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王羲之《兰亭集序》的艺术之美
2020-04-21汪宝琪
◎汪宝琪
(宁夏大学美术学院 宁夏 银川 750021)
王羲之,东晋人士。少年居住于琅琊临沂,师从书法大家卫夫人;待其成年,因对书法极度痴迷,自称逸少,号澹斋。为深入了解书法之美,王羲之于壮年迁居会稽,升任为稽内史,跟随出身书法世家的叔父研习历朝历代书画大家的作品,人称“王右军”。由于其关注重点多集中于秦汉时代,且感悟颇多,将“势”和“心”熔于一炉,创作出流行千古的书法,遂有“书圣”之名;行书也正是因其形体自然、水乳相融,在中国书法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在其晚年,为名所累,隐居于金庭,钻研后创作绝世佳作《兰亭集序》[1],其书法达到巅峰。因王羲之持家有道、教育有方,后辈多为书法大家。
一、王羲之的生平概述
(一)书香家庭,艺术熏陶
王羲之一生坎坷,少年时经历西晋亡国,于一路逃亡途中勤练书法。永嘉三年(309年)王羲之的父亲王旷奉命率兵北征,全军大败后下落不明。少年王羲之与母亲、兄长王籍之相依为命、惨淡度日,直至东晋王朝建立之后才稳定下来。由于他才思敏捷,成为当时的“王氏三少”之一。
王羲之自幼受到书法艺术熏陶,从小就在父亲指导下学习书法,四岁开始练习写字。父亲失踪后,王羲之的叔父王廙代兄照顾,这对王羲之书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王廙博学多识,在书法和绘画方面的成就最为杰出,被誉为江东“书画第一人”。王廙是太子司马绍的绘画老师,又是王羲之的书法老师。为了让王羲之学习不同的书法风格和技法,王廙请来了当时很有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王羲之在卫夫人的辅导下进步很快,他时刻在揣摩字的结构,手指不停地在裤子上画,刻苦学习各种书法,不但模仿还很注意推陈出新,创造了一种飘逸清秀隽美的王氏字体[2]。
(二)晚年归隐,挚爱书法
晚年归隐,生活萧散。此后几年,王羲之过的是检视田产、教养儿孙的归隐生活,但坚持经常练字。由于晚年常服寒食散,对身体副作用很大;尽管年老体弱,但没有废弃书法创作。他将人生体悟与对艺术的完美追求融为一体,演奏出生命的最后华章。两个孙女之死更是加重了他的病情,在最后几天司马丕继承帝位,大赦天下。王羲之见到赦书,抱病写了一封《贺表》,不久便逝世。
二、王羲之《兰亭集序》的艺术之美
(一)叙“乐”作序,音韵丰厚
王羲之举家搬入会稽,官至内史、右军将军。正值万物复苏的季节,为庆祝这充满生机的未来,王羲之特邀各阶层优秀人士于兰亭溪头游玩作乐,此行共计四十二人。清晨观赏山中美景,午间于溪边对坐畅饮,酒正酣处有人提议做一游戏。随即声乐骤起,羽觞随溪水而流,直至声音骤停,羽觞停止;其面前之人须赋诗一首,若无能则需饮酒一觞。直至黄昏时分,共赋诗四十一首,又一人借酒兴乘兴而起,自告奋勇将今日诗词制作成册,并请王羲之亲自执笔为其作序[3],以纪念今日之乐。
王羲之《兰亭集序》局部
(二)以“乐”叹“悲”,造诣深厚
三月初三,王羲之亲自执笔书写《兰亭集序》。该序主要记载各阶层顶尖人才于兰亭游玩,通过流水赋诗来抒发各自雄心壮志,并由浅及深抒发出对宇宙人生的深沉感悟。全文共三段,按感情基调可分为快乐与悲伤,第一段按时间顺序记录一天内发生的各个事件,多以山林游玩和流水作诗为主,感情以“乐”为基调,语言简洁凝练;后两段通过听诗有感而发,使作者对宇宙人生开始深刻的思考,也为人生的“悲”定下了基调[4],语言深沉而且厚重。
(三)书法圣手,自然天成
《兰亭集序》的最大成就在于其书法艺术。通篇气息淡和空灵(如图),潇洒自然,用笔飘逸;手法既平和又奇崛,大小参差;既有精心安排的艺术匠心,又没有做作雕琢的痕迹,自然天成。最卓越的艺术品,往往在极小的空间里蕴涵着极丰裕的艺术美,故时常有人称赞其为黄金殿堂,仅仅依靠寥寥数字,就流传于世上千年,唐太宗亦赞叹它有“点曳之工,裁成之妙”[5]。
三、王羲之书法艺术的美学思想
(一)崇尚自然与人格美
在《兰亭集序》中,作者通过开篇介绍风景与宴饮,紧接着抒发对宇宙人生的深切感悟。全文基调由欢快瞬间转变为悲伤,使人感觉到冲突与矛盾,但如果了解当时境况,就可以理解为何要感慨人生的短促以及转变的突兀。因为游宴中忽然想到那些天各一方、闲云野鹤的朋友们,无拘无束,不管静躁取舍如何不同,只要情投意合,便希望此情能够永恒,时光停滞。但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更何况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所以欢乐总是短暂的,只有悲伤才是永恒。随着对一件件往事的回忆,悲伤之情有感而发[6]。
(二)《兰亭集序》的书法美学境界
《兰亭集序》用笔刚劲、笔锋有力。流转于全文的一笔一划之中,有垂头横、上挑横、并列横等,随机应变。其竖划,或悬针,或双杈出锋,或并列,各尽其妙;其撇、挑,或短或长,无论横竖弯钩,无一不体现出其扎实的书法功底。虽说该序仅有三百二十四个字,但每一个字都能体现王羲之的一种书法境界和心境,宛如一排排的士兵整齐如一,但又各领风骚。
如序中的20个“之”,虽说仅是一个字,但是每个字都有其内在与灵魂,无一雷同、各有千秋。重字有“事、为、所、欣、仰、其、畅、后”[7]等,都别出心裁、自成妙构,字字间都带有丰富的情感。
后文中虽然以“悲”作为基调,但这也不乏是对生命的一种敬畏[8],也与当时的社会情况相符合。此时正值西晋亡国、东晋崛起之际,这种基调体现了对当时麻木的社会状况的不满与无奈;就社会阶层而言,其所属士大夫一系,注重偏安一隅,即使想匡扶社稷也心有余而力不足。但就王羲之一生而言,积极层面更多。王羲之将他的热情以书法形式表达出来,其一笔一划都在推崇经以致用的人生观。也正是这种人格与风格,吸引了仁人志士将行书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