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功能腹带在腹部外科的应用研究

2020-04-21张丽霞潘裕芬钟送娇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腹带造口舒适度

张丽霞,潘裕芬,钟送娇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 惠州 516003)

术后留置引流管在腹部外科中应用较多,引流管既可用来作判断术后引流情况,又可作引流术后腹腔内积液,引流管的护理是一个重要问题[1],普通腹带目前被广泛用于腹部手术后,但普通腹带会导致增加切口压力,作用点不集中,效果不理想[2]。部分造口患者术后,既有肠造口,又有腹腔引流管,普通腹带功能单一,不能起到一带多用的功能[3],我科新研制的自制改良式多功能腹带,能用于普外科腹部手术患者同时解决造口及引流管的固定问题,同时能可加压包裹切口以减少切口出血、裂开以及因腹部造瘘所导致的的并发症。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间腹部外科手术后放置引流管的患者150例进行研究,纳入标准[4]:①符合腹部外科手术特征者。②意识和沟通无障碍者③同意参加本次研究。排除标准:①患者神经系统疾病者。②合并严重免疫系统疾病者。③体型肥胖无法佩戴腹带者。④拒绝参与者。⑤合计纳入150例进行研究。本次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所有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按随机编号,分为普通腹带组(75例),新型腹带组(75例)。其中普通附带组年龄19~75岁,平均年龄(44.73±5.12)岁;男性(38)例,女性(37)例;新型附带组年龄18~73岁,平均年龄(45.36±5.35)岁。男性(39)例,女性(36)例,经统计学检验,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具可比性。

1.2 方法

普通腹带组使用普通腹带,新型腹带组采用改良式腹带,该腰带为双层高弹力纯棉针织布制作而成,分别在AB、CD、EF三条线中加入鱼骨,起到支撑腰部作用;腰带右侧正面(阴影部分)缝制魔术贴毛面,在魔术贴与AB中间靠下开一个直径为8 cm的造口,并在两层布中间夹一层较为硬挺的无纺衬布(斜纹部分),造口下面加一块30 cm×15 cm的长方型垫布;从AB至腰带左侧之间夹加三条4cm 宽的松紧带(缩率 80%),并分别辑线固定松紧带与面底布; 腰带左侧底面(黑色部分) 缝制魔术贴牙面;腰带的整个边缘用包边处理, 最后在 AB 左侧三等分位置开两个长 4cm 的小口,用于穿出引流管,固定于腹带底端子母扣上 。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舒适度。②比较两组脱管率、伤口疼痛程度、生活自理能力。③比较两组并发症情况。④比较两组心理满意度。

1.4 判断标准

①舒适度对患者功能训练、换药、翻身、导管安置等进行评估,各项100分,分数越高舒适度越高。

②统计两组脱管率、伤口疼痛程度、,生活自理能力,伤口疼痛采用疼痛数字评分NRS进行评估[5]。生活自理能力采用100分制,分数越高自理能力越强。

③统计并发症的发生率,其中包含造口旁疝 、腹部坠胀感、切口裂开等。④统计两组患者的心理满意度,以100分为满分,大于90分为非常满意,70~89分为一般,小于70分为不满意。满意率=(非常满意+一般)÷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资料全部都采用SPSS 19.0专业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发生率的对比选用x2检验,P<0.05评价有显著差异。

2 结 果

2.1 两组舒适度比较。

治疗后新型腹带组舒适度显著高于普通腹带组(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舒适度比较(±s)

表1 两组舒适度比较(±s)

(分) 换药(分) 翻身(分) 导管安置(分)组别 功能训练普通腹带组(n=7 5) 7 5.5 7±3.5 1 8 6.0 8±3.0 4 6 6.2 7±2.4 3 7 3.1 6±3.2 9新型腹带组(n=7 5) 8 0.1 7±3.4 5 9 1.3 3±3.3 2 7 2.5 4±3.1 5 8 1.3 2±3.3 7 t 8.0 9 4 1 0.1 0 0 1 3.6 4 8 1 5.0 0 4 P 0.0 0 0 0.0 0 0 0.0 0 0 0.0 0 0

2.2 两组脱管率、伤口疼痛程度、生活自理能力比较

治疗后新型腹带组脱管率、伤口疼痛程度、,生活自理能力显著优于普通腹带组(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脱管率、伤口疼痛程度、生活自理能力比较[±s,n(%)]

表2 两组脱管率、伤口疼痛程度、生活自理能力比较[±s,n(%)]

组别 脱管率 疼痛(分) 生活自理能力(分)普通腹带组(n=75) 13(17.33) 4.31±1.92 85.27±2.43新型腹带组(n=75) 3(4.00) 2.75±1.04 90.54±3.15 t/x2 6.996 6.187 11.403 P 0.008 0.000 0.000

2.3 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

治疗后新型腹带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普通腹带组(P<0.05),详情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n(%)]

2.4 两组心理满意度比较

治疗后新型腹带组心理满意度显著高于普通腹带组(P<0.05),详情见表4。

表4 两组心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 论

造口术是结直肠癌外科手术治疗的常用手段之一[6]。据统计,我国现有“造口人”100 万,并以每年10 万的速度递增。有资料显示,造口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达21%~71%。临床上常用腹带包扎造口以缓解并发症的症状。但是常规腹带型号单一且易脱落,易压迫患者造口而使患者造口缺血性坏死,增加了二次手术的风险。改良式腹带更为安全可靠,可有效减少造口旁疝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可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腹部手术后伤口较大,需使用腹带束紧腹部,降低切口张力,缓解术区疼痛,减少术后出血,增加患者舒适度,促进切口愈合。此外,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可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新型腹带组舒适度显著高于普通腹带组(P<0.05),治疗后新型腹带组脱管率、伤口疼痛程度、,生活自理能力显著优于普通腹带组(P<0.05),治疗后新型腹带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普通腹带组(P<0.05),治疗后新型腹带组心理满意度显著高于普通腹带组(P<0.05)。提示,新型的腹带未对患者的术后恢复造成不良影响,并且会改善病人舒适度、 满意度及降低并发症、 腹带引流管滑脱等。笔者分析,可能是改良式腹带采用松紧带和尼龙搭扣的固定方法,一改常规腹带的别针固定形式,既能提高腹带的抗变形性和承重性,而且不会在使用更换的过程中不慎刺破引流管、伤口或床垫。腹部造口术患者围手术期使用改良式腹带更有利于观察造口黏膜同时对造口底盘起到承托作用,造口袋固定效果更佳,避免了腹带对造口造成压迫,有利于血液循环,防止肠管坏死,降低了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二次手术的风险。

综上所述,改良式腹带的应用能改善患者舒适度、降低脱管率、伤口疼痛程度,及减少造口相关并发症,提高心理满意度和生活自理能力,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腹带造口舒适度
纤维砂场地的性能及舒适度影响研究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皮桥造口在预防性回肠造口临床中的应用及观察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你能分清孕妇用的托腹带、束腹带、固定带吗
微信授权式教育在尿路造口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
束腹带,合理使用才美丽
腹带的研究与小儿外科腹带的改进
托腹带、束腹带,你会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