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应用替硝唑治疗智齿冠周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0-04-21刘晓璐彭麟微
刘晓璐,彭麟微
(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云南 昆明 650106)
智齿冠周炎为口腔科多发病,主要指的是磨牙阻生或萌出不全时,牙冠周围软组织出现炎症,常见于下颌第三磨牙。智齿冠周炎具有起病急、症状重与病情进展快等特点,常合并邻牙远中龋、骨髓炎与面部皮瘘等并发症。冠周炎属于混合感染,以厌氧菌感染为主,因此治疗冠周炎的关键在于有效控制厌氧菌感染。为进一步探讨局部使用替硝唑治疗智齿冠周炎的临床可行性,现将2017年5月~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90例智齿冠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此课题展开研究,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0例患者均确诊为智齿冠周炎,纳入时间由2017年5月开始,到2019年5月结束,均分成两组,对照组男女之比为26:19,年龄18~70岁,平均(43.28±2.84)岁;治疗组男女之比为2 4:2 1,年龄1 9~6 8岁,平均(43.61±2.90)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符合研究对比指征。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替硝唑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3020659;生产厂家:湖南迪诺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口服治疗,每次1g,每日1次,首次口服使用双倍剂量,一个疗程为5 d。
治疗组采用替硝唑片局部治疗,指导患者于口腔含服,每次2.5 mg,每日4次,餐前及睡前服用,滞留时间为20 min,切忌嚼碎服用或用水送服,用药后30~60 min禁止饮食。5 d为一个疗程。
1.3 评价与观察指标
(1)复诊提示牙龈红肿消失,龈袋内未溢出脓性分泌物,无探痛,自觉症状均消失且无疼痛感提示显效;复诊时提示牙龈轻微红肿,龈袋内未溢出脓性分泌物,轻探痛,自觉症状改善提示有效;上述标准均不满足或病情加重提示无效。(2)观察指标:食欲下降、头晕、恶心。
1.4 统计学方法
借助SPSS 20.0汇总研究数据,%表示计数资料,x2检验;“±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治疗效果
对照组显效21例,有效16例,无效8例,总疗效为82.22%;治疗组显效27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疗效为95.56%。对照组总疗效低于治疗组,有统计学意义(x2=4.0500,P=0.0442)。
2.2 不良反应分析
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见表1)。
表1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 论
资料显示[1],智齿冠周炎一般是以急性炎症的形式发生的,若治疗不及时,炎症将通过淋巴结不断扩散,进而导致颌面部蜂窝组织间隙感染,严重情况下还会引起颌骨骨髓炎,进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治疗智齿冠周炎时常以控制及消除口腔内细菌感染为主要目标,尽管抗菌药物全身使用能起到一定疗效,但副作用多,用药针对性不强,药物浓度及药效时间不高。
在本次研究中,治疗组治疗后的总疗效为95.56%,与对照组的82.22%对比更理想,表明治疗组采用的治疗方案在改善病情方面的作用更突出。宋岩[2]研究中对45例智齿冠周炎患者采用替硝唑局部治疗,总疗效为100.00%,与本次研究结果相比一致性好。替硝唑对大部分厌氧菌具有抗菌作用,临床研究发现,替硝唑局部用药的副作用少于口服制剂,外加针对性强、药物浓度高、药效时间长,故替硝唑局部使用已成为治疗智齿冠周炎的理想方法。研究发现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较治疗组的2.22%更高,表明局部用药能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而保障整体疗效,获得满意结果,适合临床推广。
综合上文得出,在智齿冠周炎患者临床治疗中局部使用替硝唑安全高效,建议作为规范合理的用药方案予以推广。