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站采血护理工作中一次性采血护理包应用的效果分析

2020-04-21张红梅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血袋血站献血者

张红梅

(宿迁市中心血站,江苏 宿迁 223800)

血站作为特殊的医疗机构,不仅要保证临床输血所用的血液的数量,还要保证临床输血所用的血液的质量。血站在采集血液的过程中,采血护理是保障血液质量的重要一环。本研究选取了本血站2016年8月到2018年8月采集的400袋血液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血站2016年8月~2018年8月采集的400袋血液样本,将其中200袋接受一次性采血护理包护理采集的血液为实验组,其余200袋接受常规护理采集的血液为对照组,两组数据的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实验组采集血液时采用的一次性采血护理包经环氧乙烷灭菌,包内有垫巾、碘伏棉棒、创口贴、压脉带、棉球;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用品,即瓶装碘伏、袋装一次性棉签、84消毒的压脉带、高压灭菌的含棉球的棉球缸和含镊子的镊杯。两组的采血护理工作由专业的医护人员按照标准操作规程操作。所采集的血液在成分科进行分离制备成成分血时(在密闭血液采集袋管路中完成,不会被污染),用无菌注射器抽取血袋内残留血液5毫升,注入培养皿,五天后观察培养皿内是否有菌落生长,分析血站采血护理工作中一次性采血护理包的应用效果。

1.3 观察指标

工作人员要仔细观察培养皿是否有菌落生长和统计实验组的报废血袋数及合格血袋数、对照组的报废血袋数及合格血袋数,按照血液报废率即为报废血袋数/(合格血袋数+报废血袋数)%的公式,计算出血液的报废率。

1.4 统计学处理

利用计算机收集数据,再将数据输入到SPSS 16.0统计软件中,采用t检测和x2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验组的血液报废率为0.5%,而对照组的血液报废率为1.5%;由数据可见,血站采血护理工作中应用一次性采血护理包取得了非常好的护理效果,两者之间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采血护理效果对比

3 讨 论

相关分析表明,一次性采血护理包在血站采血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具有重要价值。在血站采血护理工作中,工作人员需要对献血者进行消毒和止血操作,所以必须规范护理用品的使用操作,从而确保每位献血者都使用干净无污染或无菌的护理用品,避免出现交叉感染或者血液疾病传播的现象,保障献血者的生命安全[1]和所献血液的质量。有效期内的一次性采血护理包保证了采血护理使用的是无菌用品。但是在采血护理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一次性采血护理包采用环氧乙烷灭菌,在使用上比较方便和安全,但是一次性采血护理包有有效期限,在使用时,工作人员一定要仔细检查是否在其有效期限内;如果一次性采血护理包出现了包装的损坏,必须禁止使用,并将它有效处理[2];采集血液的护理操作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进行;一次性采血护理包只能使用一次,严禁重复使用,必须在使用之后进行集中的销毁。

在血站采血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出现血液污染的主要原因就是工作人员未对献血者的皮肤进行彻底的消毒,致使献血者的皮肤仍然处于带菌状态[3]。因此在血站采血护理工作中,工作人员要对献血者的皮肤进行彻底的消毒,防止出现血液受到细菌污染的现象,进而降低血液报废率,保障临床用血的安全性[4]。本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的血液报废率为0.5%,而对照组的血液报废率为1.5%,将两者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综上所述,将一次性采血护理包应用于血站采血护理工作中,有效地提升血液护理质量,降低血液报废率。确保血站正常血液的供应量,对控制血液传播疾病起到重要作用,是保障血站血液资源的充足和利用率的重要一环。由此可见,血站采血护理工作中一次性采血护理包应用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5],一次性采血护理包值得在血站采血护理工作中进行应用和推广

猜你喜欢

血袋血站献血者
为什么献血过程中不可随意更改献血量?
[聚焦6·14]世界献血者日来临前,了解一下无偿献血流程吧
利用一次性托盘承托血袋进行二次包装的技术优势
影响单采献血者保留的相关因素分析
制备成分血时血袋破损的原因分析
血站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一例机采频繁报警献血者的护理
当前血站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信息技术在血站工作中的应用
分析重复献血者与初次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