒气中管教孩子,结果孩子往往要么逃避问题,要么正面冲突顶撞,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状况呢?要明白这一点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人体大脑的工作方式。大脑中有一称为杏仁核的结构,既情绪脑,杏仁核有个本能的反应,就是辨识是危险信号还是安全信号,当杏仁核被启动时,人们会用本能来反应,在恐惧中不是攻击,就是逃避,而不是用理智来回应。如果任凭杏仁核的应激反应持续发作,那么就会战火高升,从抱怨到批评,再到攻击威胁、轻蔑不屑,一些孩子因为长期没有得到爱与接纳而杏仁核持续被激动造成叛逆的人格。
所以当我们企图想控制孩子时,就会出现以下的模式。
恐惧控制——暴力威胁——恐惧屈服——保持距离
得到的结果就是孩子向大人隐藏真实内心世界,而只表现出大人想看到的外在行为。
用简图表示
真爱——自由——谈心 VS 恐惧——控制——威胁
敞开——坦诚——合一 VS 羞耻——防卫——隐藏
所以想要更多打开孩子的内心世界,引导他的心灵正确转向,需要用真爱来谈心,而谈心管教的第一步就是管理自己。我们所能控制的只有自己,营造爱与安全的氛围,缓和杏仁核警讯,打开爱的开关,了解并拥抱接纳孩子内心你未知和隐藏的部分。
谈心,Touch heart,Talking Ourselves Until Connecting Hearts。我们来谈一谈,直到心的联结,请记住不是大脑意识层面上的了解对方。
另外我们与孩子谈心除了先管理自己的心外,更要学会倾听。繁体的“听”为“聽”,察看下它的结构,不难发现是由“耳”“王”“十”“目”“一”“心”组成的,意思是打开耳朵来,将对方像君王一样尊重的听,投以专注的目光来听,全心全意来听,用同理心来听,体会对方的情绪与感受。积极倾听要“化简为繁”。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座内在冰山,行为下面有情绪,情绪背后是想法,有这样的想法是因有一需求,有需求是因内心有渴望,而产生渴望的最根本就是对自我价值的认识。
所以我们需要透过孩子的表面行为,去探索他的内在冰山。那么如何通过对话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和真实需求并引导他的心灵正确转向呢?向大家推荐一种4F提问法
第一個F——Facts:多面性的事实
第二个F——Feelings:感受、感觉、情绪
第三个F——Findings:发现想法、思考
第四个F——Future: 多面向的运用
其中如何走得更深,当你打开了他的情绪就打开了心灵的第一道门,分辨情绪是用爱谈心的钥匙。
教育乃心灵转向,心门需要用情感来打开,时刻不忘自己也曾经是孩子,用心体会孩子情感的细微变化, 让养育和教导在怜悯、疼爱之心的指引下进行[5],为孩子建立积极正向的家庭氛围、帮助他建立正向的自我价值,用真爱来与他谈心,那么含苞待放的花朵,会在阳光下绽放它最美的一面并散发它的馨香之气。
参考文献
[1]左利平.构建利于青少年成长的家庭模式——基于健康家庭特质的相关研究[C].2012年甘肃省“食品安全与健康生活”学术年会论文集粹,2012.
[2]徐敏.4—6岁幼儿自我认知积极偏向发展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D].辽宁师范大学,2013.
[3]彭兰嘉.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的同理心[J].甘肃科技,2003(09):165.
[4]胡玉顺.同理心——两代人的沟通与理解[J].教育与职业,2003,000(020):52.
[5]陈锐.“时刻不忘自己也曾经是孩子”——苏霍姆林斯基的“同理心”教育观[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