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β-类固醇脱氢酶2活性变化
2020-04-21吴春丽
吴春丽,李 娟
近年来我国高血压发病率呈逐年上升[1,2]。目前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机制不明,研究发现11β-HSD2活性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3]。尿氢化可的松与可的松的比值为表示11β-HSD2活性是更灵敏可靠的指标[4]。该实验研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氢化可的松、可的松的水平,进而测得11β-HSD2活性,探讨不同年龄EH患者11β-HSD2活性变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门诊未经药物治疗 (或停药2月后)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3例为EH组,其中男64 例,女 49 例,平均年龄(49.78±12.11)岁;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 (EH组)的诊断及分级均符合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5]诊断标准,排除标准:排除正在使用降压药物者 (β-阻断剂、ACEI/ARB、钙阻剂)、继发性高血压等其他慢性疾病者。随机选取门诊健康体检者121例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67例,女 54例,平均年龄(47.12±13.09)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 方法 留取晨尿10 ml,样品处理后,-20℃冰箱保存待测,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并计算尿标本中氢化可的松和可的松对内标皮质酮的峰高比,然后代入标准曲线求出氢化可的松和可的松的浓度,计算出它们的比值,从而测得11β-HSD2活性。经方法学考核得出的回收率和日内、日间精密度表明此方法灵敏、稳定、可靠,符合生物样品检测的方法要求。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x±s)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分析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数据以(x±s)表示,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EH患者11β-HSD2活性与年龄之间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
2 结果
2.1 EH组和正常对照11β-HSD活性比较 EH组F/E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11β-HSD活性比较(x±s)
2.2 不同级别EH患者11β-HSD活性比较 随血压升高F/E值增加,表明11β-HSD2活性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同级别高血压患者11β-HSD活性比较(x±s)
2.3 EH患者不同年龄11β-HSD活性比较 随年龄增加F/E值逐渐增加,11β-HSD2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4。
表4 EH患者不同年龄11β-HSD活性比较(x±s)
2.4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β-HSD2活性与年龄两者间相关性研究分析 结果显示Pearson相关系数0.873,P<0.01;F/E 值表示 11β-HSD2 活性,F/E 值越大,11β-HSD2活性越小。因此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β-HSD2活性与年龄之间呈负相关。
3 讨论
11β-HSD属于微粒体酶,分为 11β-HSD1、11β-HSD2两种同工酶,与原发性高血压有关的主要是11β-HSD2。它主要作用是将血液中氢化可的松转化为可的松(在啮齿动物为皮质醇、脱氢皮质醇),使氢化可的松浓度降低,从而使盐皮质激素受体(MR)特异性与醛固酮结合,发挥正常生理功能。因此肾组织内氢化可的松、可的松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11β-HSD2 的活性[6]。
该试验结果显示:EH组F/E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国外曾报道Soro[7]对68例未治疗的EH患者皮质醇排泄分析表明11β-HSD和5β-还原酶活性比正常对照组显著偏低,但亦有报道差别无显著性[8]。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中的氢化可的松的清除率较正常人慢,且血管对氢化可的松的敏感性增高[9],已有实验证实 11β-HSD2 极有可能参与EH的发病过程,究其作用途径尚待深入研究。
该试验结果显示:随年龄增加,F/E值逐渐增加,表明11β-HSD2活性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关性研究结果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β-HSD2活性与年龄之间关系呈负相关。表明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β-HSD2活性降低,提示可能是由于11β-HSD2活性降低,导致氢化可的松转化为可的松减少,使游离的氢化可的松增多,与醛固酮竞争MR(MR对糖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的亲和力相同;但在体内氢化可的松是醛固酮的几百倍),表现为体内钠水潴留、血容量增加,即产生了高血压。Campino 等[10]研究调查 11β-HSD2 活性是否与正常血压人群的年龄相关,结果示:血压水平随年龄增加而升高,但仍在正常范围内。氢化可的松与可的松的比值随年龄增加也升高,提示11β-HSD2活性降低,表明了皮质醇导致介导的MR激活可能老年人群血压升高有关。因此11β-HSD2活性在正常人群中就有年龄变化趋势。
近年来研究[11,12]11β-HSD2 活性与高血压的关系较为统一观点是11β-HSD2活性下降,血压升高。王述琦等研究证实11β-HSD2参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13-15],但具体作用途径尚存在争议。随着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β-HSD活性的深入研究有可能为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机制提供新的线索,从而明确11β-HSD2在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